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书法审美中的主流与非主流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01-14 16:22:36
语音播报

书法审美中的主流与非主流

世界文明有大道,但往往人处在小道之中,有时大道朝天,却并不属于我们。书法艺术创作与书法审美,也是如此,在书法史中,从晋代二王到唐宋四家等,到当代一些书法名家形成了一条书法审美的大道,这些大书家的创作形成了中国书法审美的主流价值观。

主流价值代表官方文化立场,形成审美的大道。王右军的书法之所以温婉媚秀,因为他是王右军,董其昌的行草书,给人清风扑面、明月入怀之感,因为他是宰相。颜真卿的书法正大浑厚,缘于他是深受儒家影响的官员和军人。

不同的职业和地位影响着人的审美趣味。如果你既不是右军,又不是宰相,也没有当过将军,你就没有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就没有他们的审美趣味。在临帖的过程中就会有怎么也临不像的情况发生。于是,我们就怪罪自己下得功夫还不够,甚至恨自己太笨,一边恨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一边继续下更大的功夫,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和想法是错误的,这个行为本身就包含着盲从。这个帖子是书法家的原作吗?这个帖真得是美的吗?自己适合临这个帖吗?如果认为适合的话,再想想,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心性与此人相近相通吗?

一个人创作出的美,无论多么特征突出和水平卓越,也不能囊括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美。必然会陷入另外一种局限。而这种局限,我们或许并不知道,往往为我们的崇拜热情所局限,所遮蔽。如兰亭序是美的,也有不美的一面,正如韩愈所言,羲之乃俗书,姿媚而已。欧阳询的书法坚硬、拘谨、瘦峭、险峻,恰恰缺少温润。苏轼的书法,看似纵横开合,结体宽博,实则貌合神离,苍白无力,情意松散,如病床话语,欲振气力。老先生夸苏轼的字好,多是人云亦云。黄庭坚的书法强作为驽,力不从心,造作了。柳公权的书法劲峭拘谨,笔通险劲,生硬,没有中唐宽博、豪放的文化气象。虞世南的书法笔力疲弱,线条妍美流俗,不足称道矣。李煜称:虞世南得雄之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右军功而失其温透。褚遂良,得右军之意而失其变化。可见,这些主流书法家也有其局限性,说起毛病也会有着一箩筐。

如果找寻书法大道,我们可以列出以下名单,李斯、二王、李世民,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等,以上人物基本上代表了书家所处时代的书风主流,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由于历代的推波助澜,使其中书家家喻户晓,研习者之人数众多。如王羲之、王献之书风的学习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孩童,都以习二王为谈资,也有研习者以临慕以上某一家书法为终身乐事。笔者对以上各个时代的主流书家的书艺之美,功夫之深表示尊重。但又以为,因以古代某一家或某几家为终身学习研究对象,未免是刻舟求剑,乃徒浪费时光,践踏生命而已。

中国人的生命因为不值钱,就把时间耗在类似驴推磨的事上,十分无聊。以上这些官员写字本为其为官的工具,不过随心为之,却不断夸大拔高,令后人搭进一生的时间去顶礼膜拜的临摹,实在是对平凡人的不公。事实上,以上所谓主流书法家其书艺在审美上的弊端显而易见,他们的书法不仅不是最优秀的,而且是失去了艺术最珍贵的方面,即心灵的自由和性情情感的真实表达。

此一时彼一时,艺术的小道和大道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重理性的时代漂亮的字、规范的字,黑光正的字是大道。到了激情燃烧的时代,就反过来了,性情的表达、自由的精神,就重要了。如果把以上书家的作品视为书法审美的大道。因其依傍政治势力而不能进行个人心性的表达,就成了一种远离情感和人性的装饰性符号,成为了一种艺术的小道。一些名不见经传或者是曾经受到主流排斥,不为主流认可的书家以相反的面貌甚至也能成为艺术的大道,此正所谓大象无形,正反相合,奇正相生。清代以前,魏碑的美是不被肯定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魏碑,其作者几乎都是名不见经传,摩崖、碑碣、墓志和造像四大类。摩崖石刻的特征,一是线条刻在粗糙的崖壁上,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特别粗犷。二是长期暴露在野外,栉风沐雨,剥蚀残语,斑斑驳驳,特别苍茫。三是在宽阔的岩壁上历笔走刀,字形大,气势开张,特别壮观,如《石门颂》、《泰山金刚经》,这样一来,粗犷、苍茫、壮观就成了魏晋南北朝书风的特征之一。

