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时评兴冀之声
  • 分享
  • 生态文明为“京津冀”绿色发展蓄劲赋能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11-02 17:11:01
    语音播报

    生态文明为“京津冀”绿色发展蓄劲赋能

    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进程中最闪亮的一颗明珠。(河北新闻网)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是托举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景实现的有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要将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重点工作,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护生态,赋予三地绿色发展更强韧的动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没有良好的生态系统为依托的发展注定是脆弱的、不可持续的。京津冀三地地脉相连、文脉相近、人脉相通,生态保护与治理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可以说,绿色发展不仅是理念的与时俱进,更是京津冀三地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正因如此,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明珠”工程才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一方面,湿地公园的建设确保了一湖碧水送北京,巩固了首都防洪安全和生态维护,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示了绿色发展理念已全面贯彻落实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为国家战略稳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科技加持让生态治理成果更多、效益更好。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生态文明离不开科技创新。长期来看,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是做好生态修复与维护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在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为改善水质,采用了生物措施与物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水体下部区域放置了活性炭、火山岩等;水面区域栽植了芦苇、菖蒲、水葱等湿地植物;自然繁衍出微生物,像“吃饭”一样把污染物“吃”掉,再通过生化反应分解,变成二氧化碳等排入空气,将污染物降解掉。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不断提升,生命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一汪碧水正源源不断注入北京。

    生态修复、绿色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美好生活的内涵诠释,应该也势必构建各方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机制。增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都离不开科学普及,而一次身临其境的美好环境体验胜过千百遍耳提面命的说教。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湿地公园试运营,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从北京过来的游客乘高铁半小时就能抵达湿地公园,再半小时内还可到中国最大的海棠种植基地、十多座葡萄酒庄以及数万亩葡萄园。湿地公园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环保教育“图书”,游客的每一次参观游览就是一次科普教育,相关部门要以湿地公园建成为契机,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知识、弘扬生态文化,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

    随着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京津冀生态文明的“颜值”和“气质”也在持续提升。在即将铺开的“十四五”蓝图中,三地更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之以恒推进绿色发展,才能为协同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不断增添新的能量、蓄足更加坚韧的后劲。(宋鉴)

    责任编辑:霍骋远

    下一篇: 改革,让供销社继续做农民的“贴心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