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承德市新闻承德区域新闻
  • 分享
  • 承德市救助站:关爱,让失智老人不失联

    来源:承德日报 2017-07-28 13:13:14
    语音播报

    承德市救助站:关爱,让失智老人不失联

    最美不过夕阳红——人们常希望老人晚年幸福安康,儿孙满堂。但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面临的生活困难也越来越多,因为抑郁,他们悄然离家;因为老年痴呆症,他们出门后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走出家门忘了回家路

    在过去的一年中,63 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孟凡玉,已多次离家走失。最近一次走失是在2017 年6 月,家住丰宁满族自治县胡麻营乡姜营村的她在6 月16 日被南营子派出所民警发现,送往市救助管理站。经过耐心地询问和沟通,通过一次次的电话核实,最终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联系到了她的家属。经家属介绍老人已经不止一次离家走失,但每次都只是在附近,这次不知为什么走了这么远。

    61 岁的王桂荣,是隆化县中关镇东升村人,患有精神疾病,走失后3 天被双峰寺派出所民警发现护送到救助站,因为老人患有精神类疾病,对工作人员询问的所有问题只回答“不知道”。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根据口音判定此人应该是承德人,于是工作人员先后带着老人到双峰寺镇和高寺台镇的所有村子找人辨认,均无结果。后来,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与《今日头条》联系, 《今日头条》 定点在承德市推送了一条寻人启事,老人的邻居看到了这条消息,同老人家属取得联系,最终老人被平安接回家。

    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赵飞向记者介绍,每年救助站会帮助百余位像孟凡玉和王桂荣这样患有精神疾病或者老年痴呆症的走失者返家。“这些老人,往往一走出家门就忘了回家的路。”赵飞说。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22 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6.1%。随着老龄化的加速,高龄、记忆力减退、失智、失能的老人也在快速增加。

    在城市的街头,我们时常会看到目光呆滞、动作迟缓的老人或在茫然行走,或蜷缩在街头墙角;翻开报纸,关于老年人的寻人启事时常映入眼帘,微博上也经常有网友转发“老人走失”等字样的信息。为寻找走失的老人,儿女四处奔波,有的老人被幸运找回,而有的则一去不返,在儿女心中留下永远的痛。

    据2016 年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今日头条在民政部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 的数据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 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370 名老人迷失在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城市森林里。 记者在承德市救助管理站了解到,自2016 年至2017 年7 月,市救助管理站共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及困难群众4104 人次,其中60 岁以上老年人527 人次。这些老人中有因精神疾病、智力障碍离家出走的,也有因患老年痴呆外出后找不到家的,还有同家中儿女闹矛盾离家出走的等等。从年龄上看,60 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占走失人员总数的80%以上,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

    老人走失的背后

    据今日头条发布的寻人大数据,截至2016 年7 月14 日,该客户端共推送1443条寻人寻亲信息,成功找到100 人。这100 名走失者中,54 人均为年龄超过60 岁的老年人,其中,患有老年痴呆的为22人,精神障碍者24 人,其余则是智力障碍、脑萎缩等弱势群体。

    在我国,每年走失的老人不下50 万名,平均每天有1370 名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迷失在城市、乡野等各个角落。令人揪心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在被亲人找到之前,就由于饥渴、跌倒,或本身患有疾病,甚至遇到交通事故,导致伤残、死亡。赵飞说:“这个比例是很高的。”

    家住碧峰家园62 岁的曹大爷被家人找到时少了一条腿。儿子引述门诊医生的话说,“父亲断腿源于瞬间受到重击,比如交通肇事”。

    老人走失还会出现死亡,这是最极端的后果。据有关媒体报道,2015 年2 月2日,广西平南县的一名老人从养老院走失,之后,养老院和家属采取报警、组织人员寻找、在电视台发布广告等手段搜索均无结果。4 天后,老人被发现时已死亡。

    这不是孤例。据相关论文显示,走失的生存患者多发生在公共区域,而死亡患者的发现场所多是偏僻区域。

    根据全国老龄委官方网站刊载的消息,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朝“少子老龄化、独子老龄化、空巢老龄化、无后老龄化”转移。特别在农村,人口流动导致“赡养责任人口”大量流失,增加了农村老年人与儿女的分居比例、空巢比例。

    而与生命老去相随的,是各类老年疾病的发生。在中国,包含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老年痴呆患病率达到6.6%,我国目前失能失智老人已高达1100 多万,这些都是高危走失人群。而这一严酷的现状,并没有为大多数人所警觉。

    “失智失能老人,其实比儿童更容易走失。”赵飞告诉记者,“老人走失,几乎不涉及恶意拐卖或者离家出走情况,绝大多数的走失老人属于失智失能。”这些老人在走失后说不清楚身份、家庭地址等信息,很难帮其找到家属,且多数患病老人甚至会出现频繁走失的现象。这种病又是不可逆的,目前医学条件并没有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只会越来越严重。

    技术定位防走失是通用手段

    针对老人走失这一社会问题,目前国际上没有找到解决办法,比较常用的技术就是定位防走失。

    浙江兰溪市民政局就向兰溪的20 个城市社区的失智、失能老人免费发放了GPS定位仪,以方便家属通过手机软件和防走失平台找到老人的详细位置。

    2016 年5 月,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办开始为失能失智老人免费配备防走失手环,该手环可随时监测掌握老年人的行动轨迹,通过GPS定位或基站定位等技术,实现位置跟踪。

    2016 年4 月,深圳市华海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一款专为老年人定制的无碍智能拐杖,如果老人在遇到迷路、跌倒、磕碰等突发状况时,可以长按SOS键主动求助。

    除上述国际通用预防老年人走失措施外,为了尽快找到已走失的老人,2016 年7 月4 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和今日头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全国2041个救助管理机构可以借助精准地域推送技术,向特定地域新闻客户端用户定向推送疑似走失人员的寻亲信息。这一合作大大提高了寻人效率,从走失信息发布,到核实信息划定区域,再到信息推送,耗时很短。如2016 年5 月19 日,头条寻人与北京市通州区民政局救助站联手帮助一名患有痴呆症的老人寻亲,前后只用了6 分钟。

    给儿女们的一点建议

    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无论从公安部门、社会救助部门还是家庭,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赵飞表示,预防老人走失的关键,还应以家庭为单位,并提醒家中有老人的子女,老人走失大部分都是由于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或患老年痴呆等原因,还有同家中儿女闹矛盾离家出走的等等。所以每一个家庭都要给老人更多的关心和关注,为老人随身缝制身份信息牌,或者佩戴手环,也可以给患病的老人购买一些可以定位的电子产品,老人外出时尽量由家人或者保姆陪同,并给老人穿颜色鲜亮醒目的服装,一是迷失后找寻有“特点”,二是单独出行时有“亮点”,让车辆“醒目”,以免被撞到。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给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赵飞呼吁:“如果您发现有走失的老人,请及时报警或同市救助管理站联系。”

    一位走失老人得到市救助站的救助

    责任编辑:李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