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加班成常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路在何方?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12-24 13:37:21
语音播报

加班成常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路在何方?

近日,一篇“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的文章在社交平台流传。此事在网上迅速发酵,随后,涉事前员工发文称,已达成和解。网易官方发布公告致歉,强调此次事件是对公司的重大警醒,将从严处分各环节责任人。(法制日报 12月23日)

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根据《2019年互联网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74.87%的互联网从业者认为自己缺乏运动,有70.22%的互联网从业者觉得自己睡眠不足。在今年上半年,互联网行业较为常见的“996工作制”更是引发热议,超时工作、超额加班已然常态化。

超时工作、超额加班总是被包裹着美丽光鲜的 “外衣”,似乎超时工作就是努力的代名词,超额加班就是负责任的体现。在一些新兴行业,更是将加不加班作为公司内部人才发展、升职制度设立的重要标准。这些看似合理,实则畸形的发展管理模式,令人深思。

实际上,长期加班成常态的背后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缺失,是维权路上“最后一公里”还未打通的悲哀,是劳动者自身维权意识还未觉醒的叹息。

众所周知,互联网技术更新层出不穷,很多项目的周期很短,时间紧,因此加班现象比较严重。在加班的背后,是对身体健康的透支,是对自身维护正常权益的放弃,但是在这样的状况面前,大多数劳动者仍然选择了隐忍和坚持。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具有可替代性,某些企业更是将加不加班,作为能否升职加薪的一个标准,这让很多员工都没有勇气跳出来主动说“不”,对于实习生来说更是没有选择说“不”的权利。另一方面,市场监管的缺位,维权渠道不够畅通,这都让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之路愈发显得艰辛。

归根究底,还是要寻求在制度层面破解违法用工这一现象。一方面,企业的制度规定和要求应该必须满足《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的底线要求。满足法律底线性的要求,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是企业的基本义务。也是判断企业违法与否的一条鲜明标准。另一方面,劳动监察部门要对相关企业和反映的相关问题加大监管力度,形成监管机制。劳动监察部门在工作中,可以主动介入,加大调研走访力度,变“接问题”为“解问题”,变“等问题”为“找问题”,唯有积极作为,才可以更好的打通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最后一公里”。(董堃)

责任编辑:霍骋远

下一篇: 期待12306服务能及早提速和“蜕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