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网手机版

  • 分享
  • 河北农网文旅

    常德善: 贺龙元帅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来源:燕都融媒体 2020-11-05 11:38:03
    语音播报

    常德善: 贺龙元帅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常德善儿媳韩桂珍捐赠书法作品

    长征中,他17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是贺龙的忠勇警卫员,掩护主力部队抢渡金沙江;抗战中,他被日军称为“冀中之狐”,屡建战功,威震敌胆;1942年日军集中兵力发动“五一大扫荡”,他和政委王远音在日军重兵包围下,浴血奋战,不幸壮烈牺牲……他就是原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常德善和政委王远音是反“扫荡”中八路军牺牲的两位最高将领。

    烈士鲜血抛洒在冀中平原已有78载,在今年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开展的走访烈士后人活动中,常德善烈士的家人向陵园捐献了两幅珍贵的书法作品。

    贺龙撰写的碑文原件

    一心投奔中国工农红军 曾是贺龙的忠勇警卫员

    11月2日,记者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文物科见到了两幅书法作品,一幅是开国中将孙毅在1986年书写的“向善于指挥作战和勇于牺牲的常德善烈士学习”,一幅是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刘澜涛书写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革命英烈常德善同志精神不死”。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文博研究馆员娄月介绍:“这两幅书法作品是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今年开展的走访烈士后人活动中征集来的,是由常德善烈士的儿媳韩桂珍捐献给陵园的,非常珍贵。”

    常德善,原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1929年参加红军。在1942年反“扫荡”期间,壮烈殉国。在日军包围下,他身中27颗子弹,牺牲在肃宁县雪村。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文博研究副馆员张玉艳在缅怀常德善烈士的文章中介绍,常德善1912年出生在山东省峄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就给地主家放牛。1924年因不堪忍受地主的虐待跑了出来,后来加入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1929年夏,常德善所在的部队在鄂西北瓦集庙驻防。贺龙、关向应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也在这一带活动。

    常德善目睹工农红军组织农民开展反对地主剥削的斗争,1929年他毅然携带1挺机关枪,并说服了一个班的兄弟,脱离了国民党的军队,参加了红军。那年,他只有17岁。因为聪敏机智,常德善深受贺龙和关向应的赏识,他先给关向应当勤务员,后又给贺龙当警卫员。

    在创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常德善屡建战功,深受贺龙的赏识。“在湘西的3次战斗中,常德善把我背扶出来,他身挂重彩,身上带着3颗弹头,打起仗来仍非常骁勇,真可说没有常德善,就没有我贺龙。”贺龙曾这样说。

    孙毅将军题词

    掩护主力部队抢渡金沙江 爬雪山过草地收容伤病员

    1934年常德善任红2军团2军6师16团团长,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2、6军团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6师是红2军团的先锋队。

    在抢渡金沙江时,只有几条小船摆渡,危急关头,常德善率部阻击国民党的军队。阻击战打得异常艰苦,最后肉搏战、拼刺刀,常德善率部以少胜多,重创敌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掩护主力部队渡过金沙江,立下不朽战功。

    在爬雪山过草地时,常德善带着一个连队跟在全军后面担负着收容工作。他们忍受着严寒和饥饿,扶着、夹着、抬着,坚决不丢掉一个伤病员,出色地完成了全军的收容任务。

    从晋西北到冀中军区,常德善威震敌胆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1937年9月下旬,120师进入晋西北地区以宁武、神池为中心,开展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常德善率部与兄弟部队配合,在贺龙师长的指挥下,将日军攻占的7座县城全部收回,歼灭日军1500余人,恢复巩固了晋西北根据地,保障了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1938年底,120师贯彻中央指示,从晋西北开赴冀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1月26日,常德善跟随贺龙、关向应率领120师到达冀中河间惠伯口(今任丘),与吕正操等冀中军区军、政领导会合。

    在冀中,常德善率部挺进大清河北的霸县、雄县地区,一个月内打了四场伏击战,之后粉碎日军的第3次、第4次围攻,立下卓越战功。

    1939年冬,常德善率冀中军区第8分区部队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1940年百团大战发起后,冀中军区为配合百团大战,又组织了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

