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信念刻在心中 责任扛在肩上——记省“千名好支书”、丰宁河东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国

来源:和合承德网 2019-07-30 15:07:47
语音播报

信念刻在心中 责任扛在肩上——记省“千名好支书”、丰宁河东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国

信念刻在心中 责任扛在肩上

——记省“千名好支书”、丰宁河东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国

王福国(右)在为病困大学生武春伟捐款。

他年方五十二,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椭圆的脸庞流露着真诚与慈善;

他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以一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胸怀,靠着敢闯敢试和惊人的胆识,使自己的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曾获得“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他致富不忘桑梓,扶贫帮困,领富带富,先后获得省支持老区建设先进个人、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劳动模范、2015年度感动承德十大新闻人物、市第六届道德模范等荣誉。

他就是丰宁顺达集团董事长、丰宁慈善总会会长、丰宁满族自治县胡麻营镇河东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国。

多重身份意味着沉甸甸的重任。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王福国一心扑在扶贫助困事业上,十几年来先后捐款2亿余元,解决贫困群众生活、出行、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累计投入上亿元,带动企业周边村庄百姓致富;在慈善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担任河东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一边积极带动家乡父老发展产业致富,一边着力改变村风民风,让河东村旧貌换新颜。

13年前,王福国喊出“贫穷不能跟着一辈子,不帮乡亲们拔掉穷根决不罢休”的誓言。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他倾尽心血,始终无悔。

富而思源回报乡邻

王福国出生在丰宁满族自治县胡麻营镇河东村,14岁就因家境贫困而辍学。父亲是个勤劳踏实的庄稼汉,为人热心、说到做到,谁家有个大小事都爱找父亲帮忙。虽然识字不多,但父亲从小就教导王福国:做人要踏实,吐口唾沫钉根钉,说到就一定要做到。父亲的言传身教成就了王福国的诚信稳重、果敢坚毅、雷厉风行的品格。

为了生活,年少的王福国放过牛、养过猪、种过菜,外出打工、跑运输、开石子厂,饱尝了生活的艰辛。靠着以诚待人、以信立身,靠着党的富民政策,他的企业越做越大,2006年成立了顺达集团。

生活富裕了,王福国却快乐不起来,因为哺育他成长的家乡还很落后,家乡的父老还受着贫穷的困扰。

低矮的房屋、四处冒烟的土炕、破旧的被褥……2006年春节,王福国到胡麻营镇后营子村和姜营子村慰问困难职工,眼前的一切让他一阵阵心酸。临走的时候,村里的百姓都出来相送,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目光,这位果敢的汉子的心弦被拨动了。他眼含热泪激动地说:“大伙儿放心,我们的穷日子再不能这么过下去了,我一定竭尽所能,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言既出,行必果。2006年开春,王福国拿出115万元,帮助两个村改滩造田500多亩,全部进行水利配套;投资100多万元,为胡麻营镇4个行政村打深水机井10眼,使1200亩旱田变成水浇地,当地群众的人均经济收入也由2000元增加到5000多元。

2010年和2012年,他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为后营村两个组的村民无偿建起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住宅楼,110户450多口人住进了崭新的楼房。

面对连年干旱造成的水位下降,他为饮用水严重匮乏的自然村打饮用水井366眼,解决了2000多口人及5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2008年起,他先后出资300多万元为全县敬老院和五保户送去生活用品;先后出资30万元,资助16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出资16万余元,帮助黑山嘴镇八间房村打通出山通道,让当地特色农产品运出大山;捐款120万元设立胡麻营镇“种植养殖基金”,支持贫困村调整产业结构……

十几年来,王福国在帮贫济困上究竟花了多少钱、出了多少力,连他自己也说不清。2014年,王福国还投资200万元成立了“河北省树磊扶贫基金会”,成为全省首家由民营企业成立的扶贫基金会。四年来,基金会共为社会扶贫公益事业捐资1000多万元。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帮贫济困过程中,王福国深深体会到,要想让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致富,必须从发展产业做起。

