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邯郸新闻邯郸区域新闻
  • 分享
  • 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成安县商城镇高母村蝶变记

    来源:邯郸日报 2018-06-13 16:09:39
    语音播报

    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成安县商城镇高母村蝶变记

    一年前,高母人重拾信心,焕发激情,幸福再一次洋溢在每一位村民的脸上。谁想到,高母村两年前还是全县基层党建重点转化的后进村。

    如今的高母,一天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新修的柏油路宽阔平坦,新栽的街树生机勃勃,文化墙上的“中国梦”“高母发展史”绘出乡村振兴的愿景。

    乡村振兴的曙光,悄然映照在这个美丽的冀南村庄。

    让“堡垒”强起来

    成安县高母村,这个曾经辉煌30年的冀南名村,曾是省、市农村发展的一面旗帜:省级文明村、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红旗党支部、市十强村。随着时间的变迁,变成了后进村;经过抓党建、促提升,如今又成了全县的样板。

    “农村党支部书记就是一个村的领头雁。要发挥‘头雁效应’,让乡村的‘堡垒强起来’。”4月15日,成安县委书记薛洪志到分包联系的高母村,就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和基层党建展开调研座谈。

    高母之兴,兴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上世纪六十年代,老支书靳克堂带领干部群众,利用8个冬春,开荒2500亩,使昔日的茅草岗地,变成了“米粮仓”;从1975年开始,利用6年时间,填平30多个坑塘,规划建设16条街道,统一盖了480套高标准庭院式住房,使每户村民住进了170平方米的新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该村兴办了20多家集体企业,成为当时全县首富村。

    这些年,高母村的消沉之痛压得高母人喘不过气。2017年初,从企业退休回村担任村支书的靳志贵,感到肩头上的压力很大,但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党员没有退缩。

    老典型遇到了新问题。高母村的困境受到成安县委的高度关注。2017年,县委书记薛洪志主动分包高母村,先后十多次到村调研,召开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谈心会,分析查找其走下坡路的原因;深入田间地头,与老党员、群众促膝谈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听取商城镇、县财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等相关单位的情况汇报,研究相关对策、提出指导性意见。

    “病根子”终于找到了:班子弱。“说话无人听、做事无人跟”;心劲散。老支书离世后,村民失去“主心骨”,一条心、一股劲的激情没有了;环境差。村集体收入断崖式下滑,村里无钱干事,村庄环境脏乱差,干群之间、邻里之间矛盾越积越多。

    经过认真分析和深入思考,薛洪志认为这几种“病”的根子,还是出在村“两委”上,出在基层干部的思想作风上。经过问诊把脉,他开出了“药方”:“重塑‘堡垒’”“让人民群众满意,重铸高母新辉煌”。

    村庄谋变,激情重燃。靳志贵通过规范制度、带头示范、为民办事,激发村“两委”干部的干事激情,凝聚发展合力,逐渐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让环境美起来

    和煦的阳光洒在宽阔平整的街道上,粉刷一新的房屋整整齐齐,天然气管道进村入户,村幸福养老院里的老人们正在组织文艺活动……

    拿下“头疼事”,让村“两委”树起威信。几年前,因垃圾占地问题,高母村环村路被邻村村民用垃圾封堵,两村群众为此争执不断,靳志贵到任第二天,便召集“两委”干部商量解决方案,果断拍板,带领村干部和清运车辆运走垃圾,随后带着“两委”干部主动上门拜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开了邻村群众的“心结”,垃圾堵路问题的圆满解决,赢得全村群众的拍手称赞。

    “看到全体村民主动拆台阶、清垃圾的热火劲儿,好像回到了当年披星戴月开荒地的难忘岁月。”高母村年逾八旬的老党员靳春然动情地说。

    触动这位老党员心灵的事情,发生在去年。2017年9月8日,高母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号召大家利用10天时间清除各家房边台阶和杂物。靳志贵从自家人“开刀”,他的哥哥靳志有率先完成了拆除任务。示范是无声的引领,行动是最好的发动。村民由等等看不愿拆,到上下应声而行、全体出动,村里一片沸腾,挑灯夜战,不甘落后,仅仅7天时间,清除建筑垃圾4万多立方米、杂物2万多件。靳志贵算了一笔账,村民自己动手干,仅此一项就节省资金60多万元。

    面对建设省级美丽乡村这一历史机遇,高母人不等不靠、群情激昂,通过个人拿、集体出、社会筹、企业捐、部门帮等形式,筹措了400万元建设资金。在村内街巷硬化的日子里,村“两委”干部把自家事儿放一放,分成四组盯在现场,施工队什么时候来他们什么时候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就硬化街巷16条,铺设便道砖25000多平方米,新铺下水道400米,美化墙壁3500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木1000多棵,改造了村东出村道路,新建村庄标识和高标准的村民文化广场,村容村貌彻底变了样。

    让“底蕴”厚起来

    每天早7时30分,村“两委”班子碰头会雷打不动。他们一起学习上级精神和涉农政策,探讨适合农村工作的方法和艺术;研究安排当前工作,商议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村里的每一个重大事项,高母村都要召开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通报进展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村干部自戴“紧箍咒”,制定《岗位职责》《行为规范》《约法三章》《工作理念》等规章制度,用规矩约束干部行为。

    开展“好乡贤”“好公婆”“好儿媳”评选活动,选树文明之星,宣传孝道文化,村风民风得到明显好转。

    推动移风易俗,让群众的负担减下来。近年来,农村红白喜事攀比之风愈演愈烈,高母村也不例外,给群众造成了沉重负担。为培树文明乡风,该村引导村民抵制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统一了招待标准,谁家办事儿,都有村干部“盯梢”监督。据测算,现在村内办一桩“红事”节约2万元,办一桩“白事”节约1万元。

    采访中靳志贵说,“老支书为我们树立了‘爱民如母’的典范,我们只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调解矛盾纠纷,白天找不到人,他们就晚上去做工作。一年来,村里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

    为做强富民强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高母人再次踏上创业路。经过多方争跑,投资100万元的UV镀膜厂项目引来了,利用废旧窑厂建新厂,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投产后将大大增加村集体收入。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拼搏意志;不甘平庸、力争上游的进取意识;爱民如母,以民为天的为民情怀;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创业情操”,这就是高母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新追求。(记者常生军刘芳徐志刚)

    责任编辑:董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