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爱国情 奋斗者】卢勇:小作坊里的航天梦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12-02 02:28:22
语音播报

【爱国情 奋斗者】卢勇:小作坊里的航天梦

小作坊里的航天梦

——记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勇

卢勇(左二)在和工人研讨生产工艺改进问题。(照片由星箭公司提供)

[奋斗者说]

从公司成立到现在,我们没有引进过国外的设备,更没有购买过国外的技术,因为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为中国的航天器披上中国自己的“护身铠甲”。靠进口,只会让别人卡住脖子,靠别人的技术、设备造出来的产品,不算自己的。把技术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受制于人。责任催人奋进,报效祖国,比挣多少钱更有意义。——卢勇

黑黑的脸庞,冒尖的胡茬,粗糙的双手,身着浅蓝色工装的卢勇,与其说是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倒不如说更像一名车间工人,淳朴、踏实。

“为航天器配套生产特种玻璃,是一份责任,一种使命,必须得踏实。”卢勇说。

创业19年来,卢勇深耕特种玻璃行业,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成功从一个外行变身为航天用玻璃盖片行业专家,研发生产的空间用抗辐照玻璃产品填补了我国航天玻璃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

信念使人坚强,实干成就辉煌。从“神舟”飞船到“天宫”目标飞行器,从“嫦娥”绕月探测卫星到“玉兔”号月球车,星箭公司生产的玻璃盖片就像“护身铠甲”一般,为航天器在太空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只有全力去干,才有可能干成

走进星箭公司,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干净、简洁,甚至有些简陋。若不是办公楼大厅摆放的几个火箭模型,根本想象不到我国近几年发射的卫星、飞船上使用的抗辐照玻璃盖片和基片,95%都出自这里。

“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卢勇摘下橡胶手套,停下手头的工作,向记者介绍公司的情况。“星箭公司最开始,就是个小作坊。”

1995年,卢勇“下海”经商。经销蔬菜、卖烧烤,经过几年的打拼,在亲戚帮助下,开了一家家具厂,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人这一辈子总不能光想着挣钱吧。”卢勇觉得人生“还应该干点什么”,才更有意义。

2000年,卢勇无意中了解到中国航天玻璃的高端市场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如果祖国未来发展航天事业,绝对不能因此受制于人。”带着这份“赤子之心”,卢勇投入全部积蓄,成立了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我是在做梦,几十个人、不到200平方米的小作坊,就敢说要给航天器做配件?”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卢勇想试试。

面对从未踏足的陌生行业,卢勇几乎倾其所有。不懂技术,从头学;没有配套的设备,自己造;产品不过关,重新做。研发资金短缺,卖家具厂、卖房子。最艰难的时候,卢勇在一辆报废的依维柯汽车里办公,一坐就是四年。“当时有客户过来,以为我是骗子。”卢勇笑着说。

“这么艰苦的条件,没想过找政府帮忙吗?”记者问。

“不好意思去找啊!没干出什么名堂,政府给什么我都受之有愧。”卢勇说,有一段时间,公司不仅发不出工资,员工连上厕所也只能排队去一间,因为另一间被改成了财务室。

“即使这样,也没有一个员工想退出。”卢勇感慨道。

凭着这股干劲儿,星箭公司一点点干出了名堂。2001年底,成功自主研发出的空间用抗辐照玻璃盖片达到应用标准,开始小批量试生产;2002年底,接到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20000片玻璃盖片的订单;2007年,搬出拥挤的“小作坊”,走进700多平方米的新家,逐步走上正轨。

“能干成是好事,干不成也要全力去干。”卢勇说,“我们就是要把别人嘴里的‘笑话’变成‘神话’!”

把技术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受制于人

航天事业的发展水平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之前我国不少航天零部件都依赖国外进口,航天玻璃就是其中之一。这对卢勇来说,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这样不好,很容易受制于人。”卢勇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为中国的航天器披上中国自己的“护身铠甲”。

由于是“半路出家”,卢勇深知自己在技术上的差距。为了补足短板,他整天抱着专业书啃、围着设备转、拿着玻璃练,寒来暑往,通宵达旦。遇到不会的问题,卢勇就请教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解决不了的,他跑到外地请教专家。几年下来,卢勇已不再是“门外汉”,“你就让我自己现做一张玻璃盖片,我也能保证做到航天级别。”

经过不懈努力,2010年,星箭玻璃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成功生产出航天用掺铈的OSR玻璃基片,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市场垄断。

“我们把技术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也就意味着不用看别人脸色了。”卢勇说。

这种玻璃基片,单片进口需要300多元,而国产基片每片只要30元,当年就为国家节省了2亿多元的资金。

如今,从“神舟”“天宫”到“嫦娥”“玉兔”,星箭公司几乎为中国所有航天器披上了国产的“护身铠甲”。

8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柔性抗辐照玻璃盖片、超大超薄高强度抗辐照玻璃盖片、OSR玻璃基片等均为自主研发,真正做到了“把技术握在自己手里”。

在卢勇看来,什么都可以省,就是科研资金不能省。“去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免去了我们的增值税,社保金也得到了部分减免,累积下来每年可省出200多万的资金,我们准备把它全部投入到科研中去。”

永远走在别人前面,打好提前量,才能让中国的航天器在宇宙中越飞越远。

“不提前做准备,等到国家需要航天配套产品的时候,你就只能抓瞎了。”卢勇说,去年以来,星箭公司开始对熔窑做提升制造工艺改造,就是为下一步制造填补国内空白的特种光学玻璃材料做准备。

报效祖国,比挣钱更有意义

2013年,卢勇投资700多万元兴建了一条“蓝玻璃”加工生产线,用于手机、相机镜头。眼看这条生产线即将投产挣钱,卢勇突然决定放弃。

“在民品上花精力,会影响航天任务。”简单的一句话,三年的投入打了水漂。

有钱不挣不是傻吗?卢勇不这么认为。“如果想发家致富,我当初的家具厂不比别人差。给航天器生产特种玻璃是我选择的路,我得担起这份责任。”

的确,责任二字,卢勇看得比谁都重。在公司里行走,“严上加严,细上加细”“严格要求精掌控”等标语随处可见。

“保证质量,才能避免让造价不菲的航天器变成毫无价值的太空垃圾。”卢勇自豪地说,星箭公司成立19年来,没有出现一次质量问题,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用抗辐照玻璃盖片唯一一家合格供应商。

2018年11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总书记对卢勇的发言作了亲切的点评。温暖的话语,让卢勇备受感动。

“自主创新,逐梦航天,科技报国,回报社会,这是我毕生的努力和追求。”卢勇说,他把当年那辆破旧的“办公车”停在公司大院,就是要提醒自己和员工,不管事业做到多大,永远不忘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永远不忘保持自主创新的活力,永远不忘助力航天的神圣使命。

如今,除了作为一家生产特种玻璃的中小企业,星箭公司还是秦皇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实习基地,每年接待参观、学习人员近万人。每当有人来参观,卢勇都会亲自上阵讲解。

有一次,有两个班的学生来参观,卢勇讲了一个多小时,由于讲得太投入,他的衣服后背都湿透了。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突然在院子里列队,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举动,让50多岁的他热泪盈眶。

“创业这么多年,很多人都说我傻,放着好好的钱不挣,只知道整天待在车间磨玻璃。其实,还有什么比报效祖国更有意义?”  (记者 孙也达 见习记者 霍相博

责任编辑:张永猛

下一篇: 【河北实践】威县全力打造“只进一个门”审批服务模式

相关新闻