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 分享
  • 论语的智慧:识人有术

    来源:中华圣贤文化教育网 2019-01-02 15:03:54
    语音播报

    论语的智慧:识人有术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先观察他因何去做一见事,他言行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再观察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目的的,最后他做事情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知人知面不知心,画虎画皮难画骨,要真正的认识一个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会伪装自己。孔子给我们一个方法就是识人在微,我们可以从日常的细节来认识一个。就像招聘员工一样,光靠第一印象是不能评判一个人的,我们需要观察他在工作中表现后才能给出一个客观的评判。那么怎么来识人呢?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个方面是察言,一个方面是察行。

    说到察言识人,佛教是非常善长的,他们会根据你的言语来评判你修行的高低。南北朝时,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弘忍要在五百余弟子中寻找继承人,就要大家都做一首偈,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神秀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传人,他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厨房里当火头僧的慧能看到后,也做了一个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看到慧能的偈后,知道慧能境界已远高于神秀,已顿悟菩提,便授以《金刚经》法要,并将衣钵相传。六祖慧能也用自己非凡的成就证明了弘忍的选择是正确的。

    说到以行识人那就当属齐国名相管仲了。(公元前645年),为齐桓公创立霸业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受相位。管仲说:“国君应该是最了解臣下的。”齐桓公欲任鲍叔牙,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齐桓公问:“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答道:“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15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没有父子情谊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况且千乘之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之封地,俯就于国君,他心中所求的必定过于千乘之封。国君应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其为相了。”齐桓公又问:“易牙、开方都不行,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摇摇头,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说隰朋可以帮助国君管理国政。遗憾的是,齐桓公并没有听进管仲的话。

    不久管仲病逝。齐桓公不听管仲病榻前的忠言,重用了易牙等三人,结果酿成了一场大悲剧。二年后,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见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就开始堵塞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去。有二宫女乘人不备,越墙入宫,探望齐桓公;桓公正饿得发慌,索取食物。宫女便把易牙、竖习作乱,堵塞宫门,无法供应饮食的情况告诉了齐桓公。桓公仰天长叹,懊悔地说:“如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说罢,用衣袖遮住脸,活活饿死了。桓公死后,宫中大乱,齐桓公的几个公子为争夺王位各自勾结其党羽,互相残杀,致使齐桓公的尸体停放在床上六七十天无人收殓,尸体腐烂臭气熏天,绿头苍蝇满宫飞舞,蛆虫到处乱爬,一直爬到宫外。可怜呀一代枭雄因为识人不当而落得个如此悲惨的下场。


    责任编辑:郑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