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平泉黄土梁子林场:乱石山上矢志造林植绿22万亩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08-22 11:08:26
    语音播报

    平泉黄土梁子林场:乱石山上矢志造林植绿22万亩

    开栏的话

    近日,承德在全市展开“学习塞罕坝,加快走新路”大讨论活动。50多年来,塞罕坝精神已在承德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影响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承德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大讨论活动中,本报记者将深入基层,挖掘一批推进绿色发展的好典型、好经验、好模式,敬请关注。

    □记者 李建成 通讯员 谭红岩 宗文斌

    有林面积500亩,森林覆盖率不足0.6%,在这片贫瘠的石质山区,一代又一代林场人奋斗不止,使林地面积达到了2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71%——平泉市黄土梁子林场,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绿水青山。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塞罕坝精神的鼓舞下,黄土梁子林场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培育并重,森林经营与产业开发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通过“引针入阔”或“引阔入针”,黄土梁子林场不断调整森林资源结构,森林质量持续提高。 谭红岩摄

    忠于使命 矢志造林

    赢得满目青山翠

    眼前的龙潭山林木茂密。黄土梁子林场场长迟明峰,用脚踢开林下十几厘米厚的薄土,褐色沉积岩就露了出来。“我们林场大部分都是这种石质山,以上世纪50年代的技术水平,造林之艰难可想而知。”黄土梁子林场场长迟明峰介绍说。

    1954年,黄土梁子林场建立,全场干部职工只有9人。今年84岁的李文儒是第一任场长。“当时办公地点在黄土梁子村的一个破庙,供桌上办公,庙堂内睡觉。”李文儒回忆说。林场管辖着七个半公社、35个村的造林,但辖区内只有500亩天然残次林,森林覆盖率仅0.6%。“山是和尚头,雨多洪水流,有山无柴烧,用材更发愁。”李文儒用一句顺口溜描绘了当时的景象。

    “一怕影响放牧,二怕无处开荒,三怕造林不活。”当时的群众没有造林的习惯。怎么办?李文儒决心啃啃硬骨头,目标就选在地质条件最差的龙潭山。“开始在小龙潭山阳坡植树,那可真是上山一身汗,下山一身霜,吃的百家饭,住的饲养站。”李文儒回忆说。建场之初,9名汉子下乡造林扛着行李卷,交粮票吃派饭,凭着一种使命至上的责任感,用辛勤的汗水培育着绿色的梦想。

    可是由于没有经验,第一年春季造林失败,秋季造林也失败。第二年春季造林失败,秋季造林还失败。连续两年四次植树200多亩,成活率不到5%,有人笑话他们在石头山上造林就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破庙里,9名汉子愁容满面,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有人打了退堂鼓——“要不去别的地方试试?”李文儒把烟一扔,用力踩灭,“红军不怕远征难,这点困难算啥?”

    使命感不容他们退缩。那年冬天,李文儒在龙潭山边走边看,寻思着造林的法子:既然油松苗喜阴,如果把穴周边的土刨下来,堆成土埂制造个“小反坡”,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第三年春天,五战龙潭山,运用“小反坡”植树法栽植油松100多亩,成活率竟高达90%。

    1977年秋,黄土梁子林场参加了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召开的河北省造林现场会。坝上荒漠建成的茫茫林海让李文儒深受震撼:“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造成林,如果没有一股子精神,是无法做到的。”受塞罕坝精神鼓舞,黄土梁子林场誓要建设自己的绿色奇迹。

    1983年12月,林场发明的“小反坡造林”,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项技术的应用推广破解了石质山区阳坡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对燕山、太行山植树造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全省加快荒山绿化步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大规模造林的展开,造林时间集中和林场职工少的矛盾凸显。怎么办?“依靠群众造林,把造林任务承包到户。”李文儒大胆决定由林场和农户签订“三包四保合同”,即农户包任务、包成活率、包管护,林场保技术指导、良种壮苗、幼林抚育、后期管护。男工每天挣1.47元,女工每天挣1.26元,林副产品收益归管护者所有。群众造林热情高涨,每年都要造林6000多亩。

    如此一来,周围荒山很快都绿了起来。“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存,雨少它能吐。”从那以后,这一带再也没有大的山洪出现。到2000年,黄土梁子林场国有林地面积达到22万亩,活立木蓄积7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71%。

    科学求实 精心护林

    守卫生命每片绿

    全国林业系统都承认一句话:森林三分造、七分管。作为一个基层林场,黄土梁子林场林地与百姓耕地犬牙交错,禁牧防火压力非常大。“防火是关乎林场存亡的重要工作。”1988年,迟明峰再上塞罕坝取经。

    彼时的塞罕坝已建成多个夫妻望火楼,在不通水电、没有人烟的望火楼,防火瞭望员用的是煤油灯、蜡烛,喝的是雪水、雨水,吃的是咸菜、干馍,默默守护着这片林海。

    受塞罕坝启发,黄土梁子林场放弃了原有望火楼选址方案,改在林场最高峰龙潭山建设。龙潭山海拔980米,山势陡峭,牲畜都爬不到顶,林场人手提肩扛,才于1992年在此建成一座望火楼。