    常德善因战术灵活,反应速度快、被日军称为“冀中之狐”,威震敌胆。

    反“扫荡”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1942年5月1日,在冈村宁次指挥下,侵华日军纠集日伪军5万余人,对冀中军民发动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

    6月8日凌晨,常德善和王远音率8分区机关、部队经过连夜急行军,刚来到肃宁县东南部的雪村,就有侦察员跑来报告:河间、献县、肃宁、饶阳等地敌人纠集了七八千人乘十几辆汽车、并有骑兵队、自行车队奔袭而来,马上要形成包围圈。

    此时,30团也刚刚进驻雪村东北的顶汪村,常德善听到骤起的枪声,当机立断地命令:“通知大家,不要休息了,立刻突围!”

    常德善命令从顶汪村赶来汇报情况的30团政委汪威带领警卫连,趁敌人立足未稳之机,掩护机关和电台冲出去,抢到河肃公路以北,23团2营在后面掩护。布置完后,常德善、王远音即率领机关、部队出了村子。

    敌人的包围越来越紧,双方的火力也越来越猛烈。常德善的右脚被打伤,身上几处挂彩。他命令警卫员把携带的文件全部销毁,又命令机要人员和电台人员利用麦田,迅速分散突围。然后,他抓过一挺机枪,掩护大部分同志冲了出去。

    此时,常德善左手负了重伤,他就用肩膀抵住机枪继续射击,同时大声命令警卫员胡德兰:“不要管我了,你一定要冲出去,到白洋淀去找地委书记金城同志汇报。”胡德兰在常德善机枪掩护下,噙着眼泪冲了出去。日军的骑兵队和车队包围上来,一阵猛烈的枪声过后,常德善倒在血泊之中。

    此一战,政委王远音、30团副团长肖治国、总支书记沈笑天、23团2营营长邱福和、分区侦察股长杨克夫等都在战斗中顽强作战,英勇牺牲。

    雪村战斗结束,群众含泪用棺木盛殓埋葬了烈士们的遗体。常德善司令员的身上中了27颗子弹,仅太阳穴就有3颗,不少人失声痛哭。

    常德善牺牲时年仅31岁 贺龙亲自撰写碑文

    常德善的夫人八路军老战士弓彤轩,在99岁的时候留下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回忆丈夫常德善。

    弓彤轩在影像资料中这样介绍,“被敌人包围后,王远音是死也不走,一看敌人都围上来了,自尽了,不让敌人捉活的。常德善带了很多子弹,他被打折了一个胳膊后,另一个胳膊还打,机枪、手枪、三八大盖都打。腿被打折了后,跪着还打,最后是脑袋被打中……”丈夫牺牲,弓彤轩心如刀绞,常德善牺牲时年仅31岁,他们的孩子才出生一个多月。

    “常德善牺牲以后,群众对他特别尊敬,就给他买了个棺材,埋了。第二天敌人就知道了,来了以后,敌人把棺材挖开,把他周身洗干净,用白布缠上,光留下个脑袋,戳靠在门板上,照的相。照了相后,把头砍下来装在鸟笼子里,挂在了河间县南城门的城门楼上……”

    在这次残酷的大扫荡中,不只是八路军指战员,还有很多拥护掩护八路军的老百姓也被日军杀害了。

    “常德善的姐姐等家人都被砍死了,我这边的家人活着的没一户,‘扫’光了,父亲这一辈被‘扫’光了,我这一辈被‘扫’光了,我姑姑、姑父、大姑、大姑父,连三婶家的儿子、女儿都被弄死了……”影像资料里,弓彤轩老人平静地讲述,带给人的却是悲愤、虐心的切肤之痛。

    1952年3月,常德善烈士的灵柩被迁葬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62年10月,河北省军区为常德善修建了纪念碑,贺龙元帅亲自撰写了碑文,赞誉“常德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军队的坚强干部”“功勋卓著,业绩永存”。1986年2月,吕正操上将为常德善题词:“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常德善烈士永垂不朽。”(燕都融媒体记者蔡艳荣)

    责任编辑:韩双志

    下一篇: “百年百部”重点扶持作品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