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时评管窥天下
  • 分享
  • “震楼神器”不应是邻里相处之道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11-10 15:24:06
    语音播报

    “震楼神器”不应是邻里相处之道

    从2013年开始,在江阴城区一小区内的一幢楼内,时常会发出电钻钻墙的噪音和震感,居民一次次向物业反映,但谜团一直没有解开。今年10月13日晚上,民警发现,原来是住在二楼的李某因对邻居产生的生活噪音不满,出于报复心理故意购置设备制造噪音,最终受到公安机关的警告处罚。(11月9日 北京晨报)

    让小区居民备受噪音困扰的设备就是一款被称为“震楼神器”的振动马达,专门针对楼上天花板、家具形成高频共振,传递出类似电钻刺耳之声,其特性使得一些人将其作为报复邻居噪音的“械斗”工具,以牙还牙,以暴制暴,自以为找到了正确的邻里相处之道,殊不知已然走上了“歪门邪道”。“震楼神器”震碎了邻里关系,衍生出更多龃龉,其行为本身,更是违反了《噪声污染防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物权法》相邻权等相关法规,应受到法律处罚,可谓害人又害己。现代邻里关系紧张,凸显了邻里之间的交往、沟通困境,呈现出“去人格化”特征,邻居的存在好似只是一个符号,而非活生生的人。

    我国自古崇尚“远亲不如紧邻”,“邻睦风亦暖,家和人自康”,邻里关系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关系,现代《物权法》也对相邻权做出了明确保障。在楼房聚居时代,邻里空间关系如此紧密,一墙之隔,起居行卧;但邻里社交关系却又这般疏远,一墙之隔,相问不相识。安然相处,还则罢了,一旦碰撞出矛盾,则免不了火星撞地球,甚至报复性“神器械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源自两个方面:

    第一,快节奏生活下,工作、家庭生活已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邻里社交关系只能“累觉不爱”,甚至处于真空压缩状态。据上海统计局2017年1月份统计数据,951位受访居民中,不了解邻居情况人数占43.6%;

    第二,物业、业委会等第三方组织长期以来缺位,邻里之间缺乏有效的第三方沟通渠道以及相处之道的价值观引导,加之社情、民情变化,防备之心隔阂,接触机会减少,出现矛盾没有缓冲余地,积小怨成大怨,“镇楼神器”直接对抗也就成了必然。

    邻里相处之道如何“行端走正”?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赋予邻居“人格化”。见面“张张嘴”,一个招呼暖人心;有困难“跑跑腿”,刷出邻里存在感;有矛盾“换换位”,互相包容促和谐。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等多牵头,组织邻里活动,为邻居相互认识牵线搭桥;有了争端,努力灭火;加强邻里和谐价值观引导,营造邻里相处和谐氛围。另外,“镇楼神器”让邻里关系的“歪门邪道”有了“鬼头大刀”,其本身是三无产品,但淘宝多店有售,这就需要监管部门、网购平台严格监管,切实履责。

    “震楼神器”不应是邻里相处之道,“五尺巷”的故事仍在回响,邻里相处需要诚以相守、正以相合、宽以待人,继承老祖宗的邻里相处智慧,遵守现代文明法律法规,必然能找到正确的邻里相处之道,享有你我“相邻权”。(张佳卿)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