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时评管窥天下
  • 分享
  • “爱狗弃丈夫”,不是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12-26 17:24:20
    语音播报

    “爱狗弃丈夫”,不是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个套一的房子,四条狗,几条破棉絮,一个63岁的老人李时军拄拐杖和狗同居,而妻子朱小平只有傍晚收拾完流浪狗才会到这里坐一会,又回到狗场继续照顾她收养的120条狗,在今年3月份之前,李时军和妻子吃住都在狗场。今年6月2日他因为腰椎管狭窄症入院,医院建议手术治疗,费用高达七八万元,无钱医治的李世军不得不选择出院。“收养流浪狗八九年,先后砸进去30多万,如果不收养流浪狗肯定有钱看病。”(12月26日《成都商报》)

    其实,像朱小平这样对流浪狗充满爱心之人,以前媒体也曾有过报道。然而,面对患病且需要花钱医治的亲人,这些爱狗人士却顽固地不改初衷,漠视亲情,不去照顾生病的亲人,把钱花在治病上,反而依然固执地把时间、精力乃至钱财都用在了收养狗的身上,这使亲人之间的关系受到严重影响,也使患病的家人困苦难当,怨声不断,甚至导致家庭破裂,使原本和睦的一家人变成陌路。

    朱小平看到流浪狗没人照顾,不忍其忍饥挨饿,便动了恻隐之心。她对动物表现出的爱心,首先应该给予肯定,她能收养120条狗,这证明她是一个既有爱心,又有担当的公民。然而,做任何事都要量力而行,否则就将走向极端。如果收养的流浪狗太多,就将给家庭生活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家里有患病的丈夫,可她却专注于收养的流浪狗,对自己的亲人不管不问,甚至把俩人每月的退休工资全部用在了狗场,这实乃爱心“跑偏”。

    朱小平的一意孤行,其实是没有摆正人与狗,或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狗当然需要同情,有条件的话还要收养,可人更需要生存。在需要花钱给患病的亲人治疗与继续花钱养狗之间,必须做出更符合人性的选择。如果不把人的尊严和地位放在第一位,那就是本末倒置,亲情颠倒,不客气地说甚至是人性丧失,而所谓对动物的爱心也仅是“病态”之爱而已。先救人,是一个正常人的本能,何况,那还是自己的丈夫。而把所有钱都花在狗身上,却不顾自己亲人的病痛,这就是在走极端,便是爱心的“走火入魔”,既不值得提倡,还应该加以劝导和批评,给予矫正。

    不错,只有善待动物,人类才能走向更文明。然而,过分喜爱动物或是过分憎恨动物均为极端。就在本月21日,成都一只金毛犬被人残忍地刺了70余刀导致最终死亡,对如此残害动物的行为,谁都会表示震怒。而有些人则对狗抱有极端的好感,于是就过分溺爱,狗简直成了这部分人的一切,以至于出现过爱狗人士阻拦合法运狗车的闹剧。溺爱动物是爱心跑偏,而无端杀害动物则是令人发指的残暴行为。

    是的,如果流浪狗太多,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可不顾自身条件,面对生病的亲人却还要固执地把钱都花在收养狗身上,就显得不可理喻。而面对这些收养狗,“正确的打开方式”,一是以联系社会领养的方式,帮助这些收养狗回归家庭;二是呼吁社会慈善机构或爱心人士前来领养,或是主动送到这些机构或爱心人士手中。如此,才能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尽快给亲人治病。

    人与动物之间,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而该是和谐相处。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和情感复杂多样。有人以之为友,与之和谐相处;有人以之为敌,摧残杀戮;有人以之为师,从动物身上汲取精神养料……但任何偏激的态度或行为,既是对动物的不敬,更是对人类的伤害。人需要尊重动物、尊重生命、尊重自己,更要尊重人性。对动物的过分偏爱是对人的间接伤害,对此,希望朱小平在亲人与动物之间尽快做出理性选择,赶紧回归尊重人性的常态。(刘天放)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