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不断将新时代河北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8-12-05 06:50:14
    语音播报

    不断将新时代河北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陈 璐

    40年改革开放给神州大地带来沧桑巨变,我国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这有力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铿锵有力地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向全国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员令。在新时代,河北必须抓住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把握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不断将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新时代改革开放对河北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代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从我省实际出发,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坚持正确方向,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将新时代河北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一要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全省人民发展所需开展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需要谋改革、促开放,围绕化解过剩产能和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等发展所需出实招、见实效。二要满足基层干部群众的期望,鼓励基层敢于创新。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精准对接基层干部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期望,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三要符合人民群众期待。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评价主体和目标主体。改革开放方向对不对,改革开放措施准不准,改革开放成效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汲取经验智慧、完善政策制度,使改革的方案设计和政策举措更接地气、更符合群众期待,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突出问题导向,始终坚持破解难点、直击痛点、紧盯热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面对改革开放的繁重任务,只有突出问题导向,牵住“牛鼻子”,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实现突破,才能以点带面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一是要“迎难而上”,主动破解难点问题。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主动分析难点问题,善于从杂乱的问题中把握要害问题,以破解难点问题为导向提升改革开放的效能。二是要“直击痛点”,激活带动全局。改革如果不敢戳痛点,就无法激活改革动能,带动全局改革突破。比如,当前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就是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痛点”问题。精准抓住这些“痛点”,解决好这些“痛点”问题,才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并取得显著成效。三是要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精准呼应民生关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人民最急、最忧、最盼的事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围绕人民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快推动教育文化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注重协同配合,努力形成顶层设计、推进机制和发展成效的有机统一。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面之广、变革之深、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必须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是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按照中央要求积极谋划新时代河北改革开放的总体思路、总体原则,制定一揽子符合河北省情的改革开放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二是在推进机制和发展成效上抓好整体协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要从河北实际出发,建立起改革开放的协同推进机制、落实督察机制、从下至上反馈机制、党政干部激励机制、责任约束机制、容错机制等,确保改革开放工作推进到位,改革开放方案落实到位。

    把握着力点,不断将新时代河北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不断将新时代河北改革开放推向前进,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找准主攻方向,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实现新突破。

    研究谋划和制定新时代河北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借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政策研究与探索,统筹设计全省未来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生态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的总体方案,保证各项措施协调联动、整体配合。突出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的深层次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改革与法治、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关系,确保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着力在构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完善化解过剩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探索“负面与正面相结合清单”等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改进办事方式与流程,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大力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人才管理体制及科研经费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激励服务、使用调配机制。

    着力在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借力雄安新区改革开放优势,大胆探索建设适应新时代对外贸易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实验区、中央商务区等现代新型开放载体;制定有力政策措施,鼓励各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出口商品展销平台;选择部分条件好的重点平台和开发区,通过强化产业基金引导、加大研发创新支持力度等,高质量打造外资集聚地;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健全完善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融合发展机制,努力打造世界级一流港口集群。

    着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新型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健全完善京津冀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在产业科创、区域市场、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快实现一体化;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的资源要素保障,在市场准入、财政投入、金融服务、用地用电、人力资本等方面,积极推进机制和政策创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发展新格局。

    着力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实现新突破。以探索治理方式、统筹盘活资源、改进激励措施为重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扶持引导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高水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常态化的“利民生办实事”制度,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力在破解生态文明建设难题方面实现新突破。构建环境破坏事后补救制度和事前预防制度体系,强化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管理政策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创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和公益诉讼机制,建立行政处罚、引咎辞职、诉讼受理和行政追责等行政措施以及行政处罚自动启动机制。完善绿色发展奖补机制,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与处罚惩戒等制度。创新管理模式,推进行政管制、市场调节、技术服务、信用管理相结合,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责任编辑:张永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