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出版沉思录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04-25 04:38:01
语音播报

出版沉思录

编者按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书籍,带来知识的传播普及,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她的前世今生,她的伟大所在,她的未来,更是一部书不尽、读不完的大“书”,值得思考。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个阶梯是如何一步步搭建的?世界读书日,也是“书”的节日。值此,本报刊发这篇文章,请您一起来阅读和思考关于“书”的故事。

我常常仰望星空,星斗满天,星光璀璨。

人类,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已经生活了数百万年。晚期智人,也就是现代人类,在四万年前就已经出现。纵观人类发展史,有一系列问题在我心中萦绕:

在现代人类出现初期长达几万年的历史进程中,人类长时间过着挖穴而居、衣不蔽体、兽肉野果果腹的日子,为什么这一时期人类物质生产能力的增长如此缓慢?

5000年前左右,人类好像突然变得聪明起来,创造了乡村乃至城市,创作了赏心悦目的文化艺术,发明了很多让人类生活更便利更舒适的技术……为什么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等古代灿烂文明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

自秦汉至清代康、雍、乾,长达2000年,中国远远超过欧洲,长期是世界上生产力水平最高、最富足的国家,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18世纪工业革命,人类进步的步伐突然加速,从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似乎一夜跨入“机器时代”。之后,人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仅用了不到百年。仅仅几十年,人类又进入到科技时代。人类犹如神助,创造力似乎无所不能,几百年前还老死不相往来的居住在各大洲的人们,一下子变成了“邻居”;人类飞上天空,潜入深海,飞进太空,踏上月球……当代人类,让许许多多远古的神话变成了现实。当下,人类在地球上,仍然在每时、每天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为什么,今天人类一天、一年创造的财富和知识超过远古人类几千年、几万年的探索和积累?

医学告诉我们,在身体结构方面,今人和4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并无区别;今人和3000年前的古人,在智力上没有两样。

我向浩瀚无垠的星空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这位400年前的哲人和科学家的名言,响在我的耳畔。

毫无疑问,是知识的力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人类对知识的发现、积累、传播能力,决定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快”与“慢”。在原始社会,知识的发现、积累,靠的是个体的实践、传播,靠的是口耳相传,所以,人类文明在几万年间缓慢地进步着。近三千年来,正是由于知识传播力的一步步增强,使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一个时期比一个时期更快。

星夜灯下,我研读《世界出版史》《中国出版史》,心中的谜团豁然解开:出版业的出现、发展、繁荣,与人类文明进步步伐的快慢完全一致。

这一系列“为什么”背后的原因,竟然是出版业!

作为一个出版人,我的心在怦怦狂跳。

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有三大发明对人类的进步影响巨大:文字、纸、印刷术。

文字和纸的发明,催生了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催生了一个伟大的行业——出版业。出版业的兴盛,大大提高了人类发现、积累、传播、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让人类在自然面前变得更强,让人类进步的步伐快速起来。

可以说,出版业的出现,成为人类文明步伐突然加快的“核聚变”。

出版业的产品是书,书的功用是传播知识。

从古代之书到今天之书,出版业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从发明文字起,我们的先人就始终不懈地探索如何把文字载之于“书”,来记录历史、传播知识。

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5000多年前,苏美尔人把楔形文字刻在软泥上,制成“泥版书”。4000多年前,埃及人以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一种类似芦苇的莎草科植物为原料,取其茎髓切成薄片,压干后连在一起制成莎草纸。埃及人用芦苇茎为笔,在莎草纸上书写象形文字,写成后卷起,被称为“纸草书卷”。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雅典宪章》等留芳数千年的名著,均是写在纸草上,以纸草书卷的方式得以留传。亚述人将薄木板表面的中间部分掏空,把融化的蜡注入其中,在蜡未完全硬化之时用来刻写文字,将刻字的蜡板打孔后穿绳,制成“蜡板书”。2000多年前,生活在西亚地区的帕加马人发明了“羊皮书”——把绵羊、山羊、羚羊之皮去薄而制成书写材料。已知最早的羊皮书,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写成的《波斯古经》,全书约35万字。到公元4世纪,羊皮纸取代莎草纸,成为制作手抄本的主要材料。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之前,10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用羊皮书写了一部部经典,推动着人类文明一点一点地进步。直到公元13世纪,中国的造纸技术传入欧洲后,纸张才取代了羊皮纸,成为抄写书籍的主要材料。

