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健康健康要闻
  • 分享
  • 营养师帮您摆脱“秋燥”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09-04 16:22:27
    语音播报

    营养师帮您摆脱“秋燥”

    河北新闻网(记者韩霄)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润泽;鼻腔有枯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嗓子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数的痰,却老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就餐都艰难……医生这些症状,都是秋燥症的表现。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秋燥呢?本期,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营养科营养师于春燕将为您详细介绍秋季如何防秋燥。

    于春燕提醒,入秋了,天气气候枯燥,是时节性疾病的多发时节,大家要小心惹上“秋季枯燥综合症”——秋燥。现代医学以为,秋燥与内排泄失调、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防止秋燥:补水为主辅以食疗

    秋燥症首要靠防止,应从精力保养、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和谐。首要,秋季要留意补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清燥等功能,很合适有内热,呈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粪便干结的人食用。秋季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炎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剧秋燥体现。

    秋燥分为温和凉

    温燥 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凉燥 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秋燥食疗引荐:

    1、川贝雪梨猪肺汤 取猪肺一个,雪梨四个、川贝母12个。猪肺切厚片,泡水中用手挤洗洁净,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过冷水,滴干水后备用;雪梨洗净去核,川贝母洗净。把悉数材料放入开水锅内,待火煮沸后,微火煲2小时以上。适合温燥者服用。

    2、银耳甘菊羹 银耳泡发后和干的杭白菊一同煮至欢腾后按自己口味参加冰糖改小火煨2小时以上。适合温燥者服用。

    3、百合莲子红枣粥 取百合25克,莲子25克,大米150克,红枣15颗,冰糖适当。锅中放水,先放入大米、百合干烧开后,再放入莲子、红枣,改用中火继续熬煮至熟,最终放入冰糖即可。适合凉燥者服用。

    4、木耳山药粥 黑木耳、山药各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当。山药洗净切块,木耳泡发至软;木耳先煮至软烂,加山药、粳米煮粥,冰糖调味食用。适合凉燥者服用。

    5、莲藕枸杞粥 枸杞20克、鲜藕50克、大米100克。大米淘洗洁净浸泡半小时,鲜藕洗净去皮后切小块,和冲刷后的枸杞及浸泡后的大米一同参加开水煮大约40-50分钟至粥黏稠即可。适合凉燥者服用。

    秋燥又分上和下

    呼吸道和肠道非常容易被秋燥之气侵扰,儿童更容易上燥,老人更易下燥。上燥的表现有咳嗽、流鼻血、喉咙干哑等,下燥则表现为便秘、痔疮、大便出血等。对付上燥用水,多喝水,也可用芦根、桑叶等煮水喝,还可装个加湿器,增加湿度。下燥时,煎炸、湿热食物要少吃,可多吃些槐花、蜂蜜、香蕉等,通便润肠。

    1、胡萝卜粥,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食用。可预防孩子皮肤黏膜与眼睛干燥。

    2、川贝炖秋梨   取秋梨1只,挖去核后,填入川贝母粉5克,加冰糖10克,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吃梨喝汤。秋梨性凉、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此炖梨对于痰热、咳嗽的患者疗效最佳。

    3、玉竹核桃粥  玉竹、核桃、沙参、百合各15g,粳米、盐适量。将洗净的玉竹、核桃、沙参、百合、粳米放入锅内,加水约1000ml,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米开,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玉竹味甘性微寒,亦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的作用。核桃补肾、润肠。沙参味甘微寒,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百合味甘,微寒,能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共用有滋阴润燥之效。适用人群:秋季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者。

    秋燥还分内和外

    即脏腑燥和皮肤燥。工作忙、压力大的人更容易脏腑燥,失眠多梦、心情烦躁都是其表现,更年期女性也要注意。燥热之邪损伤心、肾、肝阴液,建议早睡早起,保持情绪稳定,外出秋游也很不错。还可多吃些豆浆、白萝卜、银耳等,滋阴润燥。至于秋燥带来的皮肤干痒问题,建议洗澡时水温不要超过40℃,多用补水化妆品,保持皮肤滋润。

    1、海参沙参炖瘦肉  材料:鲜海参30g,沙参15g,瘦肉100g,姜片适量。  功效:海参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消炎的功效。沙参味甘微寒,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猪肉味甘性平,能滋阴润燥,补气养血。  制作:将水发海参洗干净切块,再把洗净的沙参、瘦肉、姜片放入炖盅内加清水300ml,隔水武火炖2小时即可。  适用人群:秋季皮肤干燥者;亦可用于神经衰弱之失眠、多梦、夜睡不宁等症

    2、芝麻核桃粥:取芝麻及核桃各30g,炒熟后研碎,同粳米100g煮成粥。有滋润五脏作用,用于皮肤毛发干燥,秋燥久咳。

    3、野菊蜂蜜饮 取野菊花5~10克,蜂蜜适量,开水泡服代茶饮。野菊花性味辛、苦、凉,具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以及疮疔等皮肤病。蜂蜜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润燥止咳、解毒止痛的作用,是历代医家秋季防燥滋补的首选天然食品。两者冲饮,清热解毒、养阴润燥有良效。

    4、蜜桔银耳茶:银耳20克,蜜桔50克(可用蜜桔罐头)银耳用水浸泡,撕成小朵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至软,放入蜜桔肉,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15分钟,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两者合用具有养阴润肤,美容嫩肤的功效。适用于秋季皮肤粗糙,面容憔悴者。

    防止秋燥症,平常应留意坚持乐观心情,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当地去散步,促进新陈代谢,以收敛“神情”,使肺气不受燥邪的损害。

    责任编辑:韩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