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王红艳:下山住新房 当上“老板娘”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11-25 06:58:38
    语音播报

    【燕赵新作为致敬40年】王红艳:下山住新房 当上“老板娘”

    摄影:桑亚君 董康 剪辑:杨爽 后期:杨爽

    “易地搬迁农户”王红艳:

    下山住新房 当上“老板娘”

    王红艳住进了新楼房,当上了“老板娘”,每天精心打理自己的小饭店。 通讯员吴小猛摄

    □涞源县烟煤洞乡易地搬迁农民 王红艳/口述

    记者寇国莹/采访整理

    我们南李家庄村远在涞源县城东北的深山里,离县城有100多里路。这山连着那山,抬头一线天,对面看得见,走路要半天。以前路很不好走,从村里进趟县城就要走上大半天,即使现在路修通了,好走了,开车也得两个小时。

    深山小村平整地块少,物料运不进来,盖房子只能就地取材,所以每家每户的房子都很小。我们家是两间低矮的土坯房,屋子里盘下3米长的土炕,就再没有了下脚地方了。如果再说得形象点,那就是低矮的土坯墙,纸糊的木格窗,伸手能够到木条梁,还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漏水房。

    山里穷,可不是因为人懒,实在是自然条件太差。山地土浅肥薄,浇不上水,再加上海拔高、天气冷,生长期短,庄稼只能种一季,还得靠天收。在这样的地方,能填饱肚子就不错,脱贫致富是想都不敢想。

    我在外面打过几年工,知道外面世界很精彩。可是,结婚生子后,孩子他爸外出打工,我只得守在家里带孩子。有时候,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大山,再看看眼前活蹦乱跳的俩儿子,我就想,难道就一辈子困在这穷山窝窝里吗?难道就这么父一辈子一辈地穷下去?

    2006年,国家有了政策,务工子女可以在非户籍地就近入学。我和孩子他爸商量,由我独自带着两个儿子下山到县城求学。为方便陪读,我在儿子读书的小学附近租下一间民房,只有20来平方米,只够放下一张床,一个煤气灶。孩子写作业没地方,只能搬个小马扎,把床当书桌。有时候,他爸过来,只得在床尾搭上一块木板,一家四口才能挤得下。就这样挤着,我们在县城住了快10年。孩子常常问我,什么时候咱们也能住上楼房?我只能告诉他们,好好上学,就会过上好日子。

    去年,我们家喜事连连:第一件喜事是大儿子考上了廊坊师范学院,儿子上大学享受贫困户政策,免除了四年学费,我们不用为孩子上不起学发愁了。第二件喜事就是和全县8个乡镇15个村的1900多户人家一起,我们全家都搬到了县城安置区,我们一家四口在福泽园社区分到一套三室一厅的新楼房。新房都是精装修,足有100平方米,俩儿子一人一间卧室,睡觉打着滚儿睡都可以!

    搬家时,我们特意把公婆、叔伯妯娌请过来,一大家子二十多口儿,在我家热热闹闹地吃了顿晚饭。一个饭桌坐不下,另一桌就围在茶几旁,直接坐在热乎乎带地暖的地板上。我婆婆高兴地说,住楼房真好,地上比老家的火炕都暖和!老公破例买来一瓶酒,给每人都倒上一盅,说要为幸福的日子干杯!那晚大家多喝了几杯,七嘴八舌感念起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都说往后致富得靠咱自己的双手啊!

    从前人穷志短,担心做生意赔了钱日子没法过。如今国家帮我们住进了新楼房,再没有后顾之忧了。我知道,易地扶贫搬迁有句话叫“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安居才能乐业,我要开店当老板!当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立即得到全家人的赞同。

    我们县易地搬迁安置区都配建食用菌大棚和产业园区,有箱包厂、服装厂,可安排4000多人就业,再加上福泽园社区安置的5000多人,这些人都是稳定的客源。我寻思着,守着家门口就能创业,开个小饭店最合适不过了。

    我们在社区底商租了一个60平方米的门脸,连房租带设备投入7万多块钱。今年7月,我们的小饭店开张了。

    自己创业,心气就是不一样。凌晨三四点钟起床和面,早晨卖油条、包子,中午、晚上卖炒菜,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可一点儿也不觉累。虽说是头一次开店,但我们边干边学,本着良心经营,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开张头一个月就纯赚5000多块!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好运气也是干出来的。这两天,我家又有好消息啦:社区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帮我们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政府给贴息三年。我们合计着,党的政策这么好,咱得撸起袖子加油干,来年再开个连锁店!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