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时评本网锐评
  • 分享
  • 品咂丝弦之美,绽放时代光华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1-03-19 20:11:15
    语音播报

    品咂丝弦之美,绽放时代光华

    “干活虽不如男子汉,上场下地俺也凑合,有朝一日俺把门过,哼,看哪里不顶一个小做活。”在石家庄南长街的青石板路上,似有若无的丝弦《小二姐做梦》唱词回荡,仿佛爽直率真、淳朴活泼的旧戏中庄里大妞儿穿越了几百年还活在丝弦的舞台上、剧本里。(3月19日河北新闻网)

    这就是丝弦,是石家庄的乡音。它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是典型的地域文化符号。“纺纱织布唱秧歌,抡锄耪地哼丝弦”,这句民间俗语揭示了当年丝弦在民间的活力和地位。从明清之际的“弦索腔”,到今名“石家庄丝弦”,太行山腔、滹沱方言融入唱词,这余韵悠长的弦曲甩腔在时光的滋养下浅吟低唱了数百年,被誉为“冀中平原的艺术奇葩”。

    其实丝弦的美,就在于这“庄里味”,就在这浓郁的乡土气息,值得细细品咂。从丝弦本身出发,其镌刻的粗犷豪迈、不事雕琢的印痕、浓郁的泥土气息好似与生俱来。再看表演方式,粗犷豪放,动作夸张出位,特技热烈火炽,可刻画人物却又细腻传神。从唱腔上来说,明快清新又激越悠扬,朴实、热情、大方,像极了石家庄人。  累累硕果的非遗值得骄傲,但更需要年轻一代来保护与传承。如何将丝弦发扬光大,让其后继有人,这就成了摆在眼前的燃眉之急。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并成为传承的中坚力量,这是问题的关键。

    让丝弦在新时代绽放光华,离不开创新。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鹤林为例,数百年前的乡土唱腔就在他手里延续着,更新着,生长着。张鹤林敢于打破陈规,曾根据莎士比亚名著改编《李尔王》,用丝弦唱出了世界故事,这种创新理念值得学习。艺术、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要学会在承继的基础上创新,只有适应时代潮流才能永葆生机。

    让丝弦在新时代绽放光华,应善用新媒体,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形式如短视频、VR、直播等,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接受、喜欢丝弦,让它具有吸引力。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让青少年进一步感受到丝弦这种“非遗”文化的魅力,将“非遗”保护与传承融入常态化教学,引导青少年自觉扛起传承大旗。(董丽丽)

    责任编辑:霍骋远

    下一篇: 生态建设,勾勒乡村振兴最亮眼的“底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