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邯郸成安成安文化
  • 分享
  • 厉害了!成安作家两获鲁迅文学奖

    来源:走进成安 2018-08-21 11:28:38
    语音播报

    厉害了!成安作家两获鲁迅文学奖

    前天(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14—2017)七个奖项的获奖名单在中国作家网上正式公布。河北省成安籍作家李春雷的报告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榜上有名。这是李春雷自长篇报告文学《宝山》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后又一次获奖。本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小说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分别有五部作品获奖,翻译文学奖四部作品获奖,共计34位作家学者获奖。

    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97年,经过六届评奖已评选出230篇(部)作品,历届获奖作品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多姿多彩的绚烂景观。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时年41岁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如今又以中篇小说获得鲁迅文学奖。在《蘑菇圈》中,阿来写了藏族少女斯炯面对外界的种种磨难,但她始终静静地坚守“蘑菇圈”这块物质丰厚的圣地。这是一个有关女性坚守的故事,阿来将现实融进空灵的时间,表露出对于人的“生根之爱”。阿来表示:“这些年,我一直都是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及短篇小说都同时在写。”

    此外,本届短篇(含小小说)的参评作品数量在各门类中是最多的,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短篇小说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鲁敏认为,由此可以看出近几年短篇创作的活跃与丰盛。老将屡有佳作,新荷出手不凡,中坚更是繁花满目。弋舟的《出警》笔风沉郁有力又热人衷肠,写出人间之相互依偎,折射着现实主义的多重光泽。黄咏梅的《父亲的后视镜》构思妙谐,充盈着劳动者人生长路中的爱与智慧。马金莲是来自西海固的“80后”女作家,《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带着岁月与时代的回响,从日升月落流水生活里淬炼出静美境界。朱辉的《七层宝塔》投笔乡村大地,关切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伦理变迁与邻里道德守望。老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足本)更以俗雅融通、拈轻成重的魅力为小小说赢得第一个鲁迅文学奖。

    报告文学奖评奖委员会主任张胜友表示,报告文学被称作文学轻骑兵,此次参评的众多报告文学作品是近年报告文学创作繁荣发展的一次集中检阅,形成了一股强烈的阵势:深情抒写领袖与作家的情谊、浓墨重彩描绘国家扶贫战略、形象实录重大科研创新成果、深情呼唤生态文明、热切关注社会民生、讴歌各条战线英模人物,题材多样,视野开阔,立意高远,主旋律高昂,读来催人奋进,堪称新时代的投影与图谱。

    部分获奖作品简介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报告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通过细致深入的采访,以质朴的文学语言真实记录了习近平同志与作家贾大山的交往故事,情感深厚,感人至深,2014年刊发后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世间已无陈金芳》

    石一枫的中篇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写了一个乡下女孩在城市跌宕起伏的人生,塑造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石一枫戏谑地讲述陈金芳的暴富,却并没有因此糟践这个人物。相反,他指出了这个人物的可怜之处。陈金芳“只是想活得有点儿人样”,这是一个很浅显的生存哲学,或许也是大众化的生存哲学。但这个社会不断变着花样提供“人样”的 标准,陈金芳就是被社会的标准不断地推搡着止不住步,她不清楚自己该是什么“人样”,终于失去了自我。

    《傩面》

    肖江虹的中篇小说《傩面》讲述了贵州山区中猫跳河沿岸的三个村庄的故事,三个村庄蛊镇、傩村、虎跳峡,分别代表了贵州三种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蛊术、傩戏和悬棺。小说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让时间流转,将神秘的地域文化融入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中,通过它们最后传承人的命运轨迹来讲述这些传统文化的消亡和生养它们的土地——乡村的衰落。小说矛盾冲突迭起,每一步的情节发展都直指文明演变过程中世道人心的嬗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人文主义情怀的作品。

    《父亲的后视镜》

    女作家黄咏梅的短篇小说《父亲的后视镜》,以女儿的视角,讲述一位父亲从当货车司机养家糊口到退休颐养天年的人生故事,凸显了置于亲情中的人伦关系与人生过程。小说中的这位父亲的人生,从车上到路上,再到水上,几十年都在时间中行驶。父亲身后站着一个时代,脚下一个新时代正在展开。黄咏梅说:“对美、快乐与幸福的贪恋,会让人一时忘记危险的存在,只有当责任与欲念远去,父亲的行驶才进入自由境界。父亲的个人史深植于他的生命与生活,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

    《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是宁夏作家马金莲的短篇小说,该作品收录于马金莲的同名短篇小说集《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评论家称其延续了萧红的文脉,用深情的笔调怀念那个已经远去的岁月,用细腻、质朴的笔触书写生活中那些让人动心的细碎鳞片,并将之慢慢地咀嚼,在纷扰繁复的表象之下,探索人内心深处的温情与良善。鲜活富有个性的语言通过细节让时光流转,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侧面和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平民的生活状态。

    《北京:城与年》

    《北京:城与年》是在北京胡同长大的作家宁肯,对这座城市半个多世纪变迁的沧桑回忆。作者生于1950年代末,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度过;青年时代又恰值改革开放,百废俱兴……这样的时间跨度,使得本书涉及的多种历史文化事件和时间空间节点,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烙印,加之作者视角的独特——不乏小说家对城市风物的冷静观察、对亲友人物命运的探究思索,记忆的丰富,文笔的生动与思辨兼备,使得作品杂糅了多种魅力。书中穿插着摄影家陈惜惜多幅黑白作品:北京的市井风貌,老人儿童,高楼大厦与断壁残垣,都以黑白光影呈现,静谧中隐约着喧响,怀旧中蕴含着温馨,与宁肯的文字两厢呼应,构成了更加丰富的张力与空间。

    责任编辑:李珊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