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国企国企矩阵
  • 分享
  • 高端“朋友圈”倒逼老产线焕发新活力
    ——河钢石钢轧钢厂中棒线促进质量提升效能发挥二三事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09-11 10:05:05
    语音播报

    高端“朋友圈”倒逼老产线焕发新活力
    ——河钢石钢轧钢厂中棒线促进质量提升效能发挥二三事

    高端产品的生产比例从最初的12.5%提升至80%;“受限钢种”平均机时产量提升了32%;大棒线转中棒线A区高端产品合格率实现100%……这是河钢石钢轧钢厂中棒线———一条设备比较落后的老产线在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中交出的耀眼成绩单,中棒线是如何实现华丽“逆袭”的?“强力对接市场和客户,以高端客户‘朋友圈’倒逼产线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让我们这条老产线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主管中棒线的河钢石钢轧钢厂四级专家叩志飞说。

    自我加压,向“不可能”发起挑战

    8月17日,轧钢厂中棒线一片繁忙,火红的钢坯从加热炉鱼贯而出,经过轧机轧制成材后的钢材依次步入冷床。该产线正在生产的是供重庆某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高端非调质钢。丁班精整班长丁明卷在冷床西边认真地检查雾炮机水量。“以前我们做梦也不敢想中棒线能生产这种高端钢种,如今我们不但实现了生产,还是公司三条产线中生产该钢种的唯一指定产线,因为我们有‘独家绝活’。”丁明卷自豪地说。

    原来,随着河钢石钢产品升级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中棒线承接的高端产品生产任务越来越多。中棒线是一条素有“功勋轧机”之称的老产线,在高端产品生产上十分吃力。就拿重庆客户的这款高端产品来说,该钢种对机械性能的要求特别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控轧控冷,是较难生产的一种非调质钢。由于受喷雾设备能力不足等客观条件限制,生产该钢种对中棒线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把这么高难度的产品转到中棒线生产,怎么可能?”最初,不少职工摇头,不敢接手任务。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如果我们竭尽全力还是做不到,虽败犹荣,但不能不战而败。”中棒线作业长王文生给大家鼓气儿。就这样,轧钢人自我加压,向“不可能”发起挑战。王文生牵头认真分析制约产品质量提升和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由于工艺要求生产该钢种时,轧制后的温度从900℃快速降到550℃以下,如何实现快速降温成了问题焦点。王文生把目标锁定在了改善控冷环节上,带领职工对设备进行局部改造提升。他们在冷床侧面增加两台移动防尘雾炮机,对现有的喷雾水源装置进行改造后,创新性地将防尘雾炮机应用到非调制钢的控冷技术上,使水雾均匀喷洒在钢材上,既能实现快速降温,又确保了非调质钢的力学性能满足客户要求。改造后,在生产该钢种时,出钢节奏由8支/小时提高到了28支/小时,机时产量提高了28吨,同时实现了产品质量稳定提升。如今,中棒线实现了该钢种的“专属”生产。

    “空间换时间”,创新思路提效能

    从去年初,中棒线走上生产高端产品之路后,经过一年的探索,高端产品生产比例由年初的12.5%提升至年底的59%,该产线的客户“朋友圈”越来越高端。

    在中棒线职工的工作中,“受限钢种”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所谓“受限钢种”就是受设备、工艺、操作水平等限制而影响产量的钢种。举个简单的例子,轴承钢每小时在中棒线的产量大概是21支,而普通钢种则能达到34支。如何提高“受限钢种”的机时产量,充分发挥效能,提升高端产品比例,该产线孜孜不倦地探索着。

    以前,中棒线在轧制130mm×150mm方坯时,方坯从冷床上通过速度过快,下冷床温度高,吊运时易发生弯曲。为了防止方坯弯曲,只能降低生产节奏,等方坯在冷床上自然冷却后再吊运至三跨称重、外运,这样严重影响生产节奏,每小时只能生产15支方坯,中棒线职工对此无不扼腕叹息。

    质量和产量如何兼得成了摆在职工面前的一道难题。中棒线向全体职工征集解决方案,虽然职工纷纷响应,也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但依然不能有效解决问题。“10多年了,我们都这样生产的,要打破固有思维很难,但我们必须突破。随着中棒线生产高端产品的常态化,解决制约效能发挥的问题迫在眉睫。”王文生说。他召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齐聚一堂,在大家“头脑风暴”下最终创新提出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生产组织模式。即把冷床东边原来放二次处理材的位置腾空出来,生产方坯时安置临时底座,方坯下冷床后吊运到该区域自然冷却,由人工翻钢,将产生的弯曲矫直,等降温后再吊运至三跨称重、装车外运。“原理其实很简单,让生产好的方坯换个地方冷却,但在操作起来却非常麻烦,每次都需要针对性地腾出二次材的位置。但能提高产量,哪怕辛苦一点也值得!”主管生产的计划员段硕说道,改变生产组织方式后,方坯的生产节奏提高到25根/小时,机时产量提高15吨,为生产更多的高端产品赢得了时间。

    “无论是产品升级结构调整,还是客户端结构调整、管理变革,都不能再用老套的方法和传统的路子,创新思路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叩志飞说。中棒线职工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求新求变求突破,不断创新工艺和生产组织方式。7月份,中棒线还通过工艺优化,打破了多年以来该线只能生产7米以内定尺的“魔咒”,成功轧制了堆冷工艺的9米长材,拓宽了定尺范围。

    积极对标,突破瓶颈提质量

    8月20日,中棒线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供全球最大重型变速器生产企业的高端齿轮钢。乙段段长王志刚在成品轧机机后辊道上检查钢材表面质量,叮嘱职工关注轧件的水线宽度,严格控制好轧件。看到职工的精心操作和下线后的成品材表面质量合格,他终于放下心来。

    “以前,职工生产这种钢种时都有畏难情绪,提到该钢种都‘谈虎色变’。因为这钢种是特别不好生产的‘受限’品种,质量难控制,产量难提升,职工为此没少挨考核。”王志刚回忆说。去年8月份,公司把该高端钢种从大棒线部分转到中棒线生产,刚开始,中棒线的生产并不顺利,由于钢坯在高温状态下塑性差,轧机负荷大,生产过程中频繁出现断辊现象。客户对钢材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都有严格的要求,中棒线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率偏低,职工为此愁眉苦脸。

    “除了客观条件外,咱们的生产经验也不足,生产工艺、控制参数都有待改进,要主动作为改变现状才行。”叩志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棒线存在的问题。他是从大棒线调到中棒线来的,对大棒的生产非常熟悉,看到差距后他提出全面对标大棒线,解决瓶颈问题提升产品质量。中棒线从加热参数、孔型数据、除鳞压力等一一对标大棒线,实现了两条产线技术人员全面对接。经过多次“取经”后,中棒线结合自身现状调整了部分参数,把加热炉的加热温度提高了20℃。同时探索出一套提升表面质量的新方法:出钢后在翻钢机处翻面后凉钢;表面氧化铁皮尽可能去除;采用轧件倒回后再次除鳞的方式进行二次水除鳞……一系列措施落地后,“受限”钢种实现了“质”“量”的双双提升。产品入库合格率实现100%,生产该系列品种机时产量提高了5.8吨。

    截止到目前,中棒线的高端产品生产比例提升至80%,“受限钢种”平均机时产量提升了32%。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端订单转移到了中棒线,中棒线团队实现了普通设备的产品高端化,他们在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之路上越来越充满自信。(郭旭梅)

    责任编辑:白泽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