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锤炼过硬作风 助力精准脱贫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10-11 08:51:33
    语音播报

    锤炼过硬作风 助力精准脱贫

    锤炼过硬作风 助力精准脱贫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百名年轻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纪实

    在下基层实践活动中,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内司工委年轻干部南为民(右)帮助石滩地村村民收木耳。(资料片) 武晓雷摄

    “这个暑假,村里来了许多叔叔阿姨,他们为村里办了很多好事:给学生补课,晚上在村里放电影,帮助村民卖木耳……他们不求回报,为村民谋福利,大家都很感激他们。”这是阜平县石滩地村一位名叫耿好的学生写的一封信,信中的“他们”指的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百名下基层参加实践活动的年轻干部。简单质朴的语言,流露出的是真挚的情感,代表的是村民的心声。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转变机关作风的部署要求,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从7月至9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百名年轻干部分三批到对口帮扶村阜平县石滩地村、上堡村、寿长寺村等三个深度贫困村驻村锻炼。

    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

    三个月来,下基层的年轻干部睡在土炕上、与老乡促膝“拉家常”、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锤炼了意志品德,收获了丰硕的精准脱贫成果、调查研究成果、作风锤炼成果。

    助力精准脱贫

    协助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实施,协助做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9月中旬,硕果累累的季节。站在半山腰望着一片片菌棒上的木耳,石滩地村村民周九英还是难以相信,这些“黑金子”真换回了真金白银。就在三个月前,他还愁眉不展,为木耳销售着急上火、辗转难眠。

    年初,不甘贫困的周九英与其他3户农民每家各出1万元,以股份制形式联合试种4万棒木耳菌棒。没承想,馋人的“耳朵”长出来,他们却为销路发了愁,其中两户村民选择了退出。周九英心里直打鼓:“坏了,不会砸自己手里吧!”

    7月初,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百名年轻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村里来了一批年轻干部。“可这跟俺又有啥关系?”一天早晨,周九英就着咸菜“消灭”了俩馒头,蹚过村旁小溪来到地里——木耳又该摘了。

    但这,真跟周九英有关系。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年轻干部按照要求,进村入户走访,了解实际情况。在走访中,他们发现周九英满屋都是木耳,于是“找木耳销路”为民解忧,成为大家最上心的事。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年轻干部陈薇做了一份策划方案,积极联系媒体发布消息,电视播出了,网站转载了,微信朋友圈、微博也传播了,咨询电话不断打来,有零购拼单的,有批量购买的。“一下子就卖出1300斤干木耳呢,手里基本没存货了,还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意向,陆陆续续长出来的木耳也不愁销路了,能达到预期收益。”周九英喜上眉梢,木耳不仅没“砸”手里,反而成了畅销货。

    下好“精准”这盘棋,必须做到扶贫产业精准。

    石滩地村适合发展什么产业?“石滩地村工业化开发程度低,木耳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生长,‘喝’着矿物质山泉水,吸收着大山里的营养,色泽光鲜、口感纯正、绿色健康,适合本地发展。但产业要发展,农民要受益,还得破解运输难。”陈薇的办法是“压缩”,木耳通过机械压缩后体积缩小七分之六,泡水恢复后不影响品质与口感,运输成本可降约80%,还能通过电商卖。

    定位准,方向明,思路清,铆起劲儿干,想不成事都难——周九英打算明年成立合作社,逐步向深加工挺进,打响石滩地木耳品牌,吸引更多村民参股。“祖祖辈辈在大山受穷的宿命,该打破了。”他说。

    石滩地村位于太行山深处,共一千多人,贫困户占到近四分之一。漫长崎岖的山路将这里与山外的世界隔开,思想落后、教育落后、生产方式落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必须夯实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这项基础性工作。

    今年7月,阜平对进一步做实该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石滩地村334户村民全填写递交了贫困户申请书,都想享受政策。可到底谁是真贫?谁又不贫?“决不能遗漏真正的贫困人口,也不能把非贫困人口列为扶贫对象!”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年轻干部武晓雷说。

    武晓雷等人协助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对入户得到的信息反复验证,并从左邻右舍、有关部门获得确切数据。他们了解到,有一户村民有机动车,却没将这一情况填进申请书。按照家庭是否有公职人员、村干部、商品房、机动车、经办企业,一项为“是”就不可建档立卡的“五不评”原则,这户没被纳入贫困户行列。

    而在另一村民家,武晓雷等人了解到,他家住房为土木结构,家庭成员中有患慢性病的病人且丧失劳动能力,减去自付医疗费用后家庭年收入低于3100元。“这户基本符合建档立卡标准。”武晓雷说。

    “虽然建档立卡结果尚未公布,但年轻干部严谨细致的工作确实帮了我们的大忙。”村干部耿耀宇说。

    在上堡村,年轻干部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协调上堡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陈良及部分村民去阜平县城南庄乡中药材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协助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实施。

    在寿长寺村,年轻干部协助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活动,进行贫困人口识别和低保户对象核查,切实把真正贫困、真正需要帮扶的农户识别出来。

    转变工作作风

    锤炼出艰苦朴素、真抓实干、亲民爱民的过硬作风

    “俺这辈子就是受罪的命,没沾过国家政策‘一星星’光!”7月的一天,上堡村村委会大院来了一位妇女,情绪激动,觉得自己没享受到该享受的政策,任村干部怎么劝都不成。在上堡村进行实践活动的农工委年轻干部任艳峰看到这一幕,走上去,没有直接回应问题,而是与她拉起了家常。

    “大娘,别急,先坐这儿喝杯水!”任艳峰问:“您老多大岁数啦?”

