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文化文化要闻
  • 分享
  • 非遗“老手艺”变身脱贫“新动力”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20-07-10 10:36:28
    语音播报

    非遗“老手艺”变身脱贫“新动力”

    □韩莉

    精致典雅的撒尼刺绣、妙趣横生的高密剪纸、工艺精湛的赤水竹编……近些年来,不少地区深入挖掘非遗资源,以非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6月29日《人民日报》)

    目前,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共计40项,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公布四批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45个子项,包括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十大门类,而地方各级非遗项目数量更是不计其数。丰富的非遗资源遍布城镇村庄,通过非遗助力扶贫,不管从非遗传承的角度还是经济效益的角度,都算得上可优先选择的脱贫路径。

    当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乡村,这里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这些地方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非遗在这里有着深厚的根基。“非遗扶贫”实际上是通过支持发展这些传统甚至是家传的工艺,将其向更多贫困人群普及,通过他们掌握的非遗技术实现脱贫。很多时候,一个农户家里只要有一名成员掌握了非遗方面的某项技能,就可以实现居家就业,比如编织、刺绣、竹篾加工等项目,既可以在家里做,也可以在村里或者作坊里做,这样就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

    俗话说:“手艺是活宝,走遍天下饿不倒。”对于农村很多贫困人口而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非遗发展不能仅靠“输血式”投入,更要增加“造血式”收入。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继传统工艺工作站之后的又一传统工艺振兴举措,工坊通过开展手工技能培训和产品设计研发,为困难群众带来订单,为留守妇女创造居家就业机会,同时壮大了非遗传承人队伍。

    非遗产业既能“高大上”,亦可“小而精”。当非遗遇上扶贫,一边是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一边是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的贫困,二者携手互促往往能擦出别样火花。非遗扶贫让贫困户变成手艺人,增加的不仅是贫困户的收入,还有荣誉感、成就感和文化自信,激发的不仅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还让他们多了一份传承非遗文化的身份感和使命感,非遗扶贫在“扶志”“扶智”方面作用凸显。一边脱贫一边保护文化遗产,一举两得。

    把非遗变成“脱贫生产力”并不简单,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譬如,其文化属性多于商品属性,难以实现市场转化;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应用场景狭窄,市场需求不大;产品宣传不到位,不被更多消费者认知;销售渠道不畅,市场受到地域限制;缺乏品质管理,产品质量不稳定;囿于手工制作,成品效率太低,经济效益不足……突破困境,需要多方合力。

    非遗是文化的载体,其传承需要保持自己“原汁原味儿”,但绝不是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非遗要想长足发展,万不可给自己定位成远离当下、孤芳自赏的“老物件”,而是要与时俱进,主动回应现实需求。传统技艺要想增添新鲜活力,就要积极对接现代审美习惯,在“不串味”“不变味”的前提下,对非遗周边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促进产销对接,寻找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如此,方可吸引年轻力量加入到非遗传承队伍中来。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必须懂手艺,还要有独到的艺术感觉和创新设计。

    努力做到让非遗老宝贝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才能具备持久的魅力。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的传承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刻板传递,而是融入爱的自然生长。

    责任编辑:赵耀光

    下一篇: 保护修缮、活化利用:上海大批建筑遗产成“网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