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张欣:警惕小儿推拿行业“野蛮生长”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12-31 17:57:14
语音播报

张欣:警惕小儿推拿行业“野蛮生长”

培训12天,包吃包住包就业,月入过万……这则广告让不少人对小儿推拿趋之如骛。据媒体报道,近来小儿推拿培训日益火爆的同时,诸如行业门槛较低、资质良莠不齐、“野鸡”证书横行等问题也饱受诟病,由此引发了记者对该行业缺乏理性引导、学员浮躁、行业“早熟”等问题的深深忧虑。(12月31日《中国青年报》)

笔者认为,预防小儿推拿行业“早熟”,须究本析源,正视并回答好以下“三问”:

一问:小儿推拿培训是为了“学技术”,还是为了“挣快钱”?从报道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为了就业还是为了创业,绝大多数参加小儿推拿培训的人关注的是:该行业通过11天至个把月不等的短期培训“速成”手段,即可带来的高额回报和可观收入。再加上“包就业”的承诺、“创业神话”的吸引,在可以轻轻松松“挣快钱”的思维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加入小儿推拿培训行列。抛开“有利可图”的从业观不说,这种浅尝辄止的培训,是否真的能够让培训者掌握小儿推拿的技能,的确值得怀疑。

二问:小儿推拿店是“货真价实”,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多种多样发证机构、五花八门的证书不仅让参加小儿推拿培训者感到迷茫,也让广大消费者感到疑惑。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并不严格的审核把关,也为推拿机构钻了制度的“空子”——在填写经营范围时,只填推拿保健,不带医疗治疗,就能顺利完成登记注册。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推拿店铺营业执照上注明的经营范围与实际并不一致,甚至存在“花钱买证”现象。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对小儿推拿行业的管理也是漏洞频出。

三问:小儿推拿是“保健方法”,还是“医疗手段”?小儿推拿培训火爆的背后,除了行业本身的因素外,缺乏理性认识和盲目从众也是行业“早熟”的又一推动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把推拿当做治病的方法,不少推拿机构“恰到好处”地捕捉住了这个“商机”。另外,在一些从业人员的蛊惑之下,不少人坚信推拿能够治疗疾病,或期望通过推拿缓解症状。对此,北京仁益中医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课程顾问张亮石一针见血地指出:“推拿是保健,不是医疗。”

尽快出台行业规范,抑制行业“早熟”,考验的是相关管理部门的能力和智慧。而加强观念引导,清除认识误区,让人们客观理性对待推拿,不仅关乎行业自身的良性发展,更关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的需要。

责任编辑:霍骋远

下一篇: 穆佳旭:别让刷脸成“露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