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为经济强省积蓄“生态潜能”

河北新闻网 2021-08-03 18:10:28
语音播报
  • 分享
  • 为经济强省积蓄“生态潜能”

    作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主战场,河北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投入治理资金74.96亿元,修复绿化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迹地3705处、24.89万亩。矿山环境治理硬仗取得阶段性成绩,也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积蓄起强大的“生态潜能”。(8月3日 河北新闻网)

    作为矿业大省的河北,最多时曾有2万座矿山。以往粗放式、无序式、短视化的炸山开矿,让不少地方的百姓鼓足了“钱袋子”,但也丢了“好日子”,山体破碎、植被损毁、河水污染、事故不断……当地自然生态也受到了极大破坏。生态欠账日益沉重,修复生态刻不容缓。

    护山要有打虎劲,养山需练绣花功。面对资源锐减、生态恶化的现状,不仅应当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气,且应从细节入手、精准施策,确保修复效果。河北积极探索实行差别化土地供应、盘活矿山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废弃矿山土石料等支持政策,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矿山修复治理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建则建、宜景则景”和“一处一策”的原则,初步形成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技术方法体系,一步一步啃下矿山环境治理的“硬骨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增绿于山、还绿于民,才能让广大群众在致富增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山体进行了防灾工程设计,对矿坑边坡进行了修整防护,同时对山体进行绿化、美化,结合自然地形地貌进行景观设计,打造怡景绿园、体育公园、南山花园等多个景观节点,最终实现了“改良生态、助力生活、促进生产”的目标。逐步修复废弃矿山,让绿水青山重现生机,“生态短板”成为“生态样板”,也为群众敞开一扇“致富新门”。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卖文化”,河北探索出一条矿山环境治理与文化、旅游、养老、种植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一幅幅彰显产业兴旺之美、文明淳朴之美、自然生态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锦绣画卷,正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昔日挖山采矿,富了口袋却毁了青山。今朝治理矿山,修复生态,不断为建设经济强省积蓄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态潜能”。(张欣)

    责任编辑:霍骋远

    下一篇: 一掷登顶,激扬奥运精神
    视频直播
    回放|河北省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回放 | 周五欢乐荟:走进石门老馆 回味经典味道

    回放|河北省上半年商务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热门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