    “62岁了。”

    “有没有每月领上60块钱?”

    “领着呢。”那位妇女回答。

    “您身体怎么样?”

    “身体不好,住过两次院。”

    “医药费报了吗?”

    “大部分都报了。”

    聊到她的两个孙子上小学不用交学费时,任艳峰说:“您看您每月能领上60元钱,得病住院,医药费还能报销一大部分,孙子上学不花钱,怎么就没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呢?”这位妇女一琢磨是这么回事,便高高兴兴回家了。

    农村的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政策咋享受、哥几个咋分家、宅基地咋划分……大事小情都可能闹矛盾。“你要没过硬的作风,矛盾好解决?就说这‘拉家常’吧,看似简单,学问大着呐。如果不艰苦朴素,老百姓觉得有距离,认可你?如果不熟悉政策,能说到点子上?”村干部竖起大拇指:“年轻干部水平高、作风硬着哩!”

    按照要求,年轻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民习惯早睡早起,往往一大早就起床干农活,他们坚持同步作息,每天5时起床,真正扑下身子、拜农民为师,除草、翻地、间苗。

    老乡的淳朴打动了他们,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们,年轻干部深刻感受到以往的工作远远算不上吃苦,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加深,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在心里扎根。

    在上堡村的日子,年轻干部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针对村里疾病多发的实际情况,给每一个家庭制作了保健套餐,引导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协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组织内科、儿科、妇科等团队到上堡村开展义诊活动,惠及村民200余人。

    在石滩地村,记者来到年轻干部所住宿的村民家中,只见墙上贴着醒目的“十个一”工作制度。“第一天刚到村里,大家就商量着制定工作、学习制度,以转变工作作风。”经集思广益,“十个一”由内司工委年轻干部南为民负责起草,具体内容是:每天召开一次碰头会、每半月搞一次互讲互学、每周到一个村实地走访学习、每周安排一天进行集中学习、每周安排一天集体劳动、每周进行一次工作小结、每人联系一家农户深入走访、每人每周读一本书、每天写一篇工作日记、每人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确保与村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确保驻村锻炼蹲点真蹲实驻、不走过场。他们还给学生义务补课,指导完成作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利用晚上在村里放电影的时机,播放法律宣传短片,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通过下基层实践活动,年轻干部锤炼出艰苦朴素、真抓实干、亲民爱民的过硬作风,为做好人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实入户调研

    认真研究对策,形成一批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调研成果

    上堡村村民张三连和陈进田,两个贫困户贫困原因不尽相同,但他们生活态度都是一样的积极向上,原因也一样:家里出了“秀才”。

    张三连的儿子张洪峰在藁城一家汽车修理专业技校上学,陈进田的儿子陈铁军在天津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习,他们均盼望孩子在城里找到工作,感觉生活总会苦尽甘来。

    反观村里另外一些贫困户,为了一时收入,让孩子很小就外出打工。孩子没有技术和知识,只能靠卖苦力或种地赚钱,收入较低,好似陷入贫困的轮回中,同他们交流时听到的抱怨比较多。

    这是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年轻干部杨建峰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情况。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杨建峰调研发现,上堡小学本地老师年龄普遍偏大,业务素质偏低,农村教师人才大量流失。农村对教育普遍重视程度的提高与贫困家庭面临教育投资的两难选择并存,而且农村职业教育供需错位问题普遍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杨建峰提出建议:制定措施,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等手段,克服地域限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农民需求和市场情况,制定职业培训课程,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此次活动中,年轻干部认识到,人大工作绝非“务虚”,而是实实在在的,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联系,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他们扎实入户调研、认真研究对策,形成一批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调研成果。

    寿长寺村有171户506人,留守老人较多。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年轻干部石翊人、苏白燕、肖杰文、杨亚帅经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详细研究了老年人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和文化生活等情况,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及对策:可由民政或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织牵头,逐步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各乡镇甚至各村都可成立相应的组织,为留守老人提供日常服务;逐步完善农村养老制度,比如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设立老年人基金,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的路子。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武晓雷结合多次下乡的经历认为,农村大部分党员干部文化水平低、年龄大,村支部整体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他建议,驻村工作队在聚力精准扶贫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班子、抓党建,要多组织与村两委班子进行“互讲互学”活动,互相启发、查漏补缺、改进作风,从而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记者赵建)

    责任编辑:谭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