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雕刻《清明上河图》,留住历史的记忆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12-03 17:59:41
语音播报

雕刻《清明上河图》,留住历史的记忆

谁也没想到,60多岁的农民刘胜保干了一件大事。他用了5年多时间再两吨多的黄铜板上雕刻了一副70米长的《清明上河图》。(长城网2019年12月3日)

站在这幅巨大的《清明上河图》雕画前,人们领略到的是匠人精妙绝伦的技艺、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对历史文明的敬畏,一千多个日夜打磨七十米铜板,气势恢宏的作品背后,铭刻的是传统技艺曾经的光荣与平淡。

成熟的果实离不开辛劳的汗水滋养,朴实无华的玉石需要雕琢方成大器。正如刘胜保回忆制作过程时说的那样:“坐着、歪着、扭着,一干就是十几个钟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刘胜保身上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民间艺人骨子里的坚守与信念,这种血脉中流淌的信仰是对历史最好的诠释与表达。在云南,匠人们制作斑铜工艺品需要净化、烧斑、打磨、抛光、露斑等二十余道工序,历时两三个月才能完成,制作出来的成品“妙在有斑,贵在浑厚”,被称为“金属工艺之冠”。对工艺的追求与苛责实际上体现了对作品的高度负责,即使在今天,这样的理念也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当然,“一块黄铜的艺术之旅”是对历史记忆的尊重,更是传承。堪称“国宝”的《清明上河图》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不言自明,而对今人来说,如何通过祖先留下的图画更深刻地去诠释历史,将历史有温度、可触摸的展示给后来人,同样重要。就像走俏网络的“故宫口红”、“皇帝语录”一改故宫肃穆庄严的形象,为人们展现了紫禁城活泼精彩的新面孔,今天的人们愿意通过新奇的方式去了解古老的历史。铜制《清明上河图》是新时代解读历史的生动凝结,将文明的厚重与敬畏传递到每个参观者心中,千年前的岁月变得触手可及。

历史透过文物向世人表达岁月流转,匠人的技艺演变成一件件器具诉说物力维艰。早年制作而成的锡壶早已斑驳褪色,就像制作它的匠人们日渐凋零。相比起看得见的楼台瓦当,逐渐后继乏人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远去同样令人叹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技艺,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某个物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更有着无法割舍的精神血脉,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凝望黄铜古画,感叹岁月不居,古老传统技艺的流失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宋鉴)

责任编辑:霍骋远

下一篇: 用“平凡邮路”演绎敬业感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