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网手机版

  • 分享
  • 河北农网体系

    衡水市玉米抢收小麦抗湿播种技术建议

    来源:河北农民报 2021-10-11 16:36:28
    语音播报

    衡水市玉米抢收小麦抗湿播种技术建议

    今年9月份,衡水市玉米主产区出现多轮降雨天气,以景县为代表的衡水市玉米主产区降雨量近190毫米,创衡水市有记录以来的极值。月内降水频次多且量大,造成土壤水分饱和,田间湿度过大或短时土壤渍水,部分地块玉米早衰和锈病发生发展。降水日数多也导致本月日照显著偏少,大部地区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仅4~5小时,中下旬出现两次持续时间达3~5天的阶段性寡照,不利于灌浆期的玉米养分运转积累,降低了玉米的灌浆速度,影响其产量形成。9月底全市10~3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大部在70%~100%,部分地块土壤过湿或农田积水,人机进地困难,影响秋收进度。建议通过增大轮胎(履带)接地面积,减少压强,使玉米收获机能在潮湿、泥泞地面正常行走作业;尽量减少作业内容、抓住关键环节、降低收获机整机重量,进行抢收。

    10月3日到6日,衡水市又连续出现4天降雨,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近年来衡水市主推“双晚”技术,受近期阴雨天气影响,往年正处于小麦播种高潮的麦区,今年播种基本没有开始,为避免盲目早播造成小麦冬前旺苗和冬季死苗,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正处于“寒露”时节,为衡水市小麦的适播期。但受以上情况影响,上茬作物不能及时腾茬,小麦播期预计还要推迟3~7天,实现了小麦的适期晚播。鉴于当前气象条件和生产形势,河北省小麦产业创新团队衡水综合试验站、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及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相关专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衡水市玉米抢收、小麦田间抗湿播种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抢收腾茬,不要再刻意延迟播种时间。对墒情适宜的地块,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机耕服务队的作用,加快机收进度,提高机收质量。对土壤湿度偏大、机械能够进田的地块,抢抓晴好天气,调集大轮胎或履带式收割机抢时收获。对机械无法进田的地块,组织动员人工收获,确保应收尽收早收快收。上茬作物收获后田间积水严重、短时无法排水的地块,动员各方力量,全力排除田间积水。趁墒情好抓紧施肥,精细整地和播种,以免失墒后,再浇蒙头水,达到适期晚播和节水的目的。

    二、做好种子处理,防止过度增加播量。推荐选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40毫升对水180毫升拌种或包衣10公斤麦种,或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毫升对水200毫升拌种或包衣10公斤麦种,或45%烯肟·苯·噻虫悬浮种衣剂50克对水150毫升拌种或包衣10公斤麦种。注意药剂包衣要均匀,播种前1周内包衣,阴干。虽然今年比往年播种偏晚,按积温推算仍在适宜范围内的,不要过度增加播量。在适宜播期范围内,衡水市麦区掌握亩基本苗20万~25万,因前茬作物成熟推迟致使播种偏晚的区域,播量要适当加大,每晚播一天亩增加1万基本苗,但最多不宜超过40万。

    三、做到精耕精播,播后镇压。进一步推广使用旋耕(根据土壤墒情掌握旋耕的适宜深度)、分层施肥、强力镇压一体化机具精细整地,以保证播种和出苗质量。推广≤15厘米等行距全密种植形式精细播种,播深4厘米左右,下种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重播、不漏播,浅埋滴灌麦田建议采用“四密一稀”种植模式。提倡在播后苗前土壤表层墒情适宜时,利用专用镇压器普遍进行镇压,以利于小麦出苗后根系发育,提高抗旱、抗寒能力。

    四、早防病虫,抓好杂草秋治。土壤湿度大增加了病虫草害的发生风险。应坚持关口前移、防在前面,科学选用药剂,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减轻小麦苗期病虫害发生基数。对小麦条锈病,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策略,力争早发现早防控。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补”策略。小麦播后苗前,选用砜吡草唑、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次年春后根据杂草发生情况,在杂草发生较重的田块,局部喷施2,4-滴异辛酯、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唑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五、因地制宜,适时冬灌。土壤墒情适宜、整地质量高、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群体适宜的麦田,冬前不浇越冬水。沙薄地或播种时土壤偏湿整地质量差、漏风跑墒严重麦田,越冬前要适时浇好封冻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冬灌时间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夜冻昼消、水分可及时下渗时进行,土壤封冻前完成,防止土壤龟裂。提倡节水灌溉,禁止大水漫灌。(党红凯 乔文臣 )

    责任编辑:张彦立

    下一篇: 连阴雨天石家庄设施蔬菜管理技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