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承德市新闻承德社会民生
  • 分享
  • 遏制“舌尖上的谣言”需多方努力

    来源:承德日报 2018-01-30 16:50:46
    语音播报

    遏制“舌尖上的谣言”需多方努力

    日前在微信上看到一条有关食品安全辟谣的消息:诸如喝麦苗汁治癌是骗人的,吃剩菜致癌也是骗人的,还有可乐、豆浆、方便面、洗发水、微波食品、打蜡苹果、一次性纸杯、不锈钢杯泡茶、味精超过100 度致癌都是骗人的,言之凿凿15项之多。浏览第一遍感到很高兴,再看一遍就怀疑了,这与以前说的截然相反,是真的吗?究竟信哪个对呀?

    近年来,食品安全谣言恣肆蔓延,诸如塑料大米、塑料紫菜、塑料粉丝……微波炉加热致癌、喝牛奶致癌、鱼腥草致癌、小龙虾是小虫虾、青蟹被打了针、鸡鸭靠吃激素长大,还有葡萄无核是喷洒了避孕药、维生素A 伤害宝宝大脑、美国人又不吃转基因了、西瓜就桃要人命、樱桃感染禽流感H7N9病毒等等,真是让人“伤不起”。前不久,笔者所在的好几个微信群都在转同一个帖子:“某地有人因吃猪肉感染H7N9病毒死亡。收到马上发给关心你的人,预防永远胜过治疗。”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都有鼻子有眼,“真实性”极高。诸如此类的谣言,连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都中招,随手就转到其他微信群和自己朋友圈里。

    食品安全谣言泛滥成灾,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现实中确实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而消费者对此又缺乏基本的科学判断。消费者基于“舌尖上的安全”考虑,在自身不能判断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而不假思索地将纯属子虚乌有的谣言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上进行传播,以致食品安全谣言最终成了“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的范本。

    食品谣言生产与传播的动机,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类出于利益驱动、经济敲诈、舆论商战、眼球博弈等恶意传谣,另一类是被无知裹挟,以“善意”的方式断章取义渲染问题、或者提醒亲友,以期引起对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更加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们容易信谣传谣,背后体现了对食品安全状况的焦虑。而这,也给恶意造谣、传谣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如果说消费者因相关知识的欠缺推波助澜传播食品安全谣言情有可原,那么自媒体显失客观、公正的报道导致的火上浇油负面效应,则应“罪”不容赦。当前,一些自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时,忘却职业操守,经常采用正题歪做、故弄玄虚、耸人听闻、夸张煽情等手法,通过“标题党”来吸人眼球,致使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谣言更加深信不疑。正可谓“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

    “不信谣”的前提是“识别谣”。可绝大多数消费者缺乏科普知识,拿什么去识别谣言?因此,监管部门加大力度及时发布信息和科普十分重要。要强化信息公开,及时解疑答惑,不给谣言可乘之机。同时法律要果断“亮剑”,通过事后的依法严惩,倒逼谣言的编造者和散布者在法律的威慑面前循规蹈矩;其次,以舆论引导为己任的各类媒体,务必坚守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科学理性地报道食品安全问题,确保公众不被误导;最后,公众要主动了解掌握科学知识,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切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避免成为食品安全谣言的载体,让谣言止于智者。(寇占文)

    责任编辑:李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