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网手机版

  • 分享
  • 河北农网视频•直播

    【视频】唱支幸福歌给党听|三代人的鼓书情怀

    来源:河北农网 2021-08-05 09:10:09
    语音播报

    【视频】唱支幸福歌给党听|三代人的鼓书情怀

    编者按:文化如水,源远流长,润物无声。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非遗”的提法,2003年至今,从鲜为人知到广为人知,从冷到热,我们国家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总体态势逐步向好,像西河大鼓一样的一大批“非遗”走进了现代生活,“活”了起来。

    新时代,新视角下,“非遗”传承更多承载的是“文化自信”“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只有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现代精神和审美追求,才能吸引更多有情怀、有素养的青年英才投身“非遗”传承,确保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的号令,

    我肩上的使命继续担承。

    你浪子回头我心里头高兴,

    咱还要奔小康、齐努力,

    团结奋斗奔向前程!

    要让脱贫群众富了口袋富脑袋!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旧曲赋新词 薪火永相传

    三代人的鼓书情怀


    采写:冀农融媒体·河北农民报

    记者 甄永健 赵克

    2021年6月28日,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永远跟党走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张领娣和她的女儿,沧州市级传承人李雪,正在表演西河大鼓新曲目《柱子不是一棵葱》。

    西河大鼓的舞台简洁明快,说书人,立于鼓前,右手执槌击鼓,右手持鸳鸯板;旁坐一琴师,操三弦伴奏,大戏开唱,跌宕起伏,韵散相间,引人入胜。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张领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河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女儿李雪是沧州市级代表传承人,李雪的儿子钟一玮也是一名鼓书少年。   

    西河大鼓的由来

    海河水系拥抱着一座古老的城池,由西向东,奔流入海,这座城池就是河间,意为“九河之间”。在清道光、咸丰年间,西河大鼓便发源于此。西河大鼓,曾名“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上世纪20年代流入天津后才改名为西河大鼓。因为天津人习惯把大清河、子牙河统称为西河。

    西河大鼓内容大部分为历史战争故事、历史演义、神话故事,以中长篇书目为主,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说中有唱、唱而似说”的特色独具的质朴曲调。因为西河大鼓一直在农村集镇流行,唱词格律一般由七字句和十字句组成,曲调灵活,说唱并重,语言大众化。西河大鼓既有诙谐幽默的小段儿,又有饱经沧桑的历史长书。这里面有不少书目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继承了中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领娣

    在河间,提起西河大鼓,人们首先会提到张领娣。

    据张领娣介绍,自己的父亲张金贵系西河大鼓朱派传承人,在河北一带颇有名气。正是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张领娣9岁开始学唱西河大鼓。

    张领娣在得到父亲的真传后,博取众家之长,曾先后赴北京、天津,向西河大鼓名家周喜容、郝艳霞等老艺术家学习,又在天津拜西河大鼓赵派第三代传人田蕴章为师,成为赵派第四代弟子。她的表演炉火纯青,唱腔雄浑健美、字正腔圆、节奏明朗,在“西河”圈深受欢迎。张领娣在表演中突出内在情感,讲究手眼身法步,成功地将戏曲的刀马、袍带等身段、功架移植于说书中,使说、唱、坐紧密配合,塑造出经典的人物形象。

    张领娣为西河大鼓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她一边博采众多名家所长,一边坚持唱新说新,屡屡斩获国家和省级各类调演一等奖。她演唱的新段子有:《俺村的新事实在多》《幸福花开》《两盒罐头》《雄鸡长鸣》《贺龙师长》《儿迷心窍》《一台水泵》等等。

    薪火相传 继往开来 

    自1986年起,张领娣开始在河间市文化馆艺校曲艺班带徒,传授西河大鼓。目前,得到她的真传并能登台演出的已超过50人。

    张领娣的女儿李雪自幼耳濡目染,热爱西河大鼓。在李雪的强烈要求下,被张领娣收入门下。如今,李雪已成为西河大鼓沧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配合母亲的演出和教学工作。

    2009年,河间市文化馆开展“西河大鼓进校园”活动,至今已经坚持十多个年头了。每逢周三和周五下午,张领娣便会和妹妹张凤舞、女儿李雪轮流到学校,为师生教授西河大鼓。在没有一点基础的前提下,李雪一点一点地教唱腔、手势、站姿、眼神,一个半月的时间,学生的月牙板越打越熟练,鼓毽子已经能够运用自如,演唱渐渐有了西河大鼓的韵味。2018年,第一实验小学三年级六个班的500余名学生个个会唱西河大鼓新段子《最瀛洲》。李雪说:“看到学生和老师的兴趣都很高,再累也值得。只要愿意学,我就一直教下去。”

    在河间市文化馆的努力推动下,张领娣李雪母女陆续将西河大鼓带进了更多的学校和单位,学员多是学生,有小学生、中学生,也有大学生,同时还有职员、农民。

    说新唱新,弘扬主旋律

    为了给西河大鼓这门传统艺术注入更多的现代元素,为了用西河大鼓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现实生活,张领娣每年都要拿出五六段现代题材的新书目。为此,她经常求助河间一带的鼓词创作者。每次接到新书的时候,张领娣先是迫不及待地看一遍唱词,然后坐下来细细地安排唱腔。为了给一段唱词配上最合适的唱腔和动作,她总是反复揣摩和改进。

    她创作、演出了许多弘扬主旋律的新段子,如《包公到河间》《白求恩在河间》等等。

    李雪作为新生代,有着旺盛的创新创作能力,她能够演唱多个贴近群众生活、紧密联系实际的作品,如《十九大精神铸辉煌》《我的河间我的家》《反腐倡廉顺民心》,以及反映河间移风易俗拒绝高价彩礼的新编唱段《喜事新风》等新编唱段。

    李雪曾连续多年在“中国@河间西河书会”上登台献艺。由她演唱的西河大鼓新唱段《看棉花》曾获第十三届河北省曲艺类“文艺振兴奖”。同年,李雪在京津冀曲艺邀请赛中荣获“最佳表演奖”。

    “我们在保持地道韵味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加新的元素。”在传承和创新西河大鼓方面,李雪和母亲坚持传承与革新“两条腿走路”。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领娣母女积极发挥文艺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的积极作用,创作并演唱了西河大鼓《大爱无疆满人间》《攻疫战歌》《待到花开烂漫日》等唱段,并通过多个新媒体传播,观看点击量近10万次。

    采访期间,李雪传来喜讯:他的儿子钟一玮参演的新曲目《鼓韵新声颂党恩》,在《鱼龙百戏杯全国曲艺人才电视擂台赛》中获得优秀表演奖。

    钟一玮,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小小年龄就展露了超乎寻常的艺术天赋, 8岁开始登台演出,学习演唱了很多新篇目,《人人共建文明城》《愿早日抗疫前线战报捷》……这个年仅10岁的小小少年,是河间市市委市政府授予的西河大鼓传承好少年、西河大鼓专长突出好少年,还荣获了2020年沧州市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沧州市文明好少年的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鼓励,更是家庭与时代赋予他的使命。

    三代人前赴后继,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西河大鼓的继承与传播,“展示和传播的平台多了,喜欢西河大鼓的观众也多了。我们一定在传承和革新中,留住西河大鼓好声音!”张领娣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毕更新

    下一篇: 【视频】唱支幸福歌给党听|宋洪良:“鲟”出幸福生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