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承德市新闻承德时政要闻
  • 分享
  • 承德市文物局局长曹金岗访谈录

    来源:承德日报 2017-12-18 16:20:31
    语音播报

    承德市文物局局长曹金岗访谈录

    世界文化遗产地:承德的荣耀我们的责任

    ——承德市文物局局长曹金岗访谈录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书颁发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994年的12 月17 日,处于寒冬之中的山城承德却是一片沸腾——承德“申遗”成功!在泰国曼谷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八届大会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其遗产价值、修复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成就,经过50多个国家200多名代表的表决,第一个获得大会通过,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时至今天,承德成功“申遗”已整整23年。

    近日,记者专门走访了承德市文物局局长曹金岗,就“申遗”历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以及“遗产地精神”等问题展开对话——

    记者:我们这座城市头顶着多项桂冠,其中最耀眼的应该算是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尽管这一名词常常挂在人们嘴边儿,但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明了它的含义、保护的要求和来龙去脉。那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公民,对“遗产”应该有着怎样的认识呢?

    曹金岗:“世界遗产”概念源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倡导并缔结了这一公约,目的是将世界范围内被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遗产,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与共同保护,同时尽可能多地将完整的信息进行延续。公约中,确定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定义,并规定:缔约国可自行确定和划分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然后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公约要求,世界遗产须具备真实性、完整性。真实性指为保证遗产主体的历史真实,“拆近护古”是申报必不可少的过程,完整性要求遗产有一定的规模,保护较好,而不是被分割破坏后的残余。

    我国于1985 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也就是说,世界遗产事业自那时开始起步。截至目前,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52 项,其中文化遗产36 项、自然遗产12 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 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53 项)。

    记者:1994 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申遗”成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曹金岗:承德市40 岁以上的市民都经历了23 年前的“申遗”,好多人仍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一次持续一年多、全民参与的承德市行动。

    “申遗”工作是在1993 年8 月启动的。当时市委、市政府责成宣传部、政策研究室、文物局、外事侨务办公室、广播电视局、建委等部门成立6 个工作小组,从1993 年8 月20 日开始到9 月20 日,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申报材料和准备工作,包括2万字的文本(中英文对照)、20 多张图表和相关照片、幻灯片、录像资料,按时将材料交到了中国教科文全委会。

    1994 年正月初六,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确立了“不惜任何代价,采用各种办法,千方百计确保申报成功”的战略方针。2月26 日,在承德剧场,承德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动员大会隆重召开,承德市上下形成一个声音:一切为了申报,一切服从申报。

    为了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要求,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治理战役打响了。山庄内,拆近护古,拆掉了离宫宾馆东西楼、明珠夜总会、避暑山庄管理处、爱民制药厂等非文物建筑23 处,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撤掉商业摊点62 个。景区外重点保护区内拆除非文物建筑3000 平方米,两门之间撤掉商业摊点90 个。同样的环境治理工作也在外八庙中展开,其中普宁寺撤掉了三分之一的商业摊点。配合景区治理,承德市对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工商摊点也进行了全面整顿,承德市上下都参与其中,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仅整治景区环境一项,即投入资金3000 多万元。当时爱民制药厂、自来水公司、离宫宾馆等单位为“申遗”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者:我们看到,就像其他世界遗产地一样,“申遗”的成功,使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那么,申报世界遗产本身意味着什么呢?

    曹金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意味着一个有着较高文明素质和较深文化底蕴的社会群体担起了保护的永恒责任。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申遗”成功,证明其价值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认可。说明这一处文物古迹是珍贵无比的,是独一无二的,它独特的价值代表同类古迹的最高水平。而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则是一种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我们将遵守世界规则,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要求,实施更有效的保护,最大限度保存和展示文化和自然遗产及其价值,使之永续流传。同时,“申遗”成功促使整座城市提升,作为世界遗产城市,它有义务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尽快与世界接轨。

    记者:一次“申遗”成功并非一劳永逸,我们也看到,有遗产项目被亮了黄牌和红牌。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警示。那么,近年来避暑山庄外八庙在保护工作方面有着怎样的经验成就?

