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网手机版

  • 分享
  • 河北农网乡情

    麦花香

    来源:河北农网 2021-05-25 14:15:09
    语音播报

    麦花香

    麦花香是养育我的第一缕香。 

    五月的天气,是最温和的,不冷不热。吃过晚饭,天刚擦黑,村民们不约而同地来到村口,悠闲地坐在村口桥栏杆下的石台或马扎上,拉家常,说的更多的是,小麦又要快熟了,收成如何?

    小桥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麦田。田野静悄悄的,夜的薄幕在缓缓拉起,成片的麦田泛着绿黄,麦叶被软软的风吹着,带着大片麦田这边摇过来,那边晃过去,即将成熟的麦田组成了乡村美好夜晚的一部分,散发出阵阵麦花香。

    我们小孩子趁着皎洁的月光,顺着麦田的小道,东奔西跑,大人们喊:“别碰倒麦子,它们正在授粉呢。”夜,淡青色的,毛茸茸的,香气一阵阵弥漫,浮动在我们奔跑身体的周围,此刻不只是鼻子,整个身体都浸着喷喷的麦花香,跑着跑着,顺手捊下一棵麦穗,数不清那带芒的麦粒。但我知道麦粒过了扬花期,就进入灌浆期,仿佛能感受到它在手掌中带着呼吸般突突地膨大。

    俗话说,立夏麦呲牙。麦芒奶奶,呼唤着自已的孩子们,争脱襁褓,像一把把洗锅用的小炊帚,争先恐后地从小麦包里钻出来,一根根细小的绿针,刺向蓝天,孕育着第二次生命,开始扬花,为人们提供美食做准备。

    广袤的田野里,刚刚出穗的小麦悄悄地扬花了。乡村随处可见的麦花,实在太不起眼了,平凡得几乎没有人留意。那粉白色的花,没有花瓣,亦无花蕊,一朵朵一片片,像纸花,像毛茸茸的小棉团,白莹莹,亮悠悠,闪烁在绿色海洋般的麦田里。无数细碎的条形花,被毛茸茸的花粉包裹着,容身于密匝匝的麦芒之间,紧贴在空瘪的麦壳上,若即若离,摇摆欲坠。在短暂的花期里,营造出乡间最盛大的一场花事,给忙碌的农民带来舒心的慰藉,给贪玩的乡童赐予无穷的乐趣。

    每当麦子扬花时,乡村的麦田就热闹起来,觅食的燕子打着旋儿,成群结队地低空掠过,擦越麦芒的燕尾,划出一道道优美的黑色剪影。正如宋代诗人王迈所云:“云头红上三竿日,烟际青来数点峰。桑椹熟时鸠唤雨,麦花黄后燕翻风。”喜鹊们亦不甘落后,绅士样在田埂上踱着步子,大摇大摆偏头偏脑,间或鹐鹐啄啄,捡食麦叶上草丛里的虫子。过路的蜜蜂嗡嗡嘤嘤,淘气的蝴蝶翩翩起舞,平展展绿毡般的麦田里,合演出乡村初夏最欢畅的乐舞。

    小麦成熟得付出顽强的抗争,需返青、起身、抜节、孕穗、扬花、灌浆六个阶段,勤劳的农民根据时令的变化,分别为小麦浇水、施肥。依稀记得,大包干后,我们生产队没有深机井,只能用自己钻出的小锅锥井浇地,我和爱人用小拉车,拉着机器、小白笼塑料袋,没黑没白地浇灌小麦,翘盼着小麦抽穗扬花;更记得,儿时娘领着我去自留地麦田里砍麦蒿的情景;那时没有喷雾器也没有防除麦蒿的农药,只能靠人工砍。娘在麦田里砍麦蒿,我在后面逮色泽发黑、外壳很硬的“磕头虫”。它们纷纷像赶赴花宴,争先恐后地爬到高高的麦穗上,穿梭于密实的麦芒间,极尽能事地吮吸花粉。我小心翼翼地从麦穗上逮下来,轻轻地捏住身子。说来也怪,原来蜇伏在麦穗上纹丝不动的磕头虫,一旦被捏在手里,那灵巧的小脑袋就会一上一下不停地扳动,轻悠悠晃着。真是百看不厌,趣味无穷。玩着玩着我就犯了困,头枕地埂进入梦香,跟我玩的小花狗也侧面睡在我的身旁。等娘收工准备回家,抱起我来,用手擦着我脸上流口水沾的泥土,心疼地说:“真是难为俺儿子啦……”

    自然界里的粮食作物,大多开不出美丽的花朵。作为我们北方主粮的小麦如此,高粱、玉米又何尝不是默默地扬花?麦花,没有成型的花朵,没有娇艳的花容,没有诱人的花香,在不引人注目中完成扬花授粉的使命,孕育着一粒粒饱满的果实,奉献出滋养人们生命的粮食。

    麦花香是一种什么样的香?那是一种清清淡淡、让人安宁的香。它不是单纯的麦粒的香,而是伴着泥土的芬芳、山水的甘冽,包含了茎秆、麦叶、麦花的气味,带着阳光的明媚和母乳的馨甜,是土地最深处的味道。在麦花飘香的季节里,你若徜徉在一望无际的绿海里,不经意间,一股股清香,会萦绕你的鼻间,不似玫瑰的浓郁,也不似雏菊的淡雅,却使人感到舒畅、惬意,是那样的回味无穷。人不以悦目为荣耀,花儿有实才荣光。乡村的麦花,人间最美的花!又到麦花飘香时,一季麦花一年粮,又是一个丰收年……   景县后留名府乡政府 徐朝

    责任编辑:张晓华

    下一篇: 对不起,我不喜欢“爹味”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