    7月19日,我们前往望火楼探访,林场的四驱越野车也只能把我们送到半山腰。又步行了一个多小时,才气喘吁吁地到达望火楼。

    一桌一椅一床、一副望远镜、一部电话机、一个记录本,几乎就是防火瞭望员杨庆臣的全部。桌下藏着的馒头和咸菜就是杨庆臣的伙食。

    望火楼处在悬崖峭壁上,工作环境恶劣,一切生活用品都要背到山上,每天吃馒头、咸菜就着白开水,谁来谁说苦。1999年10月,39岁的杨庆臣来到望火楼上,一干就是18年。“刚上山时,夜里刮大风都不敢睡觉。”杨庆臣回忆说。

    2003年春节后,一场罕见的大雪,封住了唯一的山路,山上下不来,山下上不去。仅带了七天的伙食,他每天就吃一顿饭,硬是在望火楼坚守了21天。由于地势高,夏天下雨时,经常发生雷电,先后有4部电话、3部大刀闸被雷电击坏。2005年,杨庆臣被评为全国优秀护林员,如今57岁的他,依然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

    “林子总得有人看,不看着火了咋办?”杨庆臣说。

    虫害是森林的一大杀手。黄土梁子林场每年治虫资金高达40万元。2000年,松毛虫害面积达8万亩,损失100万元以上。

    2003年,正在为防治松毛虫害发愁的场长迟明峰,听说松毛虫蛹可制作美味佳肴的信息。他灵机一动,毛虫变佳肴,何愁毛虫不灭?于是,经过多方打听,他与山东一客商取得联系。当年,他发动职工和当地农民上山拣蛹,十几天下来,就收购了10多吨虫蛹,不仅消灭了松毛虫,当地农民还增收20多万元。

    此举在全国林业系统引起轰动,国家林业局专门为黄土梁子林场拨专款20万,建起松毛虫蛹收购加工冷藏库。昔日人见人怕的毛虫,如今变成了抢手货。目前,松毛虫在平泉及周边地区得到根治。

    多年的封山禁牧,林区内植被柴草茂盛,护林防火难度大。2004年,林场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研制了森林草原防火阻燃剂,通过不同浓度批次试验,成功用于森林草原防火,填补了我省化学防火阻燃剂应用空白。每到防火关键期,在高危林区喷洒,有效地预防了森林火灾。此阻燃剂已被列入我省创新应用科研指导性计划。

    绿色发展 创新驱动

    科技发展百业兴

    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自断一臂”,大幅压缩木材砍伐量,将以往每年的正常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66.3%骤降到40%。旅游、风电、碳汇,绿色产业发展让塞罕坝迅速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塞罕坝的绿色转型,给我们启发,也让我们找到了发展方向。”迟明峰从去年开始主动放弃了皆伐指标。

    有了指标才能砍树,砍了树才能卖钱,皆伐是大多数国有林场主要经济来源。“不搞皆伐,用啥发工资?”职工孙会柱说,多数职工都是这种想法。

    质疑声中,场长迟明峰有自己的主见。“皆伐往往是哪儿长得好就砍哪儿,几十年下来,森林越砍越少、质量越砍越差、树木越砍越细、树种越砍越单一,效益也一年不如一年。”

    “造了砍、砍了造”的传统森林经营模式能不能改变?迟明峰对标塞罕坝机械林场,学习绿色发展理念,又带着30多名技术骨干扎到林子里面找答案。

    经过不断学习、研讨,黄土梁子林场探索出“油松林主伐保留母树落种天然更新”模式。通过修枝、生态疏伐、清理死树、定株、林地清理等方法,确定好“母树”,把小老树伐除,去劣留优,清理林地内死树,改善环境。林木主伐后不用更新造林,通过天然落种,自然萌生成林。这样不但降低了造林成本,并且使主伐后的林地形成异龄复层林,提高了林分质量,改善了林分结构。

    爬上黄土梁子镇双河村前山,眼前林地,林木高低错落,阳光直射林下,小草吐绿,已初步形成针阔混交、乔灌结合、林草共生的复合森林生态系统。摒弃“多创收、现得利”的择优砍伐、大面积皆伐,黄土梁子林场走上“采坏留好、藏富于山、寓财于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进黄土梁子林场办公楼,唯一配有空调的房间不是场长办公室,也不是职工宿舍,而是食用菌科技研究室。2013年,黄土梁子林场与山东省农科院联合攻关,成立了黄林硒盛菌业有限公司,成功试种富硒平菇、香菇25000袋,通过国家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鉴定,食用菌富硒量符合食用标准。随后,他们又先后培育出了富硒食用菌、富硒西红柿、富硒玉米等系列农产品。

    青山不语,绿色为证。满山青翠和无声壮举,印证着这样一个道理——自觉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土梁子林场用辛勤汗水和科学创新,在石质山区演绎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孙明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