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时评网评集萃
  • 分享
  • 在校使用手机的“功”与“过”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09-25 10:46:57
    语音播报

    在校使用手机的“功”与“过”

    在道县二中高二某班9月5日上午,学校政教员熊某在课室发现何某和廖某两位同学玩手机,被发现后,熊某宣讲使用手机的危害,并让两位同学上台自行处理手机,最终两位同学为表明读书决心当场把手机砸烂。(澎湃新闻)

    看到这样的新闻,不禁引起了笔者的深思,手机是否在读书期间就如同毒瘤般存在呢?其是否真的利大于弊呢?而对它的处理难道就没有其他方式吗?

    从网上数据统计得知,在对部分中学生进行调查时发现,持有手机的学生已经占一定比例。裕华区一所国办中学统计显示,该校平时带手机的学生高达50.8%,而此结果几乎出现在各学校。由此可见,手机带到学校成为一种流行、普遍的现象,而其处理方式更变成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站在学校的角度而言,对手机带到学校始终保持不赞同,大多学校的校规上都有明文记录“禁止携带手机回校,否则一律没收处理”。而校方作出此项规定目的,还是围绕学生应以学业为重,一方面鉴于高中生尚处于青春期、叛逆期,自制力还有待加强,玩手机游戏、上网、扰乱课堂秩序等无疑是一种诱惑,老师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业的追求树立坚定地信念;另一方面,有些家长以手机为奖励,鼓励自己的孩子认真读书,对此方式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其中还隐藏学生之间攀比问题;还有手机辐射、话费使用等问题也存在。而学校实际上配备公用电话,只需200电话卡便可使用。

    相反,站在学生角度看,学校无权作出处罚,没收手机,更不要说指引学生砸烂手机了。而手机也有其优势,首先可以方便联系,在情况紧急时可以及时联系父母或者老师,保证自己的动态情况能够被掌握,另外学业的交流,同学间可以利用手机搜索、解决学业上的难题、建群讨论问题、资料共享、晚上背单词等。

    对此,应该正确对待手机问题,砸手机本身学校出发点是起到警醒,“杀鸡儆猴”作用,但对于学生的私有财产用这种方式引导实在不妥,学校和家长在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也应该制定规章制度加以规范,只有多方共同协商才会有更好的解决妙计。(何磊)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