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11-02 10:01:45
    语音播报

    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就越需要注重协同配套和系统集成。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经验时指出,“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回顾四十年改革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成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正沿着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的路径阔步前行、纵深推进。这不仅使改革的动力越来越强劲、活力越来越充沛、路子越走越宽广,而且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晰、思路更加科学、举措更加务实有效,充分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科学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

    改革涉及多领域、多层面,各个领域的改革又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相互制约。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如果缺少系统性,就会沦为零敲碎打、单兵突进式的调整,难免事倍功半。目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更加需要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间的关联性、系统性。

    举旗定向坚守改革正道。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关乎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和原则。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国的改革始终是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只有矢志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和指导改革实践,我们才能顺利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党的领导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保证。我国的改革发展之路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聚焦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各项改革任务都应向这一总目标聚焦。只有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找准改革定位、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究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的关联性,科学论证各项改革举措的合理性、有效性、可行性,为全面深化改革谋划总体思路,绘制蓝图框架,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才能正确引领改革航船乘风破浪;只有把各项改革置于总目标导向下科学谋划、系统设计,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推出具体有效的举措,才能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

    立柱架梁建构主体框架。“柱立则墙固,梁横则屋成”。随着改革的步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夯基垒台的强基固本阶段进入到立柱架梁的系统建构阶段,改革的主体框架日渐清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加强对各领域改革的全面评估,坚持问题导向,把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明确标注出来,排出优先顺序,重点推进,发挥好支撑作用。”“立柱架梁”既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也标注着改革举措的成熟度。它要求我们统筹考虑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的相关性,科学设计各项改革的耦合、衔接和互补机制,积极构建要素支撑、环节贯通、层次衔接、领域联动的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

    统揽全局:增强改革的整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要坚持整体推进,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相互交织,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过去单项突破或局部突进的改革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强化整体思维。

    全面发力统筹推进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关系全局的改革,特别是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要统一行动,任何时候不能放松、不能滞后”。我们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把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改革置于总体部署之中,在整体布局中优化资源、统筹推进。要着眼大局、抓住根本,在关系改革全局的主战场上集中力量、统一部署,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盘,努力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合力。

    多点突破有序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要牵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今天的改革是一场攻坚战,面对的是深层纠结的体制弊端、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和日益固化的利益藩篱,必须找准突破口和关节点,在重要领域集中发力、形成优势,牵引带动其他改革。当然,多点突破不是不分主次大小、轻重缓急,而是要坚持辩证思维,从分析解决主要矛盾入手,认清各领域改革的主次、内外关系,分清各项改革举措的大小、难易程度,区别轻重缓急,协调有序推进改革。

    蹄疾步稳深入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蹄疾与步稳、渐进与突破,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改革作为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过程,本身就是渐进与突破的辩证统一体。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只有勇于探索、敢于变革,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破解改革难题、凝聚改革力量,谋求新的突破,才能激发活力,推动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牵扯面广、风险叠加、任务繁重,只有科学权衡、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浅到深、从外围到核心层层推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才能行稳致远,推动改革沿着正确轨道纵深发展。

    联动集成:增强改革的协同性

    改革的各领域、各环节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各层次、各部门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的协同越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

    把握改革要素的关联性。全面深化改革是由多个领域、部门、层次、环节等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充分把握各种要素间的有机关联,形成要素配置的合理布局,就能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在改革实践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改革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内在机理、运行规律,找准阻滞全面深化改革的体制障碍、机制症结和利益固化藩篱,在紧要处疏通关节点,在连接处打通拥堵点,倾力消除“中梗阻”,确保改革上下通畅、左右联动、前后呼应,逐步形成多要素融合、多环节贯通、多领域协同的全面深化改革格局。

    注重改革举措的耦合性。改革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所以,必须综合研判、统筹协调,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和耦合,在协同联动中形成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就在于准确把握改革举措之间的关系,多措并举、互补联动、集成配套地推进改革。例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正确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互补耦合作用。既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又要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各项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增强改革过程的互动性。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作用、有机统一。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发展为目的、稳定为前提,三者交融互动,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事实也一再证明,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为社会稳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只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通过发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才能为改革、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只有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的福祉,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才能为改革发展提供可靠保障。(陈春生)

    责任编辑:高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