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纵横谈】对“拒绝签字脱贫”不能止于通报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11-21 03:30:22
语音播报

【纵横谈】对“拒绝签字脱贫”不能止于通报

近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茶蔚村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姜同勋拒绝签字脱贫的通报》。通报指出,此前,村委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代表评议会研判预脱贫对象,一致认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姜同勋一户达到脱贫标准,可以脱贫。但当片干部通知本人到村委会签字认可时,姜同勋却拒绝签字认可。通报敦促姜同勋立即纠正这种错误的行为,积极配合村委工作脱贫致富奔小康。(据《都市时报》11月19日报道)

不管对一个地方还是一个人来说,贫困都不光荣。按照精准扶贫政策,贫困户一旦符合脱贫条件,就应当签字脱贫。这不仅仅涉及个人道德,更涉及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毕竟,国家的扶贫资源是有限的,好钢必须用到刀刃上。如果有人实质上脱贫了却不愿出列、不愿摘帽,就会占有本不该继续占有的扶贫资源,损害真正需要帮扶者的利益,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甚至会引发种种矛盾。由此而言,达到脱贫标准却拒绝签字的危害不能小觑。

从表面情况来看,脱贫户“当退不退”无非是不愿舍弃国家的扶贫资金、扶贫政策。不过,同样是想继续享受扶持,具体原因却可能各有不同——

有些可能是真的“懒”,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要知道,“拒绝签字”虽然公开报道的并不多,但“不愿脱贫”的情况却在不少地方存在。有网友爆料,个别贫困户为了营造生活窘迫的假象,有的隐瞒收入,有的虚报支出,有的甚至会在工作组上门时把家具藏匿起来,把家里的牛羊牵到别处。总之,就是想方设法“装穷”“扮穷”,以换取同情、怜悯,“赖”在扶贫政策上不下来。这样的“贫困户”,即使在经济上脱了贫,在思想上、精神上显然还远远没有“脱贫”。

有些则可能是“怕”,担心自己脱贫致富的能力不足,生怕“摘帽”后没了扶持就会返贫。这里面既有“长期贫困侵蚀自信”的因素,也可能存在“没有好的、持久的扶贫项目”的原因。比如,一些贫困村由于资源、交通等条件限制,发展产业难、增收渠道少,再加上不少贫困户不了解“退出后仍可得到后续扶持政策支持”,如此一来,个别人就难免会缺乏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的信心和底气。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对“拒绝签字脱贫”不能止于通报。解决脱贫户当退不退的问题,一方面要从加强政策宣传入手,深入广泛宣传“脱贫不脱钩、摘帽不摘政策”,让贫困群众坚信“扶上马再送一程”,真正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还应当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致富途径和渠道。而对于像新闻报道中姜同勋这种脱贫5条标准完全达标却不愿出列的“钉子户”,除了通过通报、教育等方式督促他们在思想上、精神上“脱贫”,还应当适时采取“歇帮”等手段,对其按下扶贫优惠政策的暂停键、停止键,倒逼他们产生内生动力。

面对“拒绝签字脱贫”,找出背后的具体原因,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户“当退则退”“应退必退”,这是脱贫攻坚收官阶段的“必然一手”。 (张 博)

责任编辑:张永猛

下一篇: 【身边的初心使命】杨秀申:心底无私,方能赢得群众信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