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文学呼唤现实主义精神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7-12-08 07:41:25
    语音播报

    文学呼唤现实主义精神

    □周思明

    置身21世纪多元文化时代,不少写作者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而心浮气躁,不愿或不屑于现实主义文学写作,也不再像传统作家那样脚踏实地进行从生活到艺术的规范创作。许多写作者不再信奉“十年磨一剑”“捻断数茎须”的工匠精神,而是依仗自己多年历练的写作功夫,在文坛放马驰骋、潇洒闯荡。这样的写作,文化自觉匮乏,文化自信盲目,没有生活,不见情怀,作品看似光鲜,实则色厉内荏。

    其实,这就是文学创作长期以来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主因。写作者要实现创作的美好愿景,其“现实”的姿态与“主义”的坚守非常重要。姿态端正,主义坚定,愿景就可能实现;姿态不正,主义摇摆,其结果就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类似后者这样的文学创作,只能导致现实主义精神日益稀缺。当下,很多写作者自觉不自觉地疏远火热的时代、纷繁的生活,内心充满“表意的焦虑”,于是透支“想象力”,挥霍“感受力”,滥用“表现力”,甚至以集结各种有卖点的素材、桥段等为能事,其作品普遍缺乏对现实的关切,从中看不到接地气的人物形象、生动可感的生活细节和精彩独特的文学语言。不少写作者干脆玩起照抄新闻、照抄网络、照抄段子,复制、改写、戏说前辈经典的把戏,用非文学手段,满足自我的名利心理期待。

    在这样的创作形势下,不少作家的创作生命力正在迅速萎缩,创作资源单一,内容多有重复,形式诡谲古怪,玩起文字游戏。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不少网络文学作者,动辄追求数百万字超大篇幅。“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唯成功论”,迅速成批地制造出大量文化快餐产品。

    有鉴于此,现实主义精神的回归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何谓现实主义精神?简单说,现实主义精神要求作家将历史与现实的艰难、困苦、磨砺转化为奋争、理想、信念,用充满心灵辩证法与美学张力的文学作品来还原、升华现实人生,从而使文学创作具备崇高的价值意识,强烈的审美、审丑、审智等功效,并最终化为“灵魂的声音”,实现美好文学愿景。要实现现实主义精神浸透下对生活、对人物的理想赋形,我们不仅要懂得向前看,也要学会向后看,回眸我们的来路,从众多文学前辈身上汲取营养。

    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以其文学创作实践告诫人们:离开现实存在的肥沃土壤,艺术就会被抽空为无决断的“审美冷淡”,艺术的超越之维也会蜕变为无聊的文字游戏;放弃“超越存在”的冲动与努力,艺术就会委顿为媚俗的狂欢,艺术的生命之源也会被风干为封闭的“实存”。可以说,就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深度和作品的长度、精度而论,文坛目前非常匮乏像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精神要求我们的作家,要面对人民、面对祖国、面对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而写作。作家笔下的文学作品,只有立足时代,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真实和思想感情,才会有永久的生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等为代表的红色经典文学,以及路遥、陈忠实、莫言、铁凝、贾平凹、阿来、苏童等作家的创作,都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主义精神的蓬勃生命力。尽管中国当代作家在写作手法上互不相同,但他们关切现实、追寻理想的现实主义精神却是惊人地相似。

    作家铁凝曾深有感触地说,对当今中国的作家艺术家来说,世界在远方,世界更在脚下,我们深刻意识到,越是全球化,越需要坚持民族文化的根性和本位,越需要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而越具有文化自信,我们也就越加开放和包容,更强烈地认识到中国作家艺术家对全世界、全人类的文化责任。

    文学工作者只有以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统领,以广阔的胸襟和敏锐的眼光,坚定地站在华夏大地之上,深刻认识民族历史和中国经验,深刻认识时代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方向,深刻认识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伟大实践,才有希望不断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从而将中国当代文学不断推向高原、推向高峰。

    责任编辑:张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