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喜迎十九大特别报道·定州篇】实干兴市 奋发进取争一流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10-15 11:04:36
    语音播报

    【喜迎十九大特别报道·定州篇】实干兴市 奋发进取争一流

    定州深入实施“绿美亮净活畅”工程,持续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白永民摄

    □记者李遥 通讯员闫韶红

    有些时候,一座城市的变化,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内涵丰富。一组数据最能证明定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巨变——

    5年间,全市生产总值(GDP)从239.7亿元跃升至324.9亿元,年均增长8.4%;财政总收入从24.2亿元增长到33.6亿元,年均增速10.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3574元、8622元提高到25391元、13298元。

    这些,不仅勾勒出了5年间的发展轮廓,更包含着无数令人感动的故事。

    1

    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于定州而言,过去5年注定不平凡。

    2013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直管市,享有了与设区市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入围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最具投资潜力百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12239”工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国百强,打造经济强市、美丽定州。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成为定州发展征程中最清晰、最生动的影像。

    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经济开发区被列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晋升省A级园区,跻身全省高新区“十强”,开发区机构编制管理、人事薪酬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四项重点改革全面启动。形成超百亿元产业集群1个,超50亿元产业集群3个,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列入全省8个示范集群之一。

    兵装集团旗下的河北长安汽车形成40万辆产能,神华集团投资85亿元的国华定州电厂装机容量达到252万千瓦,河北旭阳焦化形成240万吨焦炭、40万吨甲醇产能,定州伊利乳业日处理鲜奶1200吨,均入围全省“百优”企业。长安新能源汽车、正阳工业园、四方力欧畜牧设备、金牛原大药业等新兴产业项目投产,双天、朝晖两个省级创业辅导基地快速扩张,再生资源、体品小区入驻企业260多家,传统产业升级闯出一条新路。

    农业,同样上演着嬗变的故事。

    粮食生产“十三连丰”,现代农业突飞猛进,培育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国家、省级休闲农业观光园4家,农业集团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46家,获批2个国家地标产品,“三品一标”认证43个,新增粮库仓容25万吨。

    一批商业综合体、连锁品牌店相继建成运营,旅游接待量、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0%和21%,电商交易额突破50亿元。相较于2012年三次产业比重为27.5∶50.8∶21.7的局面,到今年6月底,已经调整为24.7∶47.3∶28。

    一个全新更优的经济结构,正在从期待走向现实。

    定州市迎宾大道宽敞整洁。 白永民摄

    2

    深入推动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也许很多人会问,定州赶超发展的推动力何在?

    坚持解放思想,是最大的力量之源。2016年11月,定州通过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调研”活动,立足解放思想,整改存在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探索促进定州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国百强的巨大合力加速汇聚。

    全面深化改革,是最大的推手所在。定州担负着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12项国家级改革试点、10项省级改革试点的工作任务,目前已完成5项国家级改革试点、9项省级改革试点。与此同时,狠抓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组建行政审批局,集中统一行使审批职能,落实“一枚印章管审批”、制定支持工业、农业、科技、外贸、电商等各十条措施,“双创”环境更加优化。

    与深化改革相伴的,是定州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省直管两大机遇,以大开放的理念和“定州之外都是外”的思想,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定州把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核心任务,主动跟进重大工程、战略平台、协同试点和转移项目,以科学承接、转型承接、绿色承接为导向,引进高端要素、高端项目,带动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脱胎换骨。把招商引资作为对接京津的重中之重,盯住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实施敲门招商、定点招商,最大限度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与大开放理念相伴的,是定州人敢与强者拼、敢与勇者争、敢与快者赛的强大信念。定州在市级干部中实行“九个一”制度,四大班子成员全部走上重点工作一线,领着干、带着干、帮着干,带动了全市上下以奔跑的状态抓工作、促发展。在乡科级干部中实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干事清单制度,干得好戴红花、受重用,干不好亮黄牌、受问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捷报频传,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引进超亿元项目300多个,目前已经开工75个。

    3

    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生态治理取得实效

    5年来,定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行动。

    率先推行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将全市划分为市、乡、村(社区)三级网格,并在点线面上进行延伸。“面”上延伸到每个村(社区),“点”上延伸到每个污染源,“线”上延伸到部门每名责任人员。全市544个大网格、2408个小网格和最基本管理单元排污企业,逐级签订责任状,逐一明确网格职责,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格化“大环保”监管体系。

    信息化让环境监管实现精细化。2014年与武汉大学合作,投资1000多万元,自主研发建设智慧环保网格化执法监管系统。该系统集污染源基本情况、网格监管、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环境应急、执法监管、信访处理、信息公开公示、执法考核于一体,除了建成1个监控中心,还在乡镇建成25个监控平台,实现了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每名环境执法人员和乡镇环保工作人员还配备了“执法通”,成为在各村(街)、社区布设的移动监测点。监管中心系统、25个子系统与移动信号源互相联结,形成覆盖全市的环境监管网络。

    探索传统产业全封闭管理新路径。钢网、铸造、防水卷材、塑料是定州的四大传统产业,涉及企业1300多家,年生产总值130亿元,从业人员20多万人。针对企业生产环境差、设备技术落后等问题,分行业制定改造升级指导意见,塑料行业全部入园规范生产,53家钢网企业实施煤改气,28家防水卷材企业实施全行业高标准清洁生产改造,91家铸造企业实施煤改电和全封闭式生产,全市四大产业升级改造基本完成。除此以外,定州还立足解决重点环境问题,对大型企业关键排污节点实施重点改造。今年截至7月31日,全市优良天数104天,比去年同期增加5天。

    京港澳高速定州出入口立体花坛。 白永民摄

    4

    着力促进民生改善,人民福祉持续提升

    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受限于城市格局和各方面条件,长久以来,定州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城市功能配套跟不上城市发展,让定州的城市风貌和人居环境大打折扣。自今年3月份开始,定州全面开展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多城联创,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惠及百姓民生。短短5个月时间,拆除违建近千处,城区全面禁放烟花爆竹,城乡全部取消马路大集,存在多年的5200多辆非法营运三轮车彻底被取缔。新增绿地40多万平方米,改造点位4000多处,主城区临街单位厕所全部对外开放,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年来,定州坚持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群众,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起、从群众最直接的难题解起,增加群众的幸福感。

    5年来,定州市对民生投入保持稳定增长,民生支出162.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7%。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391元、13298元,分别是2011年的2.1倍和1.8倍。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5.4%和112.9%,医保补助标准均增长0.75倍。新定州中学、人民医院新址、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中医医院和精神病院迁扩建等工程竣工,改造11所卫生院、23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成公共租赁住房2300余套,改造农村危房1570户……

    幸福,是内心真实的感受,百姓生活中的幸福感,来源于民生,百姓生活的点滴小事,也承载着民生,凝聚着民心。在全省争一流,在全国找位置,与世界接轨,与强者共舞。定州正在迈开大步,砥砺奋进,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