1899年秋天,清代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了甲骨文,我们才知道,中国最早的书是刻写在兽骨上的。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正规书籍是写在竹、木简等材料上的简策和缣帛上的帛书。《墨子·明鬼》记载“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序文中说的更明确:“著于竹帛谓之书”。靠这些竹帛,《诗》《书》《礼》《乐》《易》《春秋》和《道德经》《论语》等等书写先哲伟大思想的经典,得以传抄授受流传下来,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回顾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古代成书的材料是如此的难以得到,且仅仅是依靠手写、传抄。成书之难决定了书籍的稀缺性。所以,书,在当时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知识,仅仅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这,严重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继而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也是在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人类长时间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静水微澜的日子的根源。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三个名字应该永远被铭记:蔡伦、毕昇、谷登堡。

正是这三个人,为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每个人仍在使用着、享受着他们的伟大发明带来的方便和恩惠。

1900多年前的一天,人类文明史上发生了一件影响至今的大事。这天,蔡伦向汉和帝敬献了一种叫作“纸”的东西。

蔡伦,东汉和帝时任尚方令。尚方是主管皇宫制造业的机构。当时的皇宫作坊,集中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代表着那个时代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尚方宝剑”就是尚方制造的宝剑,后来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以沤、捣、抄的工艺技术,制造出方便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给皇帝。

我想,这一天,一定是个风清气朗的日子。汉和帝诏令天下使用推广造纸术。

生产纸的原料如此丰富,可以批量生产,且书写、保存方便,很快风行天下。书籍的数量骤然增加,使更多的人可以写书、读书,知识的传播一下子便捷起来。“洛阳纸贵”,就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晋书·左思传》记载,左思写成《三都赋》,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

科举制,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治理体系的一大先进制度。有了科举取士,使平民百姓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为朝廷广开了选才之路,使许多有才学且知民间疾苦的平民进入官僚阶层,大大提升了皇朝的治理水平。我认为,这一制度,是中国在农业社会成为世界最强盛国家的重要原因。科举制在隋朝能够诞生,而不是在西汉诞生,正是因为纸的发明。有了纸,书籍得以广泛流传,平民百姓才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民间才涌现出大量有才学之士。可以说,造纸术的发明,为科举制的施行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纸,风靡了中华大地。一批批伟大作家在古老的土地上诞生,一卷卷伟大著作被人们传唱吟颂。这是一个多么欣欣向荣的大中华啊!

而此时,欧洲人仍在不易得到的莎草纸和羊皮纸上艰难地书写着,且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这,就是当时中国要比欧洲繁盛得多的根本原因吧?

直到700多年后,中国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西亚传入欧洲。13世纪,欧洲人开始广泛应用造纸技术制造纸张来取代羊皮纸。

蔡伦发明纸900年后,在中国北宋,诞生了另一个名垂人类文明史册的伟人——毕昇。

毕昇,于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800多年后,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蔡伦发明纸以后,随着书籍传抄的便捷,读书人越来越多,对于书籍的需要量日益增多,单靠手工抄写书本,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于是,雕版印刷诞生了。

雕版印刷的工艺是:在纸上将书稿写好后,把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板上的反体字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板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印刷时,用刷子将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把纸覆盖上去,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将纸从板印上揭起、阴干,印刷过程就完成了。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这是之前手工抄写所无法想象的。一块印板可连印万张。今天,我们在武强年画馆,还可以看到这种雕版印刷技术。

