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石家庄:来回奔波4000公里 90后小伙二次捐髓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06-29 11:48:35
    语音播报

    石家庄:来回奔波4000公里 90后小伙二次捐髓

    2016年4月26日,25岁的陈松青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捐献了208毫升造血干细胞。今年6月27日上午,陈松青再次来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同一位受捐者捐献了123毫升的淋巴细胞。他也成为河北省第十三例二次捐献淋巴细胞的捐献者。

    为了这次捐献,陈松青特地从远在贵州的工作岗位上赶回石家庄,他说与拯救一个年轻的生命比起来,这些都不值得一提。

    加入骨髓库 大学时就差点去捐髓

    今年25岁的陈松青来自河南,目前在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电建一公司工作。大学期间,陈松青参加了“中华骨髓库全国高校行”活动,留取了5毫升的血样,填写了《志愿者捐献同意书》。陈松青说,当时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健康的身体是没有伤害的,干细胞移植还能治愈白血病、淋巴瘤、地中海贫血等疾病,最重要的是能给患者带来一份生存的希望。

    2014年9月,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给陈松青打来电话说,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陈松青毫不犹豫地就答应捐献,但因为患者放弃了治疗,捐献最终没有进行。

    第一次捐髓 “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2015年7月,陈松青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电建一公司工作,同时他的相关资料也转到了河北省干细胞骨髓库。

    2015年11月20日,陈松青再次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他和北京一位90后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了。这一次,陈松青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高分辨检测结果也完全吻合,陈松青很激动:“感觉自己挽留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陈松青把自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告诉父母后,父母担心捐髓会对他的身体会有损伤,表示反对。陈松青找来相关资料,耐心给父母解释,终于让他们打消了顾虑。

    2016年4月26日,陈松青在河北医大二院成功完成了捐献,为这位陌生的北京患者捐献了208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河北省累计第284例捐献者。

    奔波2000公里 几经周折从贵州赶回来

    完成捐献后,陈松青按照公司安排,到贵州省黔东南参与一个项目的建设。

    根据相关规定,陈松青并不了解那位受捐者的情况,只知道对方是一名21岁的武警战士。繁忙的工作中,陈松青经常会想起这位受捐者,不知道他是否已经康复。

    日前,石家庄市红十字会打来的一个电话,让陈松青的心又提了起来。工作人员说,那位受捐者病情复发,需要再次输入捐献者的淋巴细胞。这一次,陈松青依然没有犹豫。“你都救过他一次了,已经算做好事了,为什么还要捐?”陈松青的父母再次表示反对,他一次次打电话与他们沟通,父母终于被他说服了。

    6月26日,陈松青在错过一班飞机后,搭乘下一班飞机于深夜飞到郑州,又连夜搭乘高铁赶回了石家庄。“不能因为我的延误,影响了患者的治疗。”陈松青说。

    第二次捐髓 一切以生命为第一位

    6月27日8时50分,在河北医大二院的病房里,陈松青的手臂上插上采血管,采集正式开始。20分钟后,采集袋中出现了第一滴淋巴细胞。11时,陈松青成功捐献了123毫升淋巴细胞。

    6月27日13时,陈松青捐献的“救命血”由医护人员乘坐高铁送至北京,第二次为那位年轻的受捐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在这次捐献之后,陈松青成为中华骨髓库第6571例、河北省第334例、石家庄市第82例捐献者,同时,他也是河北省第十三例二次捐献淋巴细胞的捐献者。

    在河北医大二院,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电建一公司团委书记卢国营告诉记者,该公司为拥有陈松青这样的员工感到骄傲,对他的行为也很支持。陈松青这次回来捐髓,公司承担了他来回的全部费用。

    该公司党委副书记何朋臣给陈松青送来了慰问金及各种慰问品。今后,公司还将对陈松青进行表彰,号召全体员工向其学习。

    陈松青在贵州是脱硫项目组的负责人,每天要带领100多名员工,工作非常繁忙。为了配合捐献,他曾奔波300公里的山路,到贵阳的三甲医院去做体检。

    这次捐献结束后,陈松青休息一天,又要继续奔波2000公里,返回位于贵州山区的自己的工作岗位,但他说,这些与救人比起来都不值得一提,“一切以生命为第一位”。(记者 任利)

    责任编辑:武曼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