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围场扶贫微工厂让群众携手奔小康

来源:和合承德网 2019-06-17 17:08:43
语音播报

​围场扶贫微工厂让群众携手奔小康

围场扶贫微工厂让群众携手奔小康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汇聚合力

“在这里工作,每天8小时,和上班一样。我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手快的能达到3000多元呢!”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镇大素汰村贫困户于淑梅说,有了这份工作,家里就能如期脱贫了。

围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其中,大素汰村是围场22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下辖12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总人口418户1324人。

2017年,大素汰村建档立卡“回头看”后,全村共有贫困户192户523人。

河北省商务厅驻村工作组自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始终把发展产业、促进就业作为贫困村摘帽的主要抓手,采取“公司+车间+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将扶贫微工厂打造成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梦工厂”。

一人就业,脱贫一户。

走进大素汰村就业扶贫微工厂,明亮的厂房里,“扶贫攻坚,党的恩情记心间”“不等不靠,幸福生活自己造”“扶贫车间,家庭就业两不误”等激励标语张贴在墙上,车间规范的操作流程十分醒目。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在一阵阵轰鸣声中,经过五道工序,一个个枕套缝纫完成。

“通过培训合格后,我在扶贫微工厂工作,针对我们第一个月加工速度慢的现状,公司每天补助40元,加上我们计件工资,这样一个月能收入1800多元。现在我们已全部实现了计件工资。”范金艳一边工作一边说出了贫困户的心里话,“在这儿干活开支小,又能顾家,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范金艳家中4口人,父母及姥爷年龄较大,不能干重活,家庭重担全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听说家门口要办扶贫微工厂,范金艳第一个就报名参加了培训。

围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帮助全县扶贫微工厂运转,购置了一批机器设备,并对全县近700人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驻村工作组通过发展布艺加工、农产品加工、特色养殖、光伏电站等扶贫项目,已带动全村113户349人脱贫出列。2019年,现有贫困户79户17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39.5%降低到13.14%。

在围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豪宸服饰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组装新购置的缝纫机。截至目前,扶贫微工厂缝纫加工设备已达450台。

豪宸服饰有限公司主要在石家庄发展电商、农业产业、服饰生产三大板块业务。2019年1月,通过河北省商务厅驻大素汰村工作组驻村干部引荐,在围场招商引资环境的吸引下,公司投资230万元建立了生产基地,采取线上自产自销、线下订单贴牌的运作模式,发展布艺加工业。

“我从2月份在这里就业,每月收入2000多元。”大唤起乡二十七号村贫困户孙艳萍说,丈夫董艳华外出打工,家里全靠她一人照顾,在企业工作,家里、工作两不误。像孙艳萍一样的贫困户,在企业工作的就有16人。目前,企业主要以生产床品为主,完成订单5万件以上,带动82人直接就业。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汇聚合力,是扶贫工作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驻大素汰村工作组因地制宜,在帮助全村60余户参与布艺加工的同时,将扶贫项目在全县铺开。

目前,扶贫微工厂项目从大素汰村一个试点村,扩展到全县17个乡21个贫困村,带动全县近600人参与其中,每人每月可增加收入2000元—3000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不仅只有第一产业,还需要第二、三产业相互支撑,才能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初步找准了产业帮扶的切入点,做大做强布艺生产基地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之一。”河北省商务厅驻村干部王树义如是说,“在携手奔小康路上,能带领大家增收致富,我们同样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宁利勇)

责任编辑:李瑾

下一篇: 丰宁实行“453”村级工作机制激发干事热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