2011年,王福国在全村党员群众的一致推选下,回到家乡河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从上任第一天起,他就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示范,带动家乡父老实现产业致富。

王福国与村班子谋划了“以工哺农,产业富民,建设设施农业基地”的发展思路。2011年5月开始,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顺达集团先后投资8000万元,整合流转农民土地3000亩,形成了1000亩设施果蔬、1000亩景观苗木、1000亩露天蔬菜的产业园区。在日常运营中,园区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方式,成立荣达农业公司,负责引种、育苗、技术指导以及产品回收销售等。

农民把耕地租给公司,每亩地年获租金收入1000元,在公司打工,每人每月工资2000多元,从种地“靠天收”变成了稳定的收入。几年下来,全村60%的农户都成了园区的一员,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

在王福国的带领下,河东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000多元,提高到2018年的1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达到1000多万元,全村80%的农户住上了新楼房,实现了当初设想的“农村企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的目标。

针对群众“口袋富了、脑袋穷了”的现状,2015年5月,王福国在全省率先建起“道德银行”,将群众中发生的好人好事、不良行为分别兑换成积分存入银行,年终进行奖惩,激励村民崇德向善。河东村的村风民风,就在“道德银行”的存入与支取中逐渐改变,2017年,河东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王福国还把产业增收的经验传递到其他的贫困村。胡麻营镇李家窝铺村是贫困村,村民们想依靠设施农业致富,却缺乏信心和经验。2016年,王福国派出荣达农业公司技术人员来到李家窝铺村,帮助建起50栋西红柿冷棚,并承担种苗培育、技术指导、收货销售等,使种植户当年户均增收1.5万元。

●主动请缨帮贫助困

街道平坦笔直,河坝坚固整齐,河水波光粼粼……看着丰宁杨木栅子乡歪脖沟村的美景,很难想象,在顺达集团带来帮助之前,这里曾遍地是石头、到处是牛粪的穷困景象。

2018年6月3日,丰宁召开“助力扶贫攻坚,千企帮千村”座谈会。会上,王福国第一个表态:“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作为民营企业,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入到这场伟大事业中去,顺达集团愿意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出资出力!”他当场请缨,帮扶杨木栅子乡歪脖沟村、南关乡横河子村、胡麻营镇胡麻营村三个贫困村。

回到公司后,王福国立即召开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专门研究帮扶事宜。第三天,王福国带领两位副总经理,深入到三个贫困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三个村中,歪脖沟村地处偏僻,土地贫瘠,村内没有像样的道路,每到雨季,村里的小河就会泛滥,危害农田,是丰宁27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王福国决定,先啃下歪脖沟村这块“硬骨头”。他派出由20人组成的施工队,配备3台挖掘机、2辆十轮自卸车、1台装载机和1台轧路机,开赴歪脖沟村。

“头一天,顺达集团负责人联系我说要为我们村修筑河坝和水泥路,第二天所有车辆人员就都到达了现场,真没想到他们行动这么快。”歪脖沟村党支部书记任义德说。

施工队伍仅用40天时间,就完成了河床清淤、构筑坝体、垫筑路基等工作。崭新齐整的河坝矗立起来了,宽敞平坦的通村道路竣工了。

与此同时,顺达集团也在帮助横河村进行污水管道改造,帮助胡麻营村清理疏通主村河道、整修主干路、栽植风景路树,解决三个村的基础设施难题。

“不仅要为贫困村提供财物上的支持与帮助,更要注重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王福国根据河东村的经验,先后帮助三个贫困村建立村民“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促进村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

王福国的行动,带动了丰宁30多家民营企业投入到脱贫攻坚中来。2018年10月16日,顺达集团被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歪脖沟村向顺达集团送去了“扶贫助困功德无量,助人为乐其乐无穷”的鲜艳锦旗。(记者李敏)


责任编辑:李瑾

下一篇: 承德市​首个新型公安综合警务站启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