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邯郸成安成安文化
  • 分享
  • 成安曲村凤凰台的故事

    来源:走进成安 2017-09-14 09:36:26
    语音播报

    成安曲村凤凰台的故事

    凤凰台在县城北2.5公里处,曲村村南,始建时间无考,传说曾有凤凰集其上,故名凤凰台。

    凤凰台始建于唐代,唐开元七年(公元720年),传说八仙之一吕洞宾西去邯郸(今黄粱梦)时,曾栖息于此,并题《西江月》一首。

    据旧县志引刘永脉《重筑凤凰台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凤凰台已倾圮,“仅余一小丘,高不盈尺,鞠为茂草。”知县刘永脉“踌蹰慨叹者久之:及今不一修葺,恐日浸月削,千载灵台或不免同废圃颓垣,共消歇于荒烟野露风尘雨夕之余。”遂动员村民,或挑筐,或挥镢,齐心协力将凤凰台重新加高加大,仍将吕洞宾仙笔题词并邑人属和之诗词刻勒,置于左方,“以志景慕。”

    至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时任成安知县李三畏于台上建吕仙祠,塑吕洞宾像于其中,民间俗称吕祖庙,这是凤凰台上建吕洞宾祠庙之始。其后历代时有修葺,至民国时仍为一座大院落,前有拜殿三间,后有大殿三楹,院内古柏森森,香烟缭绕。这是如今复建的吕祖祠,青砖铺地,雕梁画栋。

    据传,大殿内东侧有透灵碑一块,可照到县城城墙,乃凤凰台之瑰宝。如今,透灵碑早不知所踪。这是新建的大殿内八仙的塑像。

    大殿前有古柏两株,东西对峙,人称“子母柏”。这是东边的“母柏”,直径达1.7米,现已树老中空,在“文革”时期被人点火烧死。

    这是西边的“子柏”,直径1.2米,仍枝叶葱茏。凤凰台的始建年代虽无确切记载,但台上的这两株古柏,少说也有千年以上树龄,可以佐证凤凰台的古老。

    新殿复建前,凤凰台的老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仅遗留一南北长22米、东西宽28米、高1.5米的土台,及仙迹碑一通。此即仙迹碑,现安放在殿前东侧廊下。大殿前后修了花园,栽种了花草树木,绿意盎然。民间关于仙翁吕洞宾的传说,更为活灵活现。据传,在凤凰台上建好道观后,有一云游道人路过此处,见这里松柏蔽日,仙气缭绕,连声称赞:好风水!好风水!就在道观住了下来,取名“仙鸣观”。道人在此修身养性,岁月悠悠。到唐开元七年(719年),又有一位云游道人路经这里。只见他一袭长袍飘逸,五缕美髯拂胸,身背一把青蛇灵剑,一派仙风道骨。观主邀其留宿,并煮茶款待。过路道人对凤凰台上云蒸霞蔚景象甚是满意,慨然应允,遂与观主一起品茶论道,直至夜深。次日清晨,过路道人题写《西江月》词一首于壁后,飘然离去。

    词曰:“月落乌啼人静,风吹满面松花,道人邀我煮新茶,荡涤胸中潇洒。世事不堪回首,梦魂犹绕天涯,凤凰台畔即吾家,管甚明朝今夜。”词尾的落款是“口口”。众人猜测,这“口口”不就是“吕”字吗?姓吕,又背青蛇灵剑,一副仙风道骨,那么潇洒,那么飘逸,那不就是吕仙吕洞宾嘛!自此父老相传:吕洞宾西适邯郸道,曾夜宿凤凰台。以上传说故事,在明、清《成安县志》中均有记载,然而“仙人”吕洞宾夜宿凤凰台毕竟是虚幻之事,不过这首词却被当作仙家痕迹依旧书写在大殿对面的墙上。 今天,在各方仁士的共同努力下,吕祖庙得以复建,古老的凤凰台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如今这里已成为人们观光怀古的好去处,各方游人络绎不绝。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李珊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