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强者共舞,才能变成强者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08-03 06:38:25
    语音播报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强者共舞,才能变成强者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强者共舞,才能变成强者

    创业者访谈录①

    编者按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40年过去,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为庆祝这一伟大历史节点,从今天起,河北日报邀请来自全省不同行业亲历者、见证者进行对话,分享他们的故事和思考,感受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燕赵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向新时代致敬。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接受河北日报记者采访。记者张昊摄

    [人物名片]

    魏建军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带领长城汽车从乡镇小厂高速成长为资产超千亿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代表之一。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中国汽车工业基础人物等荣誉称号。

    1990年,魏建军26岁。

    这一年,他承包了当时的保定南大园乡长城汽车制造厂。60名员工,300万元资产。当时企业的主要业务是修车、改装车。

    此前,喜欢车并被誉为“保定车神”的魏建军,开着一辆拉达牌轿车在保定机场表演过漂移。他当时梦想,造一台叫响全国的汽车。他同时感觉到了财富的涌动和机会。

    从生产皮卡到主攻SUV,始终相信改革开放大潮中每个人可能成为“主角”的魏建军,带领长城汽车从一个行业边缘者,成长为全球汽车的挑战者,挺起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脊梁。2018年7月10日,长城与宝马正式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携手开发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共同深耕国际市场。

    “长城汽车的成长历程证明,与强者共舞,才能变成强者。”魏建军说,我们不能辜负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

    放开市场 民企圆了造车梦

    记者:5月19日,长城汽车以612亿元在自主车上市公司中品牌价值位居第一。您1990年承包长城汽车制造厂时,是否想过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魏建军:完全没想到。我们村在保定南城,属于城中村,没有地。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搞经营,日子都过得很不错。

    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当时我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弄个小工厂干。

    那时改革开放热火朝天,你会感觉到每个人都有机会,这激发了所有人的潜能。如果说改革开放这个时代就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主角”。

    记者:在那么多行业里,您为什么选择了造车?

    魏建军:我个人很喜欢汽车,当时有一辆苏联产的拉达轿车。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从保定、河北,造出一台叫响全国的汽车,甚至能拿到国际上去和外国的车比一比。

    但一个乡镇企业,你想做汽车?说白了,是很大的事情啊。那时候人们对汽车实际上是有争议的。轿车是公用消费,还没有民用的说法。说汽车进入家庭,有这个可能吗?

    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买钢材、买材料,都是计划性的,看你是有指标的,还是非指标的。那时觉得有一个汽车是很奢侈、很奢侈的。

    记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轿车工业搭建了“三大三小”汽车生产基地的构架。面对这种格局,当时感觉民营车企有机会吗?

    魏建军: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时代给你的永远都是机会。几乎任何产业政策的调整,都是对民营企业的松绑。

    改革开放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真的非常关键。我们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自己去选择,干愿意干的事。

    当时做汽车的还有一帮地方企业,河北是汽车厂家数量最大的,保定是在地级市里面汽车厂家全国数量最多的,大多是民营的、集体的。

    记者:但民营车企还是受限很多的。

    魏建军:汽车行业也不是说一步开放到位的。

    当时咱们国家流通领域,叫物资公司、机电公司,都是他们在卖车。人家不卖我们的车。后来,民营的可以卖,就有了经销商。就是参加一些展会,还有在保定火车站那儿摆着卖。当时田野、天马、长城都在车站有销售点。

    而且,购买汽车不管是机关单位还是私营企业乃至个人,都要经控办(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审批,销售也要经物资公司和机电公司“批条子”。但皮卡不受限制。

    1994年,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鼓励个人购买轿车。这对民营汽车企业来说本来是好消息。但因为同时执行汽车产品目录制,长城汽车成了黑户,不能再生产。那时候就是想生存下去,也是选皮卡的原因,算是一个差异化吧,也给了长城发展下去的机会。

    当时外资和合资车企纷纷进入中国,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也起来了。看到人们的消费热情,国家也改变了政策,从限制消费到鼓励私人购买,加快发展汽车工业。

    这些信号说明,汽车工业肯定会有更大发展。这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是最大的机会。国家在调整,我们也在调整。

    与狼共舞 我们也不再是羊

    记者: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当时就有人预测,中国汽车工业必将“全军覆没”,尤其是自主品牌更将不堪一击。您如何看当时那种担忧?

    魏建军:事实证明,把狼放进来,与狼共舞,我们也不再是羊。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好,还是河北的汽车产业也好,所有的积累都没有白费。借助皮卡和SUV市场的培育,我们有了自己的研发团队,有了成熟的销售网络。

    开放的市场,冲击肯定是有的。但是温室里的花草,永远也长不大。

    记者:当年保定、石家庄等地都有汽车企业,河北的汽车工业基础还是不错的。为什么最终杀出重围的是长城?

    魏建军:关起门来是不能成长的。

    1998年,我们的皮卡已经占领了全国皮卡市场大半个江山。1999年,为长城提供发动机的工厂和我们的竞争对手合作了。如果不自主研发,就要受制于人。

    压力之下,我们就自己成立了长城内燃机公司,花巨资引进日本、美国和德国的先进制造设备,又打造了一条重要零部件的供应链条。

    记者:竞争带来压力,也培育了把握市场的能力。

    魏建军:的确。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10年里,国内的汽车消费出现了井喷,被压制的汽车需求一下子爆发出来。

    改革开放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消费体量大幅上升。这一点通过我们的销售数据最能体现,1999年,第1万辆皮卡下线,到了2010年,第70万辆长城汽车下线。如果没有能力,自主品牌就没有这个市场。

    记者:2003年,长城汽车成为国内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营汽车企业。这和当时的大好市场有无关联?

