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 分享
  • 井陉五村民70年接力为烈士守墓 近年自发建纪念碑

    来源:燕赵晚报 2017-03-28 10:58:54
    语音播报

    井陉五村民70年接力为烈士守墓 近年自发建纪念碑

    清明前夕,村民祭扫无名烈士墓

          清明节临近,3月27日,井陉县北正乡中乐村的几位村民爬上村边山沟,为70年前守护井陉牺牲的六位无名烈士扫墓祭奠。70年前,几位无名烈士为解放井陉煤矿牺牲。井陉县北正乡中乐村的胡风云、武三拉、曾春生、王秋元和王连贵等五位村民,70年接力守墓,近年又自发建起一座纪念碑。

    讲述:井陉深山沟曾葬着8名烈士

    据了解,1947年4月16日夜,晋察冀第三纵队包围了井陉煤矿外围据点。当晚10时,7旅21团3营9连从北门猛烈攻击矿山,战士们勇敢地越过两道深沟,17日下午将井陉煤矿解放。战斗中,我前线卫生所就设在井陉县北正村大庙内,抢救无效牺牲的战士就被安葬在该村与中乐村接壤的深沟里。

    当年,中乐村年仅十几岁的胡风云,目睹了8位烈士安葬在村边土沟里的过程,据此前胡风云讲述,牺牲的战士穿着灰色衣服,打着绑腿,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每位坟前都插着一块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烈士的姓名、原籍和部队番号。解放初期,北正村的干部还曾带领秧歌队到烈士墓地演出祭拜。胡风云不识字,他请人根据木牌上的姓名、原籍写了八封信,自己亲自送往邮局投进邮筒,分别寄往八位烈士的家乡。不久,大同和河南的两位烈士的家属赶来迁走烈士遗骨,其余六位的家属没有回音,遗骨依然埋在深沟里。

    后来,胡风云年迈离世。同村的武三拉,家里的田地紧靠着六位烈士墓地,每次种地之余,他时常清理烈士坟头的杂草,用铁锹培上新土,担负起守护烈士墓地的义务。每年清明,他会采回野花分成六份,敬献在六位烈士墓前。武三拉时常念叨:“你们为国捐躯,远离家乡,我就是你们的亲人!”

    行动:5位村民自发建纪念碑

    2015年,武三拉总是吃不好睡不香,因为记挂烈士。经过68年的风雨,原先的木质烈士墓碑早已腐烂,坟头也被平为耕地,那六位烈士就成了无名烈士。当年他们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给这六名无名烈士建一座纪念碑,成为武三拉心中最大的愿望。

    一天,他在街头闲聊,和同村三位好友讲了想法,没想到几人一致同意,“这本就是咱们该做的事!”说干就干,村民曾春生骑车跑了20里路联系做石碑的石材,石材厂经理听说是给无名烈士立碑,表示分文不收;会书法的王秋元推敲了一星期编写、书写碑文,选出最好的一幅;会石刻的王连贵精雕细刻,连续十天昼夜赶制。

    2015年4月27日,武三拉组织村民用车拉碑上山。由于道路崎岖,石碑只能卸到高处,后由十几位村民合力把石碑抬到十几米深的沟中。众人齐动手,一座1.6米高、0.6米宽的纪念碑终于建好。看着庄严肃穆的石碑,武三拉和村民们泪流满面,那是喜极而泣。

    接力:当地村民70年接力守护

    中乐村的武三拉、曾春生、王秋元和王连贵四人,年纪最大的73岁,最小的43岁。四人终于为解放井陉煤矿牺牲的六位无名烈士,建起了一座纪念碑。

    四人约定:每年的清明节前,要到无名烈士碑前扫墓,怀念先烈的光荣事迹。

    今年清明节前,武三拉、曾春生因在外打工,无法返回。3月27日上午,王秋元带着苹果、白酒等祭品,王连贵扛着铁锹,两人要给无名烈士扫墓。结果被李富忠、王志方、范雪生三位好友得知。他们虽然是外村的村民,但也一起上山参加了扫墓。李富忠还带来了糕点、香烟等物品。几人摆祭品,烧纸,念碑文,最后三鞠躬。几位村民动情地说:“70年啦,当年你们为祖国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生命,你们是这片土地的无名英雄,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所有村民都是你们的亲人!”(记者南开宇 通讯员侯福顺)

    责任编辑:张向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