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爱心粥屋”当为社会大众“熬”一份公益大餐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12-20 17:26:27
语音播报

“爱心粥屋”当为社会大众“熬”一份公益大餐

从北上广到小县城,均有爱心粥屋身影。唐山丰润区新兴社区的免费“爱心粥屋”,也已经开了八百多天,让附近3万多人次的环卫工人、孤寡老人、流浪人员吃上了一口热乎乎的早餐。为此持续努力的,除了创办免费“爱心粥屋”的朱德民,还有默默支持他的家人,以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燕赵都市报 12月20日)

“爱心粥屋”深受欢迎并遍地开花,其来有自。一是传统文化中“兼济天下”情怀对个体的潜移默化。朱德民曾在北京做过“爱心粥屋”志愿者,他把这份有着成熟经验的情怀带回了家乡唐山。二是日常生活中确实会有迫切需求。对凌晨工作的环卫工、儿女在外的老年人、缺衣少食的流浪者来说,一碗热粥在填饱肚子之际还能带来一天温暖。三是社会保障无力对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全兜底时,管理部门乐见并鼓励个体用这样的形式,弥补社会治理的空白之处。

“爱心粥屋”,参与者众。最初依靠个人善念建起来的粥屋,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人之事,也是家庭之事,更是社会之事。也因此,你我对爱心粥屋的期待,不能满足于好人好事的道德层面,还需对隐藏的社会缺漏条分缕析。

比如,“爱心粥屋”的生存发展过度依赖个人,店主由于劳累和压力停止经营时,等待爱心粥的人们,也许只能瑟瑟蹲守在外。比如,爱心粥屋的经营成本也会成为累赘,最初只能依靠在外赊欠和家人资助,尽管现在有不少爱心人士伸出援手,可如何持续运转以及提升爱心质量,还存在隐忧。

其实,朱德民也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为了保证爱心粥屋持续运转,他建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还将二百多名志愿者网聚到一个群里。同时,他们的慈善活动也在扩大范围,涵盖贫困家庭、贫困孩子等。只是,这还不是对社会爱心最有效的组织方式,将其最有效利用的方式,唯有彻底的现代公益——为了解决某一类社会问题,一些社会成员登高而呼,重新组织社会资源,优化重建社会结构,人人从中受益。

“爱心粥屋”的常客都有谁,通过新闻报道可知,多是环卫工人、鳏寡孤独等。也就是说,社会爱心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值得赞扬,可若是止步于此,则同样的社会问题会“按下葫芦浮起瓢”,再多的爱心也只能满足于基本的生存,很难建立起通向更高阶层、实现更高追求的物质基础。若是推动管理部门更快更好地提供保障,显然可以更彻底地解决更多、更现实的困境。

现代公益同样可以在传统慈善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粥屋通过个人理念的转变、商业方式的介入等,也可以走向爱心人、弱势者、管理方均受益的公益路径,为社会大众端上热乎乎的“公益大餐”。此时,管理部门如能及时厘清并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则更加符合公众期盼。这,当是一个值得憧憬的开始。(赵红信)

责任编辑:霍俊军

下一篇: 用心服务激活“线上政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