    魏建军:有很大关联。2002年,中国轿车产量从上一年的70万辆,增加到110万辆。没有改革开放培育的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就没有汽车产业的今天。

    而自主品牌的贡献,还在于有能力把合资车企的产品价格拉低,起到了鲶鱼效应。在这场大交锋中,自主车企也学到了对手的长处,在竞争中不断发展自己。你看,今年4月全国汽车销量前10名,自主品牌占据了4个席位。

    记者:可谓来之不易。

    魏建军:我们始终有危机感。民营车企捧的是瓷饭碗,而且只有一个,掉在地上就碎了。国家在创新改革,企业也要创新改革,尤其是汽车产业,竞争太激烈,技术迭代太快,任何领域跟不上,就会掉队。

    记者:据说长城赚到10元就要把其中3元拿去做研发。

    魏建军:在研发上创新,打造国际上有价值的品牌,有竞争力的产品,必须技术先行,多少投资都不为过。没有技术就永远没有话语权。

    要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

    我曾去日本丰田汽车参观。发现他们的生产线设备并不是最前沿的,但是工厂的管理细节特别值得借鉴。流水线上的碎屑,会有专人收集,用吸铁石将其中的金属回收再利用。长城把这一细节拿了过来。

    过去我们关注的是利润,现在我们还要考虑环保和节约资源。要始终跟上形势变化。

    记者:提到新技术,国家曾提出鼓励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及发展能源环保型汽车和新型燃料汽车,这对于自主车企有什么影响?

    魏建军:这也是一个信号,对于车企来说,自主车企不再上不了台面。有了国家引导,中国汽车工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我们成立之初,技术科只有几个人,谈不上研发。现在,我们的研发中心有7000多名研发人员,未来将达到3万人。我们在技术上比过去要自信很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竞争、试错不可避免。

    这些年,在技术上,除了引进人才,我们还跟国内外的很多大学合作,研究一些课题。时有失败。但我们面对失败很坦然,做技术,这是必须经历的。袁隆平试验多少次才得到一个成果?我们研发的轿车也曾因不符合市场规律,销售不佳。但长城的品质也通过了欧盟严苛的WVTA认证。

    我们公司门口有一行字你注意到没有: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一点点,但不能停下来。

    不“走出去” 就是错失良机

    记者:国家对汽车产业开放出台了系列政策。比如2022年,乘用车行业将整体放开。对此,人们又开始为自主车企担心,您怎么看?

    魏建军:没有外资和合资企业的百年研发、生产、销售经验可循,自主品牌过去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危机感始终是有的。

    再好的公司,你只要是开放的,只要是竞争领域的,就必须时刻面对竞争,要永远有紧迫感、危机感,不能有那种一劳永逸吃老本的思想。越是开放,跟竞争对手交锋,自主品牌也就成长得越快。

    像美国、日本和欧洲,原来汽车厂家也非常多,后来也是通过竞争才造就了全球品牌。

    作为河北的车企,我们就想做大做强,做全球品牌。

    记者:长城下一步是持续专注,还是扩张或者转型?

    魏建军:我们是在汽车里面做得最窄的,我们专注SUV、专注皮卡。这里面有一个“聚焦战略”,说通俗点就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在每一个品类里面,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于全球,你一定要拿第一。

    当然,企业大而不强的也有。大而不强,实际上是在消耗而非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大而强,或者小而精,才能更好地创造价值。

    记者:国家也在推动高质量发展。

    魏建军:中国汽车的高质量发展才刚刚开始。因为现在日子不好过了。日子好过的时候大家都忙着盈利,质量不一定高。日子不好过,大家会做好、做精,提升竞争力。

    高质量发展也是个机遇,我们要进军国外高端市场,也会更加开放,转变思想,在各个领域创造竞争机制,做自主品牌向上发展的引领者。

    记者: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目前自主品牌每年只有整体生产比例5%的出口量,距离整个产业平均值20%的出口量,差距不小。

    魏建军:一定要参与进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不断地技术研发,打入国际市场。这一幕也正在逐步实现。

    现在,我们自主品牌有机会可以更好“走出去”,走向世界。经过40年发展,有这么大的刚需,还有了这么好的积累,人才的积累、技术和运营的积累。如果不“走出去”,那不是错失良机吗?

    我们也在运作进入北美市场。虽然不能保证哪一天,但自主品牌要有勇气去挑战。

    “走出去”,不仅仅是将产品卖到国外,还能提升民族自豪感。从过去招商引资,到现在输出资本,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

    记者:您对自主汽车品牌的未来发展还是有信心的。

    魏建军:20年前我出国考察学习,说实话,当时还是有些自卑。现在,到北美等地,看到的是我们的各品类自主品牌。

    不光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家电等也做得非常好,在全球都有影响力。在发达国家能看到很多中国制造,以前是低质、低价的产品,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我们中国制造变得很有质感。

    内心里,我们也一直铆着劲儿跟外资车企争个高低。我们不能辜负改革开放,不能辜负这么伟大的时代。

    中国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好的品牌、更好的车。(记者白云、寇国营、李遥)

    责任编辑:张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