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时评铿锵而歌
  • 分享
  • 邓海建:别以为“海归贬值”就证伪了留学价值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09-07 10:15:11
    语音播报

    邓海建:别以为“海归贬值”就证伪了留学价值

    留学生也跟国内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样,要参加企业招聘会,挤人才市场。甚至有知名企业HR(人力资源经理)放言:现在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高校本科生!海归贬值了。海归的起薪,也从其期望的1万元,骤降至6000元,而且相对于国内高校、特别是名校毕业生而言,海归的优势越来越小。(9月6日都市快报)

    “杭州女孩6年花200万留学,回国工作被开2000元底薪。”说实话,类似新闻总让某些偏见有种“果不其然”的印证感。这些年,我们谈“海归贬值”,似乎也多有一种莫可名状的神清气爽之意。潜台词大概是:你看,留学也没用了,砸锅卖铁让孩子出国,还不如老老实实留在国内有性价比——什么海归,都是浮云。

    事实果然如此吗?这大概就像国外大牌产品,有了海淘之后,价格也是一降再降,但再怎么促销甩卖,整体行情恐怕还是变化不大。CCG与麦可思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度持续。与2012年相比,2015年的调查显示,在国内读完高中课程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了27%。这些年,中国逐渐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中等教育留学生的第一大来源国。如果有兴趣检索其他数据,基本也是类似的道理:出国留学高温不退,低龄留学更是突出。

    这到底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还是“群众的眼睛都打盹儿了”呢?

    这里有几个逻辑,恐怕需要在耸人听闻的故事会之前稍稍厘清:第一,所谓“200万留学、2000元起薪”的故事,终究是个例。留学回来还有进监狱的呢,可这些看似极端又未必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能说明多大问题呢?有什么数据能支撑“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高校本科生”的结论?第二,你看到的是个别海归的起薪,但当事人看重的是职业长远的发展。根据胡润报告显示,目前大中华区拥有600万资产的家庭总财富高达125万亿,是大中华区全年GDP的1.5倍。且不谈高净值人群,就算是普通富裕阶层,对子女留学的期待,恐怕也不仅仅是洋学历在初级人力市场上的“兑现能力”。留学对一个人的阅历与素养、知识结构与人格养成的深刻影响,恐怕不是第一份岗位的起薪能衡量出来的。

    说这些,倒不是说要为留学选择背书,而是秉持基本的理性,看待海归贬值这件事。一方面,海外学历相对贬值是教育大众化、全球学历贬值大潮的必然趋势。别说洋学历,就是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学历含金量的相对下降,亦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好事。另一方面,海外学历贬值中“贬”去的的,首先是社会对之盲从与夸大的价值部分。海归与精英之间的“等号效应”被现实归谬,与其说是贬值,不如说是归位。不过,显然不能以学历祛魅后的市场反馈,来直接对应留学的价值。不然,舆论便是从一种偏见跌落到另一种偏见里。

    海归贬值这件事,既不要傻乎乎哂笑,亦不要酸溜溜暗爽。至于留学的价值与趋向,因人而宜就好,量入为出就好,兼顾“万卷书”与“万里路”就好。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