    曹金岗:当然!《世界遗产名录》设立了一个“黑名单”,正式名称叫“濒危遗产”,也就是退出机制,全球已经有几十处遗产被列入这个名单,其中两处已被清除出《世界遗产名录》,国际的政治影响非常之大。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申遗”成功,承德人民欢欣鼓舞。承德市委、市政府、市文物局多措并举,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首先,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工作,法规制度不断完善。承德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和管理的决定》《承德市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文物保护提供了严密完整的工作根据和政策保证。2003 年7 月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管理条例》,这是河北省人大第一次讨论通过的区域性专项文物保护管理法规,也是承德市第一部由省人大经过立法程序颁布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管理在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上迈出可喜的一步。2012 年2 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公布实施,并纳入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其次,加强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夯实文物保护基础。重视加强遗产监测工作,自2004 年起建立了世界遗产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自然变化和人为干扰,并于2011 年出台了《承德市文物局关于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日常监测管理、保护修缮工作机制的意见》。2010年8 月,中央财政投入6 亿元资金,确定在“十二五”期间用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修缮。项目涉及古建筑保护修缮、安消防能力提升、遗址规划保护、文物科技保护、避暑山庄水环境综合整治、文物保护基础工作等6 个方面,共计105 个项目。截至目前,承德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累计到位专项资金5.5 亿元,工程项目完工85 项,其中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

    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近年来,市文物局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遗产保护的重点,坚持做好防火、防盗、防破损等重点工作。全面完善安全工作体系,坚持“全员防火、分级负责”和“一岗多责”的安全工作制度,明确景区各个防火岗位工作责任,对景区实行分片管理,各个岗位之间相互交叉共同负责,形成了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网络,实现每一片区域、第一个时段都有人值守和巡逻。同时,更注重提升景区安消防科技水平,对山庄、外庙的安消防系统进行补充和完善,实施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三级监控平台建设和布达拉安消防改造升级项目,而眼下正在实施的景区电器火灾智能防控项目,将使景区的安全防范能力大幅提升。

    记者:进入新世纪,国际社会最新提出了“遗产地精神”,这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曹金岗:简单说,就是所有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注重物质形式,也要注重保护遗产的精神形式,就是遗产的文化内涵。如果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丧失了,这就是遗产地精神的丧失,遗产地精神丧失了,那文化遗产就没有价值了。传承的过程中既是物质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承。

    当然,这更需要我们的专业人士沉下心来,加强研究,提高城市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开展普及性的教育,让更多市民群众知道我们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什么?保护什么?怎么保护?

    记者: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有一项“教育计划”,要求本公约缔约国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赞赏和尊重。这就是说,对待世界遗产,赞赏和尊重是应有的态度。可是,在有些市民中,对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倒不乏赞赏,缺乏的却是应有的尊重,例如避暑山庄晨练、每日进入山庄吹拉弹唱休闲娱乐等现象,一些人只为一己健体和娱乐而不惜损毁建筑、树木及设施。如此现状、如此趋势,将对避暑山庄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管理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引导和管理呢?

    曹金岗:我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只有受到所在地每一个普通人的珍视,才能最终得到真正的保护。我们遗产地市民应该把对文化遗产的自豪和赞赏,反映在对她保持高度尊重和敬畏上,把保护的意识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举手之劳:尽量减少进入游客主要游览景区,不在景区踩踏摘花、钓鱼摸虾、挖野菜汲泉水,不吸烟,不撞树等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我国单体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又位于老城中心区域,光凭文物部门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对于市民多年养成的进入避暑山庄健身娱乐习惯,因近年市区多处山体公园绿地的建成和避暑山庄内区域划分有所改善,但山庄内仍是晨练人口较为稠密的地方,必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完善市民文明游览和维护景区秩序的法规建设,加强管理措施的实施,还要进一步提升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的服务水平,取得广大市民支持和配合。

    提高广大市民和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近年来市文物局借助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古迹遗址日、“申遗”成功纪念日等文化节日,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众宣传,如举办“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大家谈”“避暑山庄文化使者选拔”等公众参与度高的特色宣传活动,倡议广大市民爱护文化遗产、正确认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历史和科学文化价值。成功举办《避暑山庄主题公益春晚》、“2016 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承德市多年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进校园、进社区,以提高承德市公民的遗产保护意识。

    作为承德市民,我们当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为荣誉和骄傲,但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要让她在时间的长河中,保持古建筑群的完整性,将人为与自然的损毁降至最小;保持她文化艺术价值的独特、厚重的历史积淀。因为,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不仅是承德的、河北的、中国的,她也是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宝贵遗产。(记者寇亚男、汪瑞华)

    责任编辑:李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