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喜迎十九大】邢台:改善民生 增强群众获得感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10-13 10:29:56
    语音播报

    【喜迎十九大】邢台:改善民生 增强群众获得感

    邢台市医专老年养护中心的工作人员陪老人练习剪纸。 邱洪生摄

    □通讯员孙建伟 记者黄清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邢台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推动共享发展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5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邢台市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在扶贫攻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优先、安居工程等民生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据统计,仅今年以来,邢台市财政总支出就有八成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一笔笔“真金白银”,让百姓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收获”。

    推进扶贫攻坚,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万

    “我们可沾了旅游的光,1亩桃树能收入1万多元,这就是我们的‘摇钱树’啊。”日前,笔者在临城县东竖村采访山区综合扶贫开发时,该村村民高风奎由衷地说。

    东竖村紧邻岐山湖、崆山白云洞等景区,全村种植桃树800亩发展采摘游。今年5月份以来,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贫困群众渐渐走上了富裕路。

    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邢台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5年来,全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64亿元,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5.53%下降到3.48%。

    今年以来,该市更是把扶贫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推动、来保障,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扶贫,有限的土地指标优先用于扶贫,优秀干部优先调配到扶贫战线,切实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充足的人、财、物保障。在资金保障上,要求市本级以及所有县(市、区)每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不得低于公共财政预算的2%。

    为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邢台市大力度推进贫困村街道硬化亮化、环境卫生整治、饮水安全、文化广场、农村书屋和标准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去年完成502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完成176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2.13亿元,完成了112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人。邢台市通过产业扶持到位、要素保障到位、金融扶贫到位、环境改善到位、社会帮扶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考核督查到位、舆论宣传到位等“八个到位”,倒逼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扶贫成效和质量明显提升。

    强化社会保障,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邢台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保政策密集出台、社保根基持续夯实、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确保“老有所养”。职工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参保人数达到65.1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391.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十三连增”。

    建立统筹城乡的医保体系,实现“病有所医”。在全省率先完成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截至目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600万人,初步解决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有病不敢治”“医院不敢进”的问题。

    邢台市还试点推行长期护理险,解除失能老人“后顾之忧”。巨鹿县是我省长期护理险改革试点县,该县出台并启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无病疗养、有病治病、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长期护理保险新模式,目前正在全市推广。

    安居才能乐业。邢台市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着力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不断增加投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努力增加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房源供应数量,并着力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2013年至今,已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9.9万套,竣工8.4万套,分配公共租赁住房3.9万套,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4%。更多百姓将搬离危房、棚户区,“蜗居”变“宜居”。

    几名大学生志愿者在邢台市桥东区西门里社区绘制文化墙。南俊鸿 付娜摄

    发展教育事业,让更多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邢台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提高到81.54亿元;生均教育经费总投入提高到5752.2元。

    邢台市连续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校安工程全市总投入31.92亿元,改造校舍面积295.6万平方米,并建立了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启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21个县(市、区)计划投入23.02亿元,实施1510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工作。目前已落实资金19.5亿元;校舍建设开工面积114.13万平方米,完成改造学校996所。

    在贫困生资助方面,该市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校学生的完善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和制度,确保贫困学生及有能力就读的残疾学生等,都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自2012年到2016年,全市累计发放教育惠民资金约15.11亿元,帮扶学生474.26万人次。目前,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均已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政策。

    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创建文明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现在很少有人乱扔垃圾,车辆也不再乱停乱放,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9月28日,笔者来到桥东区南长街办事处黄园社区,社区居民普遍反映,创城让社区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区居住环境变美了,居民生活舒适了,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2016年以来,邢台市开展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自创城活动启动以来,该市牢牢抓好民生重点,推进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面貌不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创城活动中,邢台市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各级各部门重点从市容市貌整治、交通秩序整治、老旧社区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等8个方面深入推进创城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创城,老旧小区焕发新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事、新风写进村规民约,居民文明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以城市建成区、高速公路边、铁路边和国省干道边等“一区三边”为重点,邢台市实施了大规模的拆违法建设、拆超期临建、拆城市疤痕“三拆”活动,以拆促建,共创文明。在创建过程中,邢台市区主要街道600余处违法棚亭全部拆除、300余处占压绿线围挡全部后退,对腾出的139处共958亩寸土寸金的小地块,结合周边环境和群众需求,全部规划建设为游园绿地、停车场、活动中心或菜市场,方便了群众生活。

    围绕“绿满邢襄,水润古城”这一目标,邢台市在创城中坚持以增绿为重点,以彩化为特色,为广大市民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五彩缤纷的环境。今年以来,新建游园30个,植片林119处,新增绿地62.9公顷。“拆迁当先,绿化跟进”,促使建成区绿地率提升了两个百分点。

    加大市政设施维护力度,维修路面5.2万平方米、道路罩面8万平方米;施划停车泊位,累计新增机动车泊位400余个,复划6000余个;加快实施29条街道雨污分流工程;推进夜景亮化工程提升;推进大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和共享单车工程,填补城市功能空白。

    伴随着创城,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传播文明、传递正能量的强大载体。正如邢台市文明办负责人所言,市民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主体,创城成果又真正惠及老百姓,“我参与,我受益”,更有助于打造真正的文明之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邢台市各方面的民生改善幅度都在加大:累计投入150多亿元深入实施节能、减煤、控车、抑尘等措施,大力实施“气化邢台”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省级食品药品安全县全覆盖;新增城镇就业27.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0.6万人次……

    责任编辑:秦秋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