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农民眼里的“好专家”:不卖化肥农药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03-30 11:00:03
    语音播报

    农民眼里的“好专家”:不卖化肥农药

    记者 白云

    这次跟随多位农技专家到一线指导的过程中,每到一地,记者都会问被指导的农民同样两个问题: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专家?什么样的专家是好专家?

    农民对前者的回答五花八门,对后者的回答却惊人的一致:不卖化肥农药的专家!

    不卖化肥农药,竟成了农民判断专家好与不好的硬标准,这样的答案让记者感到惊讶。

    农业的特殊性在于,技术和农药都是实施到作物上,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看到结果。吃过亏的农民说,相信那些卖化肥农药的所谓“专家”,其结果往往是钱花了,日子过去了,“专家”却找不着了,厂家电话也打不通了,地里的收成也黄了。

    关增军说,自从村里开始种菜,来推销化肥农药的“技术员”是一拨接一拨。村民反映,这些化肥农药有的也管点用,但他们更缺的是管理技术。可那些“技术员”带来的技术,必须和他们推销的农药化肥配合着用。

    “最要命的是为了多卖钱,这些人拼命推销,本来用一袋就行,非让农民买两袋用上。咱农民哪有什么分辨力?就是谁嚷嚷得多了,就用谁的,人家怎么说,咱就怎么用……”关增军无可奈何。

    韩郝庄种菜,起初请的是山东菜农做指导。可土专家自己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完全按亲身经验、手把手带着韩郝庄村民建起的大棚,收益却没有在自己家乡种的那么好。而耿保进头一次来到韩郝庄,在大棚里里外外转上一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两地不在同一个纬度上,大棚的湿度和温度控制都不一样,土质情况也千差万别,自然不能照搬经验!

    从凭经验种地的雾里看花,到靠科学种地的洞若观火,近两年,农民开始越来越直接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而农业在产品结构、经营规模、人力成本、信息沟通方式等方方面面的转变,都在前所未有地释放出对科技的需求。尝到甜头的农民,可谓求知若渴。

    李世忠的同事施丽丽,是李保国的学生。她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就在去年春天的这个时节,直到李保国去世两三天之后,老师的手机仍不断地接到各地农民打来的求助电话。那些与李保国素昧平生的农民,是多么渴望得到一位热爱土地、不图私利的行家里手的帮助和指导。

    李保国已经远去,但是在我们身边,像李保国一样,长年忙碌在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一线的农技专家还有很多。从一辈子只做出十几个麦种、却使一方小麦亩产平均提高一两百斤的老专家赵松山,到“看着自己研究的成果能变成实打实的东西,种地也乐意”的年轻农业科技工作者施丽丽,他们的执着与付出,同样值得关注和敬佩。

    但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还是集中在从百亩研发田到千亩核心示范田再到万亩推广田的范围内。在这个基础上再推广,就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而目前的农技人员数量,仍远远不够。李保国生前一天之内曾跑遍4000亩苹果园为农民增收3200万元的壮举背后,基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仍长期存在。

    如何把真正的专家请到广大农民的地头上,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让专家与农户之间的沟通渠道更顺畅,如何用真专家取代一拨接一拨进村推销化肥农药的“山寨专家”,仍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责任编辑:武曼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