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张贵:积极拓展承接平台 着力优化承接环境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03-27 09:40:29
语音播报

张贵:积极拓展承接平台 着力优化承接环境

核心提示: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要的、最核心的任务。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切实在拓展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上下更大气力,通过“强点、成群、组链、结网”,逐步从偏重单一转移疏解向更加注重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全区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转变。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联盟为重点、以园区共建为支点、以市县合作为平台、以城镇建设为载体、以聚集资源要素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能力和水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国家战略。我省坚持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服从服务大局,不断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在河北落地见效。5年来,我省累计引进京津项目1.5万多个,吸引资金1.4万多亿元,与京津合作共建各类科技园区55个、创新基地65个,1400多家京津高科技企业落户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当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要求我们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在拓展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上下更大气力。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要在“强点、成群、组链、结网”上下功夫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重点是疏解产业功能,关键在于整合区域乃至全国及国际产业要素和创新资源,以弥合发展差距、贯通实体产业链条、重组区域资源,形成自研发设计至终端产品完整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对河北而言,要逐步从偏重单一转移疏解向更加注重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全区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转变,通过“强点、成群、组链、结网”,形成上下游联动的对接与互补体系,努力打造“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制造+高端服务+高品位宜居生活”分工协作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和创新中心。

强点:一方面,强化产业节点建设,最主要的就是要培育、壮大行业领军企业,发展创新型、具有成长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本地或引进外部的创新骨干企业,利用创新政策和创新孵化器、创新基金等培育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强化区域节点建设,形成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人才流动为载体,以制度创新为重心的区域发展空间新格局。

成群:在核心企业的引领和市场力量的推动下,让技术上或业务上相关或相似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产业群落。政府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做好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科技园区和新型城镇的空间规划。在现有产业集聚区及各类园区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降低各种要素的流动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要素聚集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

组链: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抓手,以“缺链补链、短链拉链、弱链强链、同链错链”为思路,提升现代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农业等产业链能级,将三地产业模块统一起来,形成产业链的相互融合与无缝对接。

结网:推动企业之间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创新网络,加快技术、产品、市场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进而推动京津冀三地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和价值链深度融合。

积极拓展承接平台、着力优化承接环境,进一步提高承接力、承载力

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要的、最核心的任务。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不放松,要认真抓好承接平台和承接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点。当前,驻京各类总部、高校及驻津研发转化基地新业务、新项目的拓展和深化亟待寻求新的载体和空间,我省应抓住机遇,积极承接和对接其延伸功能和拓展项目,打造重点承接平台,加快其在河北落地。比如,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等为依托,积极打造若干个京津冀合作的关键支点和创新纽带,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同时,积极承担国家战略性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在先导性技术、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方面加强联合攻关,促进我省由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

二是以产业联盟为重点,激发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积极性。依托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业联盟,激活企业主动对接协作的积极性。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大智移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集成电路等行业成立组建商会和联盟,以企业互利和协同发展为纽带,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构建区域间产业合理布局、上下游联动、良性循环的区域产业生态体系。

三是以园区共建为支点,拓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空间。在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金融创新、科技研发转化等现代产业领域,以共建产业园区、未来科学城、创意园区为载体承接和对接京津产业功能疏解拓展。以现有的三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三大新能源汽车基地、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六大新材料基地、九大新能源基地和九大生物工程基地等为依托,以各地产业转移园区为载体,推进我省与京津合作园区的谋划和建设。以政府合作共建、企业合建、政校企合建、跨省市共建等方式,引导优质要素向园区聚集,助推和带动区域间企业合作、要素流动、技术溢出,形成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分工合作、利益共享新格局。

四是以市县合作为平台,优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格局。我省各市县应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找准承接和对接协作的切入点和抓手,并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比如,雄安新区通过承接符合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保定建设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智能制造、康养服务功能承接区;廊坊积极吸引京津人才资源,推进北京优质医疗资源、重要会展设施、专业批发市场、研发孵化机构落地;承德围绕服务首都特色功能城市的新型城市定位,建设文化教育、科研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承接和疏解基地;张家口强化与北京总部、科研院所、医院学校的全面对接,促进与央企京企的战略合作,加快北京高新技术在河北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

五是以城镇建设为载体,夯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基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区域新增长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夯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物质基础。以雄安新区为重中之重,与京津开展金融、教育、研发中心、电子商务、生产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深度合作,形成区域内新的增长空间和增长极。发挥廊坊临近北京新机场的优势,围绕规划建设空港新区,发展临空产业、高端制造业、航空服务业等临空经济。毗邻港口的曹妃甸区与渤海新区,要着力发展以低碳、绿色经济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促进唐山和沧州形成以滨海新城为中心的沿海城市群,加速城市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

六是以聚集资源要素为突破口,提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动能。进一步开放和发展要素市场,推动优质资源和创新要素“共享、共育、共引、共用”,促进各要素在京津冀区间的有序合理流动。一是理顺三地政策法规,实现对接协作。二是打破地方保护,切实落实非禁即行的“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全区域的市场准入标准,统一或互认安全管理与监督、检验、检疫标准等。三是促进资源要素合理对接对流,特别是北京的金融、技术、人才以及天津的各类要素交易平台(基金)要立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开放创新机制,增强其流转、扩散、服务功能。与京津相比,我省在科技、金融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落差,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不足。鉴于此,我省更要在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要对标京津,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加快提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服务水平,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实现京津冀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以增加对人才、资金、技术以及各种要素的吸引力。此外,要转变观念,积极培育和发展开放文化、亲商文化、创业创新文化,让各种资源要素在河北更好地生根发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作者:张贵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赵耀光

下一篇: 野三坡点亮世界四大著名街区大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