碑碣是刻在竖石上的作品,主要是刻在墓碑上,因为处在文化分立的南北分割时期,没有条条框框,书写自由,不同地区文化强化了这种类别,从东晋到刘宋时期的作品处于探索阶段,发展方向不明确,各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去处理点画关系,结体关系,没有方向到处是方向,没有路到处是路。大家在寻路找方向的过程中,想像力、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唐宋书法的弊端在于用理性处理主观情绪。褚遂良做为朝庭的高官,在做臣子的时候,处事十分刻板、生硬,为了儒家的一个信条,经常以死相拼,不惜与皇帝相成尖锐对立,造成了他多舛的命运,这种缺乏灵活变通的处事方式,在书法风格上得到了印证。宋代书法家的书风,是尚意。苏黄米蔡的书风中或者是假模假式,或者是正襟危坐,或者是装腔作势,黄庭坚的书法则是开张有致,气度轩昂,但是如同驴子大嗓门的叫喊,是在限定的框子里表演,看不出原始激情,也不表现性格,是一种虚伪的浪漫。米芾以平淡为美,其实是矫揉造作,故为高深,所谓平淡无不与自己的生存地位相联系,平淡是衣食无忧时的一种心境体验,普通人处于生存的寻觅之中,落魄文人为了寻找出路而挣扎,是不能平淡的,如果真的平淡,除非是自甘堕落。而高官的所谓平淡心境不过是懒散与不作为的遁词而已。蔡襄的书法,工整端庄,轻活闺秀,用墨均匀不急不火, 实乃后来清朝官阁体的前身。宋朝的尚意有人称其书法,虽清壮顿挫,时有闺房态度,本质上是在艺术上马马虎虎、不求上进的人生态度的表现。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一是由于宋朝对文人的态度。即从赵匡胤那里传下来的不杀文人的家训,造成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赵匡胤死之前有密诏,不许杀文人,使后来的文人,不管说了什么样的话,做了什么样的“离格的事”都可不致被杀。这使文人社会情绪相对平和,虽然他们也时常遭到严厉的贬斥,遭到流放,但他们拥有相对宽松的表达主张的自由,这使得他们的思想表达和艺术表达并不激烈。其次,宋朝推行程朱“理学”对天下人进行思想控制,效果是明显的。做为儒生,苏黄米蔡等人都能使自己的行为在儒家思想的规范下发生。三是,文人相对都有出路,对比后来的元朝和明朝,不管是从书法还是诗词中都能得到体现,这也造成了宋代书风的颓靡。

后来的赵孟頫和董其昌都贵为宰相和一品,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都处在身心分裂的状态。赵孟頫不过是元朝实施统战政策的一个棋子,有其位,无其实。作为文人,赵孟頫当大官是好事,笔者甚至表示羡慕,但是,他的书法甜俗无力,瘫软萎靡是不可救药的,在审美上是失败的。董其昌则是一个明哲保身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其人生作为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虽然后来历代统治者极力夸赞其书法,随者更是如过之而不及,但在笔者看来不管是赵氏书法的臃肿、无骨,还是董氏书法的媚丽娇弱都与艺术的真谛大异其趣,他们的书法虽然能够代表倡导的正道或者大道,但由于远离了现实可行性和普通性,都不免成了艺术的小道,成了伪道。而常常被视为小道或歪门邪道的,反成为大道和正道。(齐和勇)

(作者齐和勇,号远天斋主、遊心散翁、自由马等,祖籍河北省南皮县。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大学第四届书法研究生,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会员。主攻篆书、篆刻、草书。)

著述出版:

《魏碑六十四品》编委;

《创新威高健康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集》编委;

《大象无形奇正相生的书法艺术--兼论审美书法大道和小道的转换》在《沧海书法》杂志发表。

《师古而不泥古,创新承继传统》在《中国书画报》发表。

作品参展:

北京大学“以临为本”书法邀请展,并出版作品集;

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友书法展,并出版作品集;

北京大学“循源”篆书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

北京大学“学书为乐”书法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心印拾遗”篆刻展,并出版作品集;

山东省委宣传部“百名名书法家写百家家训”展,并出版作品集;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诗韵、钟声、墨香”2019新年书法展;

山东威海市委宣传部“创新威高,健康中国”书法名家邀请展,并出版作品集;

江苏省昆山市“昆曲墨韵”书法篆刻作品展,并出版作品集;

河北省承德市“龙脉山水,大美兴隆”书法作品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对口支援书法展。

临沂市第十七届书圣文化节“兰亭序”专题艺术展,并出版作品集。

作品收藏:

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收藏篆书、草书作品各一幅,并颁发证书。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碑刻文化园收藏篆书一幅,并刻碑入园。

中国书法家(巴城)创作培训基地收藏篆书一幅,并颁发证书。

邮品发行:

发行己亥年邮品,纪念币、纪念册、信封、明信片、邮票等。

责任编辑:霍骋远

下一篇: “为情造艺”乃当代书法之要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