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白洋淀畔芦苇情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01-14 06:52:20
    语音播报

    白洋淀畔芦苇情

    白洋淀的芦苇随风摇曳,拉苇车辆穿行在苇浪中,如诗如画。

    冬日的雄安,苇子熟了,白洋淀边,苇垛蜿蜒一望无际。

    上冰打苇是每个守着这片苇子长大的人难以割舍的情愫。

    1月3日,午后的阳光为冬日的“华北明珠” 白洋淀平添了暖意。63岁的安新县光淀村村民张大堆吃过午饭就匆匆出了门。“得上冰打些苇子回来,不然总感觉这入了冬了还差点啥。”张大堆随口叨念着。对于他来说,上冰打苇已不再是养家糊口的生计,而成了每个守着这片苇子长大的人难以割舍的情愫。

    一双普通手套用不了两天就会被芦苇茬儿磨破。

    淀边,两位老邻居李三行和张彦海早已准备好了打苇工具等候多时。说干就干,张彦海走在最前面用“撮子”紧贴冰面将芦苇斩断,李三行紧跟其后把倒下的芦苇整理成捆,张大堆则将成捆的芦苇装上冰床拉走。三人分工合作,一会儿工夫,冰床上就摞了满满五大捆芦苇。

    72岁的芦苇画创作人冯端午(右四)在工作室内向学徒讲解芦苇画制作技巧。一根根芦苇在这些能工巧匠手中,经过剪、烫、贴、润等十几道工艺,神奇地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

    冰面上,打苇人在忙碌;位于端村的鼎新芦苇画工作室,芦苇画匠人正聚精会神地创作。72岁的芦苇画创作人冯端午正通过力道不同的熨烫,将芦苇烙出深浅不同的颜色。被加温的芦苇散发出的清香,顷刻便弥漫了整个房间。“雄安新区成立后,白洋淀芦苇画也跟着出了名。我们的芦苇画现在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十余个国家。”工作室经理冯小娟在一旁张罗着,订单多的时候,她从附近村中请来130余位“短工匠”帮着打下手。“短工匠”们不仅可以免费跟芦苇画创作大师学手艺,每月还能拿到近6000元的工资,“半工半读”养住了依旧热爱这片苇子的年轻人,也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洋淀芦苇画焕发了勃勃生机。

    安新县端村学校芭蕾舞团的孩子们翩翩起舞,芦苇为幕,大地做台。

    临近黄昏,芦苇为幕,大地做台。端村学校附近淀边成垛的芦苇整齐地码放在一起,圈出的一片“小天地”,成了同学们天然的“大舞台”。放学后,学校芭蕾舞团的孩子们踢开灵巧的脚步翩翩起舞,其他“小观众”们更是不时嬉笑打闹,身旁静静的芦苇或许会成为他们童年美好记忆的最佳注脚。记者霍艳恩 张昊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张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