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最名角儿】何小菊:从台前到幕后,做好传帮带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10-11 17:34:17
    语音播报

    【最名角儿】何小菊:从台前到幕后,做好传帮带

    10月9日晚,晋剧历史剧《巡城记》在石家庄大剧院倾情上演。图为该剧女主角关夫人的扮演者何小菊在后台进行准备。 记者董康摄

    “我的祖籍是河北,老家在张家口,因此对河北的父老乡亲感情很特殊,希望观众们能喜欢《巡城记》这部廉政剧目。”10月9日晚,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创研部部长、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晋剧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何小菊受邀再次登上舞台,在石家庄大剧院为河北观众带来晋剧历史剧《巡城记》。

    草原上的“晋剧之花”

    何小菊1963年生于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12岁时考上商都县晋剧团培训班,开启戏曲艺术生涯。1984年,何小菊调到了原乌盟晋剧团,先后主演了《算粮•登殿》《包公铡赵王》等一大批古装戏。1991年,何小菊凭着坚实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舞台经验调到了呼和浩特市晋剧团任领衔主演,主演了《满都海》《卖妙郎》《泪洒相思地》《打金枝》等几十出传统和新编剧目。她的名字渐渐被观众所熟知,被誉为“草原晋剧之花”。

    “醋”味儿 +“奶”味儿,成就了《满都海》

    “作为一名戏剧演员,拿到梅花奖是对自己戏剧生涯的肯定。”2007年,何小菊凭借蒙古族历史晋剧《满都海》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满都海》中我饰演的是一位蒙古族女英雄,从音乐到唱腔方面都有创新,唱腔方面在晋剧传统基础上融入蒙古歌曲等民族内容,并把蒙古族长调及戏曲、民歌、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结合。”

    “山西晋剧‘醋’味儿浓一些,内蒙古晋剧‘奶’味儿浓一些。”与山西晋剧相比,内蒙古晋剧更加豪放、粗犷、激越、充满塞外风格。《满都海》是何小菊的成名之作,其中的唱腔也是她最喜欢的。在剧创作过程中,该剧作曲李静波提出把晋剧与蒙古艺术相结合之后,何小菊开始思索两种艺术形式如何结合得恰到好处、让观众容易理解,之后她开始听蒙古长调等名家的录音带,在长时间的学习和哼唱中,经典戏曲《满都海》的唱腔逐步丰满。

    走入幕后传帮带 管得宽被叫“妈”

    “目前国家对戏曲传承扶持力度很大,过去梆子联合演出的机会很少,像这次参加的2018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就是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新一代演员们赶上了好时候。”何小菊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代表性传承人,经常带年轻演员出去观摩学习、一点一滴说戏讲戏……目前,她已把工作重心放在艺术创研工作,把很多精力放在培养新一代戏剧演员和戏曲传承工作上,“如果有大型演出,团里需要我的时候,我还是会登上舞台,但我希望把更多机会让给年轻人,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发展。”

    在培训年轻演员时,她不仅在戏曲学习上言传身教,在为人处世上也加倍关心。何小菊多次提及戏曲工作者“德”和“艺”同样重要,一些时候团里老演员看到年轻演员的问题,会找何小菊转达。何小菊笑言,因为年轻演员学戏过程中觉得苦和累她会耐心劝导,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她也会说,年轻演员觉得她管得宽、管得严,很多时候一些年轻演员会叫她“妈”,“年轻演员也不容易,有时候惠民演出一年七八十场,演员一天演两场,现代生活方方面面压力很大,我会经常跟他们谈谈心,带他们出去吃美食。”

    “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到现在我一听说哪里演戏就想去看看。我经常跟新一代戏曲演员说,每个演员都有优点,多看别人的优点,如果能把很多人优点集于一身,那就非常了不得。”10月8日下午5点抵达石家庄后,何小菊简单吃了几口饭,就直奔石家庄大剧院观看徐州梆子现代戏《剑台新风》,“得好好利用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我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参加过现代戏演出,如果有好本子我会考虑出演现代戏。”(记者侯猛)

    责任编辑:秦秋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