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读报
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 分享
  • 2018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发布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01-11 09:25:00
    语音播报

    2018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发布

    顺风车安全、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上榜

    燕赵都市报讯(记者陈晓红)顺风车安全问题、个人信息保护缺失、大数据杀熟普遍、共享出行押金难退……中国消费者协会10日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基于大数据平台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共同发布“2018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同去年的榜单相比,互联网+领域依然热点重重。

    顺风车安全问题成为热点话题

    2018年,相继发生“郑州空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和“乐清女孩滴滴顺风车遇害案”,滴滴出行及其旗下的顺风车业务因此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其运营理念与管理方式遭到舆论诟病。顺风车安全也引发舆论担忧与质疑,成为消费者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针对上述事件,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门,对滴滴出行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随后,滴滴出行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并新增了一键报警、安全中心入口、分享行程至紧急联系人、全程录音等功能。

    舆论认为,平台方必须将消费者的安全放到首位。滴滴出行不能因为忙于追逐市场利润,疏于对入驻司机的资质审核及服务质量的监管,更不能放弃平台方对于消费者负有的安全保障义务。网约车作为全民性、高频次的消费产品给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遇了安全质疑,期待网约车安全、服务升级,为消费者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个人信息保护 期待法制化

    2018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词。6月份圆通被曝10亿条快递个人信息被挂到外网上公开售卖。8月底华住酒店被曝出集团数据泄露,事件涉及1.3亿个人信息与5亿开房数据。舆论认为,要真正保护好“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和强化监管,给互联网企业收集用户信息的等行为戴上“紧箍咒”。9月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旨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解决相关问题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数据安全法》被列入第一类项目,有望使个人信息保护早日进入法制化轨道。

    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

    3月,“大数据杀熟”一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事件起因于一名网友晒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示其长期在某网站预订价格在380—400元之间的酒店房间,可实际使用朋友账号查询发现同一房间显示为300元左右。事件网上发酵之后,许多人都纷纷晒出类似经历的证据。舆论认为,这种“杀熟”的销售方式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正当权益,也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公平诚信的原则。互联网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商业资本,利用得当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技术中立并不代表对技术的使用是无害的,不得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大数据杀熟为例,大数据的加工与使用需要相关机构、法律法规、技术伦理等多方面的约束与监管。

    总体来看,2018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按照社会影响力评分排名分别为:顺风车安全问题、个人信息保护缺失、大数据杀熟普遍、共享出行押金难退、网购平台售假、预付式消费现“套路贷”、移动支付安全漏洞、销售广告诚信问题、高额机票退改签费乱象以及首例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胜诉。

    中消协方面表示,新经济下的消费维权仍然面临多重挑战,虚假促销、伪劣商品、支付安全、信息泄露、霸王条款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挑战,需要协同共治,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