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承德市新闻承德科教文卫
  • 分享
  • 教师节将近他想起了38年前那3块钱

    来源:承德晚报 2017-08-30 18:19:52
    语音播报

    教师节将近他想起了38年前那3块钱

    “爸,开学得交1600 块钱伙食费。”

    “等着,我给你拿!1、2、3……”老彭打开钱包数出16 张百元大钞,递给了儿子,叮嘱着,“收好了,要是不够再和我要。”

    眼前的这个男人50 岁出头,儿子在承德县第二中学读书,那里也曾是他的母校。儿子把钱塞进笔袋,看着笔袋被撑得鼓鼓的,老彭欣慰地笑了。38 年前,哪用千八百啊,3 块钱就足够让他全家急得团团转了,要不是班主任陈老师慷慨解囊,他恐怕早就辍学了。如今,这个家里再也不会有第二个人因为没钱上不起学了。

    1979 年,那是只需要5 分钱就能买到一个馒头的年代。那时老彭还不老,一张稚嫩的脸蛋上嵌着一双明亮的眸子,阳光、帅气,只是除了班主任陈老师,谁也没注意到,这个帅气的小伙子在天气渐渐转凉的秋季里,一成不变地穿着那身单衣。

    “冷吗?”陈老师问道。“不冷,我经得住。”他说。

    陈老师脱下外套,盖在了他身上,直到看他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消退,才放心离开。

    每年的春天和秋天是老彭最不喜欢的季节,因为这个时候,总要面临着交书费。“那时的书费只有3 块钱,可即便这样,家里也拿不出来。由于父母身体不好,家里只有大哥一人挣工分,吃不饱穿不暖,我能上学也是再三央求才被允许的。初一上半年,家里东拼西凑才把这3 块钱凑齐,等到下半年开学后,实在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老彭回忆说。

    “今天带书费了吗?”陈老师问。“没有。”老彭羞愧道。

    “书费凑齐了吗?”几天后,陈老师又问。“没有。”他使劲地把头往下埋。

    “我先替你把书费垫上吧,以后你有钱了就还我,没钱就不用还了。”陈老师细声细语地说着。老彭不敢抬头,没想到紧要关头是老师帮了自己。

    老彭每天上学都要爬40 分钟的山路,即便脚磨破了他也坚定如初,他知道,陈老师的那3 块钱来之不易。受冻、受饿,他从来不在意,只要还能上学,就全都值得。

    “后来那3 块钱还了吗?”记者问。“没还,没找到机会。”老彭说。

    “起初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根本没钱还给老师。好多年以后,家里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了,可我却找不到陈老师了。印象中,陈老师身材高挑,穿着时尚,估计现在得有七十来岁了吧。其实那3 块钱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书费,更是老师对我的鼓励,是一辈子的恩情!”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老彭的脸上,一道道深邃的皱纹中似乎藏着些许遗憾。

    38 年前,老彭的“二中”是一排排瓦房;38 年后,儿子的“二中”已是栋栋高楼。38 年前,老彭要爬很久的山路上学;38 年后,儿子坐公交车就能到校。38 年前,老彭因为3 块钱险些辍学;38 年后,尽管儿子上学所需的千余元伙食费数目不小,但却不像从前那样难搞。38 年,人也变了样儿,社会也变了样儿,只是那3 块钱的恩情没变。老彭细数着教师节要到来的日子,默默地为陈老师送上祝福:“陈老师,愿您健康、快乐。”

    承德晚报记者彭晓彤

     

    责任编辑:李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