大多数专家认为,雕版印刷在隋末唐初发明,在唐朝兴起,宋朝发展到全盛时代。雕版印刷的发明,使书籍的生产、知识的传播进一步便利。但是,雕版印刷刻版费时费工,刻一部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时间。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常需要整块版重新雕刻。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雕版刻工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技术。毕昇用胶泥制成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周围围成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放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平整,便可以印刷。

遗憾的是,毕昇的发明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活字印刷术在当时没有被广泛推广。但是,这并不影响毕昇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因为有了毕昇,因为有了活字印刷术,现代出版业终于要诞生了。

活字印刷术13世纪传入朝鲜,朝鲜人发明了铜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术沿着丝绸之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近400年后,德国人谷登堡在公元1450年间发明了现代印刷技术。

谷登堡是与毕昇相比肩的历史巨人。或许,也可以这样说,谷登堡站在毕昇这个历史巨人的肩上,登上了一座新的高峰。

谷登堡出生在美因茨一个富有的家庭,他的发明的正式名称是“铅活字板机械印刷机”。

谷登堡用作活字的材料是铅、锡、锑合金,易于成型,制成的活字印刷性能好,像这样的配比成分,甚至到500年后的今天,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在铸字工艺上,谷登堡使用了铸字的字盒和字模,使活字的规格容易控制,也便于大量生产。谷登堡还首创了脂肪性油墨,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脂肪性油墨也一直沿用到今天。谷登堡发明的印书机,虽然结构简单,但成为后世印刷机的张本。因此,各国学者公认谷登堡是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

到1477年,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术传遍了欧洲。

时间又过了近400年,1845年,德国生产出第一台快速印刷机。1860年,美国生产出第一批轮转机。上世纪80年代,电子分色扫描机和整页拼印系统的应用,汉字信息处理和激光照排工艺的发明,使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进入现代化时代。

不管印刷技术如何变化,谷登堡的现代印刷术,永远是出版发展史上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回望着过去,展望着未来。

纸与现代印刷术的结合,让出版业走进了繁盛时代。书,不再是稀缺品。通过读书,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

读书,成为每个渴望知识之人的追求。通过读书,获取知识,追求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使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读书,让每个人都活得丰富多彩,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人生之路,当科学家、当文学家、当工艺大师……一切都均有可能。捧起书来,每个人都随时可以穿越时空,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伏尔泰交流;读书,造就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钱学森……

书,让人类英才辈出,文明快速进步。所以,现代人几百年前进的脚步,超过了古人几万年进步的里程。当代人几年的时间,就会让地球发生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化。

出版,是知识传播最重要的途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的动力源泉。

知识就是力量,多么动人的诠释啊!作为传播知识的出版人,我怎能不自豪?!

人们手捧书本,或欣赏动人心弦的文学艺术,或获取科学知识,让自己思想丰富,让自己智慧增长,让自己变得强大!

孔子、老子、亚当·斯密、萨缪尔森、牛顿、达尔文、马克思、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雨果、曹雪芹、海明威、霍金……一个个伟大的名字留在了千千万万读者脑海里。我们如饥似渴地捧读一本本精美图书的时候,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打开人类智慧之门的伟大图书的作者,但也不应该忘记另一个伟大的名字——编辑。

编辑作为一种职业,从书出现的那天起就有了这个名字。“编辑”二字,从收集编述简策而来。后来不论书写材料如何变化,“编辑”这个职业名称一直未改,沿用至今。

有了编辑,才有了一册册的精美的书籍。

编辑的工作,是发现优秀作品,并加工整理,把一道道“知识大餐”呈现到读者面前。孔子作为我国书籍编辑的先行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编辑。他整理、取舍、删节、修改、出版了一批经典书籍,形成了儒家学说,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几千年,至今这些经典仍在传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昭明文选》,西汉司马迁编撰《史记》,北宋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明解缙主编《永乐大典》,清张廷玉编纂《康熙字典》,纪晓岚主编《四库全书》……在中外出版史上,每一部伟大作品的出版都饱含着编辑的心血。有人因做编辑而名垂史册,美国文学编辑珀金斯被作者称为“我们共同的父亲”,成为美国出版史上的传奇。但是,更多的编辑,却是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编辑是人类千千万万职业中的一种,但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编辑,成为一个优秀的编辑更非易事。第一,编辑要有一双慧眼。编辑最本质的特征是选择性。发现好书,发现有潜质的作者,是优秀编辑最重要的才能。第二,要有丰厚的学识。慧眼来自于学识。加工作品,整理校订,需要深厚的功力。中外出版史上优秀的编辑,可能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写过一本书,但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学富五车之人。第三,编辑有无私奉献精神。编辑通过默默劳动,把作者的劳动成果尽可能完美无缺地奉献给读者。故对编辑职业有“为他人做嫁衣”之说。1944年,毛泽东同志曾为邹韬奋先生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韬奋精神,就是广大编辑践行的职业精神。第四,编辑要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近代大编辑家,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张元济,为编纂《二十四史》,走遍国内所有藏书楼,抄录、摄影、比较、甄别。邹韬奋先生看校样时聚精会神,不让作品有一个错字。他说:“我不愿一字一句我所不懂或不称心就随便付印。”

几千年来,编辑作为出版的守门人,去伪存真、慧眼识金,为读者奉献了一部部精品好书。他们,当之无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居功至伟的人。

十一

人类进入了读屏时代。

十几年前,我曾访问日本,有一幕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深夜的地铁上,工作一天晚归的人们,许多人手里捧着一本书在认真阅读。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一幕,我都会被感动。今天,在中国的公交车上、地铁中,抬眼望去,几乎人人都抱着一部手机在看。

据统计,我国的网民已超过8亿,手机网民为7.88亿人。2019年4月16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6.2%。

自现代印刷术诞生以来,不管印刷技术如何改进,出版业的业态未发生过变化——编辑、印刷、发行,把书送到读者手中。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带来了图书市场的变化,带来图书营销方式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出版业会发生颠覆性变革吗?目前,似乎不好下一个明确结论。但是,毫无疑问,这对于出版业,必是一次重大变革。

出版人不会也不能无视这一变革。

近年来,出版人顺应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在传统出版业与互联网融合上奋力探索,诞生了电子书、有声书、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新业态,3R技术与出版的融合使书籍的形态多样化,图文并茂、声情共享的图书产品,为读者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更方便更舒适的阅读服务。

哪几种模式是出版融合发展的最佳模式?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是什么?目前看,也许还不太清晰。但出版发展史告诉我们,创新,一定会给出版业带来美好的明天。

新形势对出版人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的要求。编辑不仅要有一双慧眼,还要有互联网思维,要掌握新媒体技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十二

内容为王!不管是纸书还是视屏,内容,永远是出版传媒业的生命。

历史进入新时代,主流出版传媒业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如何把好出版的门槛,完成好时代赋予出版业的使命任务?我想,出版人既要守正,更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在积极推动传统出版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同时,实施以出名书、建名社、培育名编辑和出版名家为核心内容的“四名工程”,就是当下出版业守正创新之路。

出名书,是“四名工程”的核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出版规律,对接市场,引领需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图书服务。

建名社,是扩大图书品牌影响力的需要。出版单位要积极推进融合发展,既出精品,又出效益,才能在业界有引领力,在社会上有影响力。

培育名编辑和出版名家,是出名书、建名社的基础。在出名书、建名社的实践中推动编辑成长成才,涌现出一批学富五车、爱岗敬业的编辑名家,成长起一批懂出版,善经营的出版家。

有了名编辑和名出版家,出版社才能出名书;名书又成就了名编辑和名出版家。“四名工程”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体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四名工程”的实施,方能打造出时代精品书籍,出版经典,流芳百世。方能让出版业永葆青春!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人类不消亡,人们就会追求知识,就会与书籍相伴。

随着科技进步,不管形态如何变化,书籍,永远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走向美好未来的源泉!

人类创造的文明繁若群星,书籍,永远是人类进步的北斗星!  (曹征平)

责任编辑:张永猛

下一篇: 超级病原菌来袭,人类如何“制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