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综述】改革创新还要守住阵地!专家学者“把脉”梆子声腔剧种发展路径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09-29 19:00:11
    语音播报

    【综述】改革创新还要守住阵地!专家学者“把脉”梆子声腔剧种发展路径

    会场

    图为研讨会现场。赵丽肖摄

    中国戏曲分为四大声腔,其中产生于北方地区的梆子声腔是剧种最多,传播最广的。陕西秦腔、山西蒲剧、晋剧、河北梆子、河南豫剧、滇剧……这些有着不同地域特色的梆子戏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是一笔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在新时期,如何让梆子声腔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是摆在所有梆子人眼前的问题。

    男女同声同调的唱腔要不要改革?改革创新的同时如何守住阵地?怎么把难唱难学的梆子声腔普及到校园?如何留住人才……9月29上午,20余位来自戏曲界的理论专家、一线创作者、剧团领导和演员齐聚一堂,围绕“新时期梆子声腔剧种的发展路径”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大家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梆子声腔艺术的传承发展之路。

    姬君超陈家和

    河北省梆子剧院作曲姬君超(前排左一)和编剧陈家和(前排左二)在会场。赵丽肖摄

    ●梆子唱腔的高调门是特点也是“弱点”

    熟悉河北梆子的人都知道,河北梆子调门高,音域宽,而且是男女同声同调,一调到底,不少中外声乐专家惊异于河北梆子男演员的歌喉都有“特异功能”。研讨会上,多位专家针对梆子声腔调门高的问题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和豫剧相比,河北梆子太难向大众普及了,很多小孩都会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但很少有人会唱两句河北梆子的。最大的原因就是调门高。”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作曲姬君超主张进行梆子声腔男声唱腔改革,他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难于把握继承和改革的分寸。“目前全是针对一个演员的改法,形不成可以大面积普及的规范,仍解决不了梆子进校园的难题。”姬君超建议结合男声唱腔的改革,在尽量筛选老唱腔的同时,组织词曲专业人士,创作更利于青少年美育,适于青少年欣赏,便于青少学唱的新唱段。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实验一团团长白海滨在发言中指出,晋剧也同样有调门太高的问题。“晋剧听觉上给人以激情澎湃、酣畅淋漓的感受,但是我们的男演员是G调,唱腔难度大,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票友戏迷的传唱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此看来是不利于剧种发展的。我院的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在唱腔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在继承的基础上打破了晋剧固有的板式切换模式,呈现出一种新鲜的时代感,又易于上口。”

    在这一问题上,山西忻州市梅琳北路梆子剧团的孙永清和保定艺术剧院的刘麦穗则提出了不同意见。孙永清说,一个剧种的调门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样才有应有的味道。“如果认为高音调上不去,整个把调改掉,我认为这样是不合理,不对的。调门是老前辈们多少年一代一代通过实践出来的,不能一朝一夕把剧种的调变了。”刘麦穗提出可以针对调门做出多个版本,“高调门还是应该保留,如果今天嗓子状态不好,就唱低一点的,再做一些适合校园普及的版本,适合青少年传唱。”

    刘仲武

    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刘仲武(右一)在会场。赵丽肖摄

    ●留住地方味儿才能守住梆子唱腔阵地

    “河北梆子发源于山陕梆子,我们的地方戏青年演员在念白上不要再往京剧上靠了,要守住自己的声腔阵地,守住方言特色。”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刘仲武抛出自己的观点。他说,咱们的梆子声腔系列都是从山陕梆子演变的,山陕梆子到了当地,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方言,做了一些修改,产生自己的剧种。“音乐唱腔是标识剧种的分界线,京剧是‘湖广音、中州韵’唱念,豫剧要用河南口音唱念,晋剧要用山西口音唱念,河北梆子用什么口音?只有用普通话上韵,或略带点山陕口音才是正理,《大登殿》里边,‘端端正正,正正端端’,这是山陕老梆子来的东西,但使用‘湖广音、中州韵’是断不可取的。”

    刘仲武说,有少数梆子演员模仿京剧念白,把京剧的一些口音特点搬进地方戏里,这对于梆子独特风格的继承是极为不利的,“守住阵地,给自己的剧种留下一席之地吧。”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一级编剧陈家和也同意刘仲武的观点。“梆子戏别走大众化,不要想成为京剧,就守着这块儿地,要小众化,坚持自己的。我们河北梆子要找有河北梆子老味儿的,形成自己的方言,因为你的唱腔和念白是一致的,但要说了普通话,向京剧一学,这个剧种就完了。”

    李平芳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原院长李平芳发言。赵丽肖摄

    ●要继承还要与时俱进走市场发展道路

    戏曲二度梅获得者、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团长王红丽从自身经历谈起,对民营剧团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创建剧团初期,我们对剧目抓得非常紧,既要排‘吃饭戏’,又要排‘精品戏’,没有‘吃饭戏’就要饿肚子,没有‘精品戏’就要短路子。”

    从最初建团的艰苦,到现在每年演出300多场,王红丽说主要原因就是走市场化道路。“我们为什么在市场上能站住脚?因为我们每排一出戏都是要做市场调研的。我们排演的《铡刀下的红梅》是2001年推出的,本身是很老的题材,就是刘胡兰的故事,但我们把它赋予了新的含义。刘胡兰是少年英雄,其实还是个孩子,她也爱美,最后如何成长为少年英雄?我们把这个排出来,就让很多观众、专家看了以后都觉得刘胡兰可爱、可敬、可亲。”王红丽说,戏曲艺术一定要跟上当下社会发展,她透露,自己注册了在青少年中很流行的短视频app的账号,会把演出视频上传,目前已经有十几万粉丝。

    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工作30多年的李平芳认为应当守住传统底线,敢于大胆创新。他举了一个例子,“河北省梆子剧院的《宝莲灯》从1960年首演,到2012年,在全国各个省市地区都演过,唯独剩下澳门是个空白。我请澳门的朋友看了,他跟我说听不懂。我们马上想办法,文戏用粤剧武戏用河北梆子。但又有一个问题,在粤剧里,二郎神是俊美的大武生,而在河北梆子里二郎神是花脸,我们依照观众口味,把二郎神改为武生。那次我们和广州市粤剧团合作,在澳门的演出非常轰动。这才叫粤剧梆子齐亮相,南腔北调齐唱响。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整整4个小时,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出真招、用真情,把自己对梆子声腔的热爱,融入到一条条建议和思考中。我们有理由期待,梆子声腔的明天会更好。(记者赵丽肖)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