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蹲点调研】张北县德胜村:“日子当真一天比一天好”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10-23 02:17:52
语音播报

【蹲点调研】张北县德胜村:“日子当真一天比一天好”

张北县德胜村——

“日子当真一天比一天好”

初秋时节,金色阳光洒满张北沃野。图为俯瞰德胜村。记者田明摄

金秋十月,艳阳高照张北沃野。张北县德胜村96栋粉墙黛瓦的二层小楼,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美得像一幅油画。

两年前,德胜村还是坝上地区最普通不过的贫困村,全村413户中有212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人们以种养业为生,住的是土坯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德胜村,看年货、炸年糕、算收支账,给困难群众送来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牢记总书记嘱托,德胜村脱贫攻坚干起来!“日子当真一天比一天好!”建光伏电站、种植微型薯、盖起新民居……2018年底,德胜村喜摘“贫困帽”,实现全村脱贫出列。

“铁杆庄稼”长得壮

德胜村东南,装机容量400千瓦的光伏电站,像一大片“铁杆庄稼”向阳而立。

张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德胜村党支部和省工信厅驻村工作组,争取多方支持,建起两座共5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

“德胜村这两座光伏电站,每年发电量75万度,每度电1.08元。收益40%用于电站运营和公益事业,60%用于扶贫。”张北县委书记郝富国介绍,2017年、2018年,两座光伏电站实际收入分别达到62万元和72万元。

9月1日,迎着初升的阳光,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与村民代表一起盘算着怎样更好的养护400千瓦的光伏电站,让村民收益最大化。记者田明摄

“光伏电站成了德胜村的‘铁杆庄稼’。深度贫困户每人每年受益3000元,巩固户每人每年受益1000元,其余用于扶贫公益岗位。”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近日对记者说。

2017年4月,张家口亿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又在德胜村南投资建设了5万千瓦集中式农光互补扶贫电站项目。

项目流转荒草地、荒滩地等2640亩,顶上发电,地上种植中草药。村民每年从项目里可以赚到“两金”,一是土地的租金,每亩400元,二是打工的薪金。

清洗光伏板、除草、打药……如今,50岁的村民陆金旺守着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农忙时候每天200元,农闲时候每天150元。项目流转了12亩地,每年可得租金4800元。租金、薪金加起来,去年赚到1.3万多元。”陆金旺告诉记者。

“像德胜村一样,张北的‘铁杆庄稼’已经发展壮大,普惠贫困百姓。”郝富国介绍,到目前,全县已建成投产村级光伏电站174座共5.5万千瓦,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4座21万千瓦。2018年,全县共发放光伏电站收益4038万元,惠及贫困户31844户。

账本越算心越明

8月31日,德胜村民徐海成家种植的微型薯长势喜人,即将收获,其爱人裴秀平看着自己13个大棚里“金豆豆”,感觉又是一个丰收年。记者田明摄

近日,记者采访时看到,村民徐学海像往常一样在微型薯大棚里忙碌起来,他先拉起两侧棚膜,又拧开自动喷灌设备。

2017年1月24日,徐学海家是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的第二家。徐学海做过心脏手术,不能干重活。但是他乐观坚强,承包了3个微型薯大棚,年收入两三万元。他说:“别人一天能干完的活儿,我就干上两天、三天,咋也不能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哩。”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徐海成家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算收入支出账,询问微型薯种苗的生产情况。总书记说,马铃薯是个大产业,马铃薯原种育种这一项有希望做大吗?郝富国答道:“有希望,我们全县马铃薯育种占到全国五分之一。”

过去德胜村每户都种马铃薯,小打小闹,收入不稳。

怎样发展壮大这个脱贫产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叶润兵说,要依托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微型薯产业园区,帮着群众闯新路。

当年开春以后,合作社利用村党支部争取的扶贫项目资金,建起280个大棚。贫困户以每个每年1000元的价格优先承包。叶润兵带着村干部跑县里市里,引进两家专业公司,由他们负责提供瓶苗、免费技术服务等。

德胜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联系对接龙头企业,与“中国薯网”聚合农业公司签订50个微型薯大棚的订单。德胜村马铃薯注册了“御富德胜”商标,并成功通过了国家绿色认证,还入选了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德胜村的小账本越算心越明——280个微型薯大棚种植,已经成了德胜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全村种植微型薯的农户达到180户。2018年,仅此一项,村民人均收入就有4790元;村集体收入113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

不少德胜村民表示,感觉自己的日子如今已经提前步入“小康”。记者田明摄

喜迁新民居 搞起民宿游

再访德胜村,原先低矮破旧的土坯房已不见踪影,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排新民居和花园一样的村民广场。

走进57岁村民刘桂荣的新民居,客厅宽敞明亮,厨房、卫浴、冰箱、彩电一应俱全,客厅里还摆放着空气加湿器。

“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洋楼,真是又干净又舒心。”刚刚喜迁新居2个多月的刘桂荣笑着说。

“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干。”叶润兵说。

按照规划,德胜村合并了徐家村、马鞍架村两个自然村,通过企业代建的方式,在徐家村原址上打造了一个集居住、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美丽新村。村民原来的宅基地拆迁折现后换购新民居,多退少补。

今年“五一”前夕,一期96套新民居已经分配到户。到目前,村史馆、文化广场已经完工,村民活动中心、幸福互助院和幼儿园均完成主体工程。

沿着红浮石铺设的小路往南走,在一片油菜花田旁,村民王登云家的新民居墙上,挂着大大的招牌——“老王微民宿”。她不仅是德胜村第一个搬进新民居的,也是第一个开办起民俗旅游的村民。

9月1日,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先生一家,在德胜村中的“老王微民宿”享受难得的假日时光。记者田明摄

记者采访这天,王登云刚送走两拨租住的北京游客。“每栋每宿收费700元。刚开张一个多月,就赚了1万多元,都是到附近草原天路来观光的游客。”王登云脸上笑开了花。

目前,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组筹资铺设了6公里水泥路,打通了通往草原天路的连接线。村里建起了瓜果采摘大棚,还计划着开发“光伏+旅游”。

“今年,我们已在德胜村新民居东侧建成了40套风格多样的精品民俗民居。下一步,我们将建设酒吧风情街、餐饮小吃街、儿童活动中心等,引进100户名誉新村民,以此带动德胜村民俗旅游业发展,提升德胜村村民的综合素质,把德胜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张北德胜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戎建广说。 (记者潘文静 高振发)

责任编辑:张永猛

下一篇: 衡水:深化老大难